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声声,谁入了心底
梅雨季节,湿漉的空气时常凝着眉云。每逢傍晚,若有风来,整个黔北大地都会被密密麻麻,细如针线的雨滴打成筛子。
风来。如果够聪明的话,闻到草木中散发着类似梅干菜的味道,千万不要幻想着能有鲜美的五花肉与之烹煮,或煎几个外焦里嫩梅干菜肉饼。赶紧往屋檐下跑。来得及躲雨,说明你还算比较幸运。倘若不珍惜,撩撩招展的花枝,看看夏天的抹茶绿,误了时辰。在雨中晃悠个两三分钟,回到家中你会淋的连你的亲人都不敢相信。
其实也不是我说的太夸张,是那时的雨真的太绵,太细,太急,太密了。道路两旁的蔷薇朵儿更不必说了,没滴几分钟就洒了一地的落瓣。打在厚重的梧桐叶上,都能发出清脆的声音。如果开一个小玩笑的话,其实也不能算玩笑,真在那种情况下,没有伞,哈哈,秃顶的中年大叔都要小心的捂着头,不敢轻易跑出去。
只要炊烟袅袅而起。恩,不管是乡村在屋内生炊火,或者城市中心点的煤气、燃气。还是李清照的那首《声声慢》里写的形象:“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天色真的晚了,空气中气压也没那么强了,无论怎么闹腾,也终究失去了力气。更何况,楼兰阻隔,草木皆兵呢?
不管此刻暮晚的细雨有没有灵性,夜色降临,天地间,万物生灵真的应该休息了。
寂寥的夜也好,璀璨也罢。倘若夜半人初静,侧耳聆听。岁月的灯火都睡着了,细雨还在梧桐叶上滴落着,仿佛不许与风缠绵悱恻,那一定是自己的孤独在使小性子。人啊,终究是群聚动物。人啊,终究对事物比较感性。著名植物画家曾孝濂先生讲的好:“花儿其实不是为人类而开,只不过是人类自作多情罢了”。
就像那时梧桐叶上的三更雨,听多了雨声会对它习惯,听的久了会觉得厌倦,不听又难舍难断,去思念。有人说把思念放得下是一种真性情,有人也说最不可取的是逃情,坦然面对,才会有完美的人生。思念这种东西,五味陈杂。就好比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是非对错,又哪里去说的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