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依依,历久弥新
被疫情阻隔的相聚渐渐复活,见面不易的哀怨终成过去。心,从未远离,却又多么渴盼劫后重逢,谈笑咫尺。
四十岁过后,照理说工作生活应该更趋安稳。为何?身边的老友纷纷散迹江湖,筑巢异乡。这片生长于斯的土地啊,慢慢地难以承载我们大胆的追求、不羁的梦想,只好柔润成天涯孤旅的牵挂,沉淀为恋恋风尘的回味。
都说故土难弃,只不过是解不开疑虑,放不下痛惜。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们从古训中尚可觅得志在千里、仗剑行侠的思想支撑,缺少的却是照进现实的光芒、突破现状的勇气、改变现在的力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2849/2600060a16937545.jpg)
明媚的夏日,舒闲的周末,约上三五家去野外烧烤,无疑是后疫情时期首倡的见面方式。从防控上讲,虽聚集但保持距离,虽聚餐但严格分食,环境通透,食材放心。从情感上说,各自准备,现场加工,能让一次短暂的聚会平添筹谋的乐趣,陡增松弛的氛围。更别说那缕缕的烟火气,阵阵的肉焦味、洋洋的啤酒沫带给人的痴迷和沉醉了。
聚会的基调既有久别的欢欣,也有将离的怅失。于是,一杯杯相视共饮的意味,就如同烤炉上一撮撮来回撒下的作料,苦辣甜咸混杂其间,调和着旷寥的心事,漫溢着绸缪的思绪。
中年的欢聚,比不上青年的狂放,也不输老年的怀伤。自然地吐露着岁月芬芳,无情地绽开着年华神往。计划一场结伴远走的旅程,竟也是此刻畅聊的延续,日期和住行就如此痛快的约定,看不透的随兴,说不出的庄重。
下一站在何方,有定数与无逆料皆是一样的酸涩与苦楚,特别是辞行多了,发现自己注定要历尽沧桑,一颗从不凋零的心,永远在路上。
望断时空,看不到未来应有的模样。也许一些不确定恰是激励梦想的原动力,它让一切关于明天的想象,既布满荆棘,又无限风光。挑战是向前奔忙的奖励,只要无悔努力,成败得失都是命中收获。
每一次相聚和离散,更像是用割舍与求索来告慰过去,酬劳现在,运筹将来。那份依依惜别,那份沉沉乡思,经久不息,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