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文拾贝

《诗经》302. 商颂•烈祖

2022-12-29  本文已影响0人  无色生香

《烈祖》是宋君祭祀殷代祖先的乐歌。



烈祖:功业显赫的祖先,此指商朝开国的君王成汤。
有秩:形容福大的样子
\color{red}{[hù]}:福。
:再三。
\color{red}{[cì]}:同“赐”。
斯所:此处。

清酤\color{red}{[gū]}:清酒。
\color{red}{[lài]}:赐予。
:语助词。
:齐备。
\color{red}{[zōng]}\color{red}{[jiǎ]}:集合大众祈祷,精神上达于神。鬷,通“总”,聚集。假,同“格”,至。
:安抚。
眉寿:高寿。
黄耇\color{red}{[gǒu]}:义同“眉寿”。黄,老人发白复黄。耇,本义指年龄很大的老人,老人脸上已经有 了一块块的老年斑,后指老人已经驼背了。
约軝\color{red}{[qí]}错衡:用皮革缠绕车毂[gǔ]两端并涂上红色,车辕前端的横木用金涂装饰。错,金涂。
:通“銮”,一种饰于马车上的铃。
\color{red}{[qiāng]}:同“锵锵”,象声词。
:祭。
:大。
:长。
:光顾,光临。指先祖之灵光临。
烝尝:冬祭叫“烝”,秋祭叫“尝”。
汤孙:指商汤王的后代子孙。
:奉祀。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color{gray}{(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国风》是按国别编排,《雅》《颂》则以十篇为一组,以每组篇首的篇名为组名。

如《小雅》从《鹿鸣》到《鱼丽》十篇,就称为《鹿鸣之什》(伍、什是中国古代的计数单位,“某某之什”,即某某等十篇诗)。《大雅》从《文王》到《文王有声》十篇,就称之为《文王之什》。《周颂》从《清庙》到《思文》十篇,就称为《清庙之什》。十篇以上带有零数的诗篇,不另立篇什,就编排在最后一组篇什内。

《商颂》是商朝及周朝时期宋国的诗歌,产生于商朝发源及建都地宋国国都商丘。共有五篇。

《商颂》:那、烈祖、玄鸟、长发、殷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