我们终将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 Amiee,我发现我的脾气和我爸越来越像呢?以前,我是挺讨厌他的急脾气的,总是动不动就发火,可后来我自打结婚后,和我老公生活在一起后,他说我也爱经常发火,并且,处事方式跟我爸出奇的像!“朋友这样疑惑着。
你讨厌的,有时往往正是你所喜欢或向往的。
国庆的时候,笔者去了趟沙漠,当然也强迫症的发了九宫格朋友圈,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将心中积攒的情绪释放出来,无论是好情绪坏情绪,抑或收获后的喜悦以及失落后的伤感,都会通过文字(朋友圈,简书,公众号,日记或其他),语音(电话,KTV,直播)等发出,来解压,放空自己,再继续上路。
然而,当你这样抒发情感时,每个人看过你的朋友圈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正所谓那句经典台词,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的,其中,就有一部分,是你讨厌而又在成为的样子。嫉妒,这个谈不上褒义贬义,但是,我能保证,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的情绪。跟自己生活大不相同,或者更确切的说,在不同的人生轨迹上的那群人,如果他们在你这样的人生阶段,经历丰富,或者现阶段的人生精彩纷呈,他们就愿意去分享你的喜悦;相反,如果他们在你这样的人生阶段,匆匆而过,或者现阶段的人生昏暗无趣,他们就会产生嫉妒心理。
朋友,这里很安全,承认吧!那些嫉妒的人,会关闭掉一切与你有关的消息,将自己锁在相对安全的环境里,就是所谓“装在套子里的人”,他们不想看到周围人的变化,不想跟不上脚步,希望就这样的静静的生活直至生命的尽头。
我们在当下总是讨厌这样或那样的人,于是,冷静分析后发现,原因有二:
(1)你没有活成人家的样子,没有过上人家的那样有趣的生活。通俗的话说,就是羡慕嫉妒恨,就是没有装B装的那么到位!因为人都是向阳而生。但凡健康的人,都愿意去感受周遭一切新奇的事物。
(2)对自己缺乏认同感。逆反心理作祟,就如同开篇提到的,从小伴随你长大的人,或多或少都在影响着你,小的时候,逆反不接受父母对自己的管束。但谁知,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深深的给你做出榜样,我们就好像小鸭子,印随行为展露无遗。
说说我自己好了。母亲对我的照顾就像其他家长一样,都在把自己觉得最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孩子。可是,缺深深的缺乏创造性,我尚且称这为“奴性”,上学时,每次周末回家,妈妈总要提前打电话,问我想吃什么,去给我做。可是,回到学校,其他同学都说,我妈听说XXX汤,对女孩子好,就去学了,周末给我做了,超级好喝,感觉我皮肤瞬间变好呢!这无可厚非,每个人的家庭教育观念不同。然而,我却感受到不一样的东西,这位同学的妈妈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而我的母亲却,将选择权交到了我的手上。
后来,毕业后,我就发现,这样其实类似拔苗助长,没有打好地基。在我们尚且不了解,不知道自己的选择的时候,是需要旁人给我们指点的,需要告诉你,你拥有的资源,而后,你再去做出自己的抉择。
于是,我就讨厌家长这样的行为,这样被我成为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奴性”行为。然而,后来我渐渐的发现,我的生活被“奴性”充斥着。从上学考试,到毕业工作,都是这样。上学考试前,很少自主看书复习,从来都是背题画范围;毕业后,工作也是去模仿别人的思路工作,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回到开篇,讨厌自己家长的脾气,后来,自己却成了讨厌的自己,缺乏自我认同感,外在的我和内在的我是互相矛盾的。很多人说雾霾天气不好,一直叮嘱亲近的人要戴口罩,可是,自己没戴;很多人说房价高,谁买谁傻X,结果,自己贷款了一套;很多医生说晚上9-10点排毒,要10点前休息,可是,他们自己却值夜班;很多人对自己的公司不满意,可是,却一直做到退休......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对自己缺乏认同感,可是自己却全然不知。
所以,你讨厌的,有时往往正是你所喜欢或向往的。承认这一点没什么,更加了解自己,发现自己,承认自己的缺点,在自己没有被情绪左右时,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在有生之年,去剖析自己,努力改变自己,已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