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我选择茶作为我不变的兴趣
窗外下起了雨,又是一个夜晚,打开着暖气。在十一点多把妞妞哄睡了,听着歌吸着母乳,甜甜的睡去。
也只有这样的时候,我才能安静的更新简书,打卡我的日更任务,我的第一个目标就是100天,每天写一点什么,不要求次数和内容,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今天晚上听喜马拉雅《武夷岩茶百问百答》音频,实体书128元,想了想还是舍不得下手,另外也是担心买回来以后没有好好珍惜浪费了。
于是就打算回福州以后的空隙就把这本书的内容,听着音频记录下来,一个是加深自己的记忆,另外也是学习一下书中的表达。
做茶是否值得做?或者会不会赚钱?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只是知道当下我在茶叶品牌店上班,我也应该对这份工作和职业负责。
而且这两年也花了不少的精力和经济学茶,至少说明自己是感兴趣的,也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点,我想这就已经很难得了。
因为多少人的工作是枯燥的,无奈的,想要让人逃避的。所以有一份工作至少在某个时候让自己乐在其中已经很难得了。
前两天无意间又翻开《人生的第一本规划书》提到,当自己的月收入少于一万的时候,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专家,对专业对技能都能熟练掌握,然后再到一万以上的靠技术赚钱,到靠资源和靠平台赚钱。
思路很清晰,一步都不能跳过,如果你发现自己靠不了资源和技术赚钱的时候,倒推回去去反省一下你是否成为专家?或者你再成为专家这件事上花了多少时间?
当然这个过程是枯燥的,必须经过类似10000个小时的打磨才可以,而这个过程也不能心急。
茶叶销售虽然看上去门槛不高,但是想要做的优秀要求还是很高的,隔行如隔山。要对产品熟悉,对茶文化熟悉,会聊天,会销售,情商高,总之一个优秀的茶艺师必定最后都会单干,而留在店里的就是普通的上班族。
但是茶行业也是可以沉淀的,沉淀专业,沉淀人脉,经久不衰,最关键的,茶永远离不开我们的生活,即使是经济衰弱的时候,人们还是要喝茶,这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
但是在整个福建省,茶叶的竞争太大了,茶叶店和品牌也太多了,应该积极开发北方的市场,所以很多人做抖音平台也是这个原因。
喝茶不仅可以让自己修身养性,而且我觉得它得魅力还在于变化,六大茶类的不同,对味蕾的冲击和千变万化让爱茶者趋之若鹜,这也是我喜欢的原因之一。
因为你永远都可以保持一份猎奇的心态,在茶的世界里遨游,而且我家里也有茶山,先熟悉完武夷岩茶以后还要去学白茶。
我相信白茶未来的市场会越来越好,因为有岩茶的标杆在那里。而且我也和先生讨论过,我想把茶做出一点沉淀,未来可以留给孩子,作为她的一份精神或者物质的财富。
我今年30岁,13年毕业,职业生涯8年,我并不幸运,尝试过很多行业和职业,都没有沉淀,希望30而立,把茶作为自己的兴趣或者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