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北宸写作工作坊

从(二)开始的写作思维训练

2017-07-20  本文已影响14人  万粒
师北宸写作课作业(二)

我的写作课从(二)开始。

因为第(一)篇关于写作对于个人意义的文章,我打算等可课程整体结束后再写。

但关于写作问题的思考确实一直都有。

这些问题在我写作的时候,一直都会思考,甚至其中很多问题,到现在我都想不太清楚。

不过今天这篇主要想分享一下妨碍我自身写作的因素。

从去年后半年到现在的一个写作经历开始吧。

出于兴趣我去年开始写小说,其实“小说”这个词也不准确,我只是想写故事,但想写故事的念头总是隔三差五地蹦出来,有时候只是灵光一现,有时候只是把大纲写好,有时候只会写开头几章,这些“半成品”或者说“雏形”分布于我硬盘的每一个分区,像是瘫软的咸鱼,看到就会觉得烦躁不安。

去年年底我完成了自己第一个十多万字的中长篇故事,但这个故事是在每天都有很多人催促的状态下写完的,而且写得快的时候,文笔就变得粗糙,现在回头去看,这个故事只能算得上是一个不成熟的草稿。

今年开始我陆陆续续写了几个短篇故事,灵感“枯竭”,原谅我用“枯竭”这个词,实在没有好的想法了,写不出任何东西,连写流水账都“步履维艰”,但从3月底开始,我的心态逐渐平复了,到目前一直在写一个长篇故事,每一章都是认真思考在写,但目前进度很慢。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阻碍我写作的因素有如下两点:

1.灵感驱动,不能恒长。
2.写作拖沓,无法持续。

以上只是表层原因,我认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写作”并非是我的“刚需”,即便今天不写,也不会对我个人造成太多影响,而且拖沓导致故事进度很慢,不能够从写作的累积效应中获得自身能够感知到的益处,我思考过后,目前想到的改进办法就是每天强迫自己至少写500字或者30分钟,然后一周总结一次,看看能够获得一些对写作深入的体会。

这是我写作课的第一篇作业,欢迎批评指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