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简书(八十五)
我们这代人呀,年轻的时候虽然物质困乏,却有着“人要有点精神”的信念,不敢让自己有丝毫萎靡、懈怠。那个时候哪有麻将可打、哪有热舞可跳、又哪有电视可看,就连能顺畅收听广播电台的声音,觉得是一种极大的奢侈和享受。那时候的精神原动力,主要是从领袖、领导的语录、讲话中获取;再就是全社会树立的、那些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榜样。那时候的人呀,文化水平根本谈不上,头脑见识也就限于坐井观天。但有一点是笃定的,那就是大都忠诚老实、都吃苦耐劳、都心甘情愿作出奉献,也都活出了应有的精神头。
后来身上的精神头,随着时代的变化,生活的好转、见识的多元、欲求的提高,逐渐变得没那么笃定,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说啥都“一切向钱看”。在我一生职业生涯跟随的那支队伍,并没有因为时代发生的巨变,因为物质生活的改观,就淡忘甚至丢弃了自己的初衷。他们顶着国企、央企的金字招牌,长期奋战在苦累脏险的第一线,创造了无数惊世骇俗的丰功伟绩。前些年这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队伍,还博得了一个坊间流传的“基建狂魔”的戏称,大有视若超凡脱俗的顶礼膜拜。要说这支队伍为何能够做到精神不丢、不衰、不倒,那就是他们始终有目标、有信念、有追求。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始终都冲锋陷阵在第一线,在血与火的炙烤中凤凰涅槃。或许在最近几十年里,同胞们大都过上了好日子,可他们没有。他们还奔走在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还驻扎在风里来、雨里去的简易工棚、还咬紧牙关、绞尽脑汁,还在迎接一个又一个腥风血雨的考验,争取一个又一个虎狼口中夺食的胜利。
同样都是人,命运却不尽相同。咱们“老东家”这支队伍,不知又换了多少代人,但每一代人都精神未倒、魂魄不丢。在代代相传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或者说践行着不可推却的宿命。金钱重要吗?那是当然,没钱的日子还咋过?精神可以忽略不计吗?如果遇到用再多的钱,也买不来需要的付出和奉献,精神的作用绝对无与伦比。一个人也好、一个家庭也好、一个团队也好、一个国家也好,都绝不能轻视了、短缺了“精、气、神”,那并不是哗众取宠的虚张声势,而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铜墙铁壁。
(本文插图海滨随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