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基础(2)
一、运营工作流程和全貌
1、制定策略
(1)评估产品阶段
(2)评估产品形态
(3)评估当前数据
2、分解指标
(1)目标拆分
(2)资源争取、拓展&分配
(3)工作任务规划
3、执行落地,达成目标
(1)文案
(2)活动
(3)传播
(4)产品机制
(5)拓展/销售
4、检验数据,调整方向
(1)数据分析
(2)用户反馈
(3)潜在产品方向贺需求提炼
二、产品的生命周期
1、引入期(Introduction)——口碑,提供给用户超出预期的体验。
用户对产品还不了解,用户量增长缓慢,产品还在探索中,市场前景不太明确
举例:三节课
2、成长期(growth)——增长模式和速度质量和用户体验无法保障,未受到主流市场认可
用户对产品已经熟悉,用户量增长迅速,市场方向明朗,竞争者纷纷进入
举例:滴滴出行(14.10开始消费类产品,对用户进行补贴)
3、成熟期(maturity)——用户活跃度,商业模式提探索
用户量增长缓慢甚至转而下降,潜在用户已经很少,市场需求趋向饱和,竞争加剧
举例:美柚15.03(用户激励,积分/勋章;变现:广告/电商)
4、衰退期(decline)——用户防流失,维护
新产品或替代品出现,用户转向其他产品,使原来产品的用户量迅速下降。
运用S模型分析,对一款产品来说,是否用户量越多越好呢?
不是。只有拥有自发增长能力的产品才有运营价值,要做符合产品生命周期的运营!
三、不同业务类型产品运营侧重
先要保证核心业务逻辑顺畅(梳理业务逻辑)
(1)脉脉
(1)找到生产价值用户,让他们发一些职位,八卦和动态
(2)找到消费价值用户,让他们看职位,看八卦和动态
(2)网易云音乐
(1)歌曲库的维护
(2)找到一群核心用户,可能我们要自己先做一些歌单,电台,以这个东西为标杆,引导核心用户生产更多的电台,引导他们发朋友圈
(3)找到普通用户,让普通用户进行消费
四、不同业务类型产品运营侧重点
(1)用户一次性使用
转化,销售,成交,高客单价
(2)用户较低频次使用
品牌传播、PR、增值服务
(3)非消费类高频次使用(非常注重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增强、口碑打造+口碑外化
(4)消费类高频次用户(空间,前景广阔)
活动、激励、补贴等一起手段激励用户习惯
(5)用户创造产品价值(社交类、平台类)
用户生态搭建(脉脉、云音乐):找到生产型用户让他们先在平台中玩起来,找到消费型用户,然后再持续找生产型用户
种子用户运营:对于前期用户关注度由点及面:比较小的切入口,然后不断放大。知乎
五、不同产品形态的突破性增长引擎
1、工具类产品:极简汇率
早期1.1.1~1.4.2:工具类产品版本更新,能带给用户的效率,价值更高
(1)新增实时汇率更新
(2)新增全球汇率转换
(3)新增小数点后位数提升到4位
(4)新增分享给朋友
运营上没有做什么(探索期)给到用户超出预期体验(这款工具比其他工具效率高的多,产品把价值做足)
工具类产品(墨迹天气,PP时光机)的成长驱动力:体验,效率,社交分享场景
2、内容类产品:三节课微信公众号
15.5~16.1:探索期
(1)原创:90%以上的内容都是原创
(2)有态度:内容中持续强调输出以下态度:“行胜于言”、“不性感,毋宁死”,“唯有爱与用户不可辜负”
(3)60%以上的内容都是真实的产品/运营案例分析,评论和方法论输出。
(4)有时会有10%~20%的逗比趣味内容
(5)偶尔会有点儿人文关怀式的内容
内容类产品的成长驱动力:内容品质(内容对于用户有强识别度、不可替代价值)、独特性、互动、传播通路(知乎等知识传播社区、外围微信公众号)
16.1~16.4:增长期
3、社交/社区类产品:In图片社交
14~16.1
发的图片质量更高,帮助更好缔结关系
(1)探索、好友推荐
(2)个性化贴纸
(3)呆萌大头、微博好友导人
(4)新增系列贴纸
(5)新增话题功能、达人身份
(6)新增聊天、滤镜调节
(7)话题领养
(8)涂抹油画、拉黑
(9)时间轴照片流
运营上几乎找不到,更多的是对内的一个产品内容的塑造(APP广场内的活动,参与到某个话题的讨论中来,并在其中缔结关系)。
给用户一个独特的氛围,让他们能够在里面结识到有趣的人。
社区类产品成长驱动力——氛围(一开始引入具有特别属性的用户)、内容质量、话题
社交类产品成长驱动力——氛围、关系链、玩法(弱关系变成中强关系,比如漂流瓶)
1、平台类产品:滴滴出行
早期,运用交叉补贴形式,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不同,进行轮流补贴:是单点单点做起来的(细分价值点),先从北京国贸,先拉一部分司机,再拉乘客,然后按照哪个部分人少,再进行相互拉。
平台类产品的成长驱动力:细分价值点、交叉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