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旅行作品首页原创诗歌童年回忆

我所经历的乡村生活22

2021-02-02  本文已影响0人  蒙来客

上一回本想写去姥姥家窑沟村走亲戚的见闻《楦窑》。一个亲人相见的引子,把我自己的眼窝也给写湿润了,就把题目改成了《母亲的眼泪》。

                    33.楦窑

母亲的故乡叫窑沟村。村前一条自由流淌的河,村后是一道荒凉的沙石坡。说河是自由的,因为无沿无坝,水大时四溢漫延,水小时只有曲曲弯弯一条水线。说坡是荒凉的,已是五月或六月?(记不清了)不种庄稼不长树,稀稀拉拉的几株长的并不茂盛的野草。房舍全是土房,而且以依山就坡掏或楦的窑洞为多数。我是乎明白了,它所以叫窑沟村。

在土坡掏出的窑洞

掏窑是选一处山坡,切一块下来,形成一垂直面,掏出一间房大小顶为半圆形的“洞”,安好门窗砌好灶台盘好炕,即是一孔窑洞。但是,这需要山坡内土质密实,无沙石。遇上好土质,也有掏三孔窑的。中间一孔通左右,左右两孔只安窗户不安门,人的活动空间相对大了很多。遇土质不好,不具备掏窖条件,就只能是”楦”窑了。为什么不盖房?因为太缺少做椽柃的木料了。

在平地上楦出的窑

楦窑,也不用椽柃,只用根基石和土坯。根基石是砌筑基础的石块,土坯是用黑土和泥,用坯模子脱出来的长方体块,尺寸大约是长1.4尺,宽7寸,厚2寸,换算成米制长度单位的毫米,大概是466×233x66。

走亲戚的那几天,我最感兴趣的事就是天天去舅舅邻家院里看楦窑。

第一步,平整地基,放线,挖出基础沟。四人围着一块绑着两根木棒的四棱台大石块,俗称“夯”,喊着号子抬起再齐松手扔下:“后生们一起抬呀,”四人同时弯腰伸手起身,“呼儿嗨哟!”齐松手夯自由落下。“看好那脚板子呀,呼儿嗨哟!”“一步步往前走呀,呼儿嗨哟!”除了“呼儿嗨哟”,喊号子人的说词是不重复的,他看了一眼我,词儿来了:“娃娃是哪来的呀……”他们还不时往手心里唾一口唾沫,双手搓一搓。

第二步,把石块摆成个“目”字形基础,高出平地能有半尺。

第三步,用土坯砌墙,后墙、山墙砌,前墙暂不砌。

第四步,搭窑楦子,一个拱形木架子,架在两山墙之间,沿上弧面立砌土坯,待拱形土坯缝中的填充泥干燥,整体定型后撤出窑楦子。

第五步,黑土渗麦秸和泥粗抹外墙、顶、内墙。

第六步,砌窗台、盘炕、砌灶台,木匠安窗框、门框。

第七步,黄土渗麦芒精抹细压内外墙、门口、窗口。各处已是瓷实,平整,光滑,整体上已有了可住人的房子模样。

第八步,安门、安窗、烧炕、刷墙,麻纸糊窗……奇怪的是无论门还是窗,没有一块玻璃,从窑洞里看,透光不透明。

那里的窑洞我也没住过,他们说冬暖夏凉超比城里的楼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