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就在身边—李维波
说到“英雄”这个名词的时候,感觉模糊既遥远,其实不然,每一位普通人都有成为英雄的可能,关键在于能否竭尽全力的去做好每一件小事?能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能否在利益和诸多选择面前,坚守初心、坚持将这件事情继续干下去?
每年清明节前后十天,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我们都能看到一位身穿整洁军装,胸前戴满纪念章的老兵,在不辞辛苦的为前来参观的人做免费讲解,讲述抗美援朝这段历史,讲述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如何在严酷的战场环境中奋勇杀敌,讲述典型英雄的战斗故事......
这位就是曾经亲历朝鲜战场的抗美援朝老兵李维波,每每讲到那段历史,谈及牺牲的战友,他有着刻骨铭心的回忆,他无限怀念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战友,他更不想后人淡忘那段历史,忘记那群“最可爱的人”,于是乎,他和老战友马世勋约定每年清明节前往烈士陵园,做义务讲解,除此之外,他们还一起进部队、进机关、进学校,做国防教育报告,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直到今年,这一个约定,他们彼此坚守了六年。“我要把中华魂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一直讲到讲不动为止......”李维波这样说。
1932年,李维波出生于吉林一个普通家庭,1947年考入绥中县中学,在校表现优异,酷爱读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是他心中的英雄和偶像,因为偶像与英雄的动力,他也立志要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为了实现理想,1949年8月15日,他以校文工团下乡演出为由,瞒着家人,走进东北军事政治大学,开启了军旅人生,并与高射炮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0年6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朝鲜半岛仁川登陆,敌机轰炸丹东,炸死炸伤我国居民数百人,炸毁楼房多处。10月8日,毛主席下令反击侵略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参战。志愿军组建高炮部队,以掩护步兵作战和担任要地防空,李维波和战友从军校毕业,光荣地成为一名高射炮兵战士。
在朝鲜战场上的一千个日日夜夜,李维波和战友们时时刻刻,枕戈待旦,始终保卫着我国通向朝鲜满浦的铁路桥梁,有仗则打,无仗则训。白天,不能离开阵地半步,夜间,穿好衣服、戴着帽子、穿着鞋睡觉,为的是白天30秒,夜间60秒必须进入战斗状态。冬天生虱子,夏天长痱子,有时一顿饭要打几仗,冬天一仗下来饭都冻成冰粒。然而,无论环境怎样艰苦,只要“警报”一响,立即投入战斗,苦与累、生与死都忘的干干净净,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歼敌必胜!
1952年5月,李维波被提拔为副排长,负责排长工作。12月28日早上7点多,战士们刚刚吃过早饭,有的擦拭炮膛,归整炮脚水平,有的清除炮床上的积霜,突然警报响起,远哨报告:西南方向发现敌机8架,飞向我防区,阵地侦察员同时报告敌机进袭的三点方位角、高低角。连长路时义立即下达:射击命令,指挥仪迅速求出射击诸元,并传送到火炮上。此时敌机分成两路向江桥及阵地同时俯冲投弹,说时迟,那时快,随着连长一声命令,中炮连对俯冲敌机猛烈射击,小炮连追踪连射,李维波迅速领会连长的作战意图,沉着、灵活、机智地指挥全排战斗,几百发中小炮弹同时爆炸,在空中结成一片密集的火力网,前面两架敌机冒出黑烟,一架拖着黑烟向东南方逃去,一架越飞越低,烟火越冒越大,一头栽进大山背后,跳伞的美国高级飞行员拉尔.卡麦隆被生俘。他们仅用20分钟,就结束了战斗,受到东北防空军司令部通令嘉奖。战斗中李维波钢盔被气浪轰掉,头发烤焦,所幸没有伤及皮肉。
三年中,李维波所在部队作战上百次,其中最激烈战斗37次,击落敌机15架,击伤敌机17架,生俘飞行员1名,江桥受损一次,影响通车四天,有力地保卫了江桥的安全。李维波先后立小功四次,三等功一次,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授予的军功章一枚。
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筑成民族伟大的长城,换来了和平,在战斗中,李维波多次与死身擦身而过,最危险的一次,爆炸的弹片距离他只有20公分!他的双耳被隆隆炮声震坏,此后一生耳鸣不已,严重影响听力。1967年,李维波参加了抗美援越,右脚被弹片砸伤,留下了后遗症,走长路、站立时间长、阴雨天特别痛疼。可这些事他从未向领导和战友们提过,能够保卫祖国和人民安宁,是最大的幸福。
在李维波五十年的戎马生活,从抗美援朝到对越自卫反击战,国内外战斗(除对印作战外)全部参加过,而且均在第一线冲峰陷阵,与战火相伴,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献出了毕生的心血和宝贵的青春年华,经历了血与火激烈的战斗场面,闯过了生死关卡,尝尽了苦和累。这也许就是后来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着队伍或者自身前往当地烈士陵园瞻仰烈士纪念碑,缅怀哀悼烈士的重要原因。
在部队里,他是积极向上,时刻准备战斗,并且深受战士们喜欢的老兵,在家庭中,他是爱护妻儿子女,但从不为亲属开绿灯的父亲形象,在志愿者心里,他是一位艰苦朴素、不搞任何特殊化,一直默默无闻,低调行事的“老英雄”。
“在漫长的岁月中磨去了‘奇才’的棱角,在那白发、白须和无数皱纹之间刻下了时间流逝的痕迹,历史证明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告慰那些牺牲的战友,我能从战场上走过来是幸运者,就一定要用晚年的行动对别人、对集体、对国家的付出了诠释生命的价值。实践证明一个人在事业上有所追求,勤勤垦垦为人民办事,关心别人,快乐自己,在生活中才能充实,发出的光更加灿烂,这样的人才是最诚实、最聪明的人,也是最幸福的人。作为一名离休老兵就这样待在家里吗?对得起牺牲的战友吗?我觉得我有义务把那些牺牲了的战事迹讲给孩子们听,也是想对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发挥余热,我觉得这是我的责任,不光是为自己尽责,还要替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尽责,虽然他们已经去世了,但是他们的这种精神还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尤其是现在有不少孩子惰性很强,一点集体的荣誉感没有,一点组织纪律性没有,一点团结奉献的精神没有,感到非常心痛。我希望把那些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敢于奉献的精神传给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奉献,让他们懂得应该去关爱别人,爱祖国、爱人民。所以到各个单位去宣讲,只要有听的,我就讲,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听,我也要讲下去,有的单位可能是看我年岁大了,说要给我一些回报,被我回绝,我想要了钱,就违背我给自己定的规距,违背了自己的原则,如果我拿了钱,我对不起那些在战场上牺牲了的战友们,他们连自已的生命都奉献出去了,我要是连这一点点的事都做不到,我怎么向那些战友交待?所以我从前没接受过一分钱,以后也不会接受一分钱,我要一直义务地给孩子们讲到我讲不动为止。”这是87岁的李维波在回忆录中的一段叙述,从退休至今,他一直坚守在国防教育一线,一直尽其所能的传承红色基因。
这就是一位老兵的故事,战争年代,奔赴战场,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和平年代,坚守国防教育一线,义务传承红色精神,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向英雄致敬!
英雄就在身边—李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