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回复"的回复一一 -

2021-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夏花_d043

那年,还有网易博客,博客群里藏龙卧虎,不幸被一位称作"小舟"的上海客"的文字迷住了。被迷住的不止我一个,那么多人跟帖,点贊,恭维,甚至钟情的?但她从不轻易回复,不说客气的话,却跟从者依然不减。实在是她的文字轻松,优雅,诱惑的结果。偶尔,她也会在"互动"里互动,只就事论事,给熟识的人说具体的话。可惜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网易平台自废武功,关闭了博客功能。大家也只好悻悻焉,依依惜别,不欢而作鸟兽散。

那时,也还未流行微信,可为什么不讨一个电话号码存留呢?其时,我们偶尔的互动,也已经到了足可以要电话的份上。文章里知道她是位大学教授,国内国外飞个不停。才构成我内心的卑微么?

但终究是散了。却学得她从"不回复"的毛病。不回复,于她,当是个性,可以过滤那些不必要的客气,留下有韧性的真粉丝,也避免了要掌声的嫌疑。于我呢,却是"桔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的典范。我那些散漫随性的文字怎么和人家比呢。


不回复,却终于是积劳成疾,成全了我的一癖,至今未改。一来文字浅薄确不值得膨胀,二来虚伪的内心,有时也会瞟一眼评论栏,觉得虽然点赞是少点,却是过滤过的真诚,便滋生些小确幸。

东施效颦,我这个毛病终于是培养成了。微信里除了偶尔的互动,大多情形下,对朋友圈里的点赞一律不回复。

点赞者也终于是常态化的廖廖了。偶尔多一些的时候,便童心一般,大概一下人数,判断一下文字的成败。多几个"小心心“就说明文字及格了么,得到大伙的肯定?

如此,不去晒吃穿,也不屑于八卦,偶尔幽上一默,晒把狗粮,苏格兰"调情"一下。只为,留下一份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所思所想。情绪所在,精神所依,才是往后余生的大本营。

也不去跟风,虚假点赞,人情掌声,以免欠人情,或者误人子弟。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又效仿起大师的"毛病"了。不过得承认,我确是早有了"民国癖"。民国的白话文腔调,民国的生僻字,民国式的亢奋与沉沦,就差戴民国的礼帽,留民国的八字胡子了。

那时,西学东渐,吹向民国的穿堂风无非来自三股:日本"东洋",美利坚,英吉利海。若还有些许的风向而来,就是毛子"斯坦"的风了。独独国学被置于群殴的呻吟之中。厚此便薄彼么?

是因为清朝末年的留生风潮么?也未必不是。那时,内外交困的中国眼看着邻居家忙着工业革命,忙着"维新",而且都硕果累累了,实在是无法不自卑了。便产生了"洋人"的新称呼?便"洋货"恣意,便并不得不流行"拿来主义"。一切都变得无可奈何了的时候,便只好成新旧搭配、土洋结合的民国了。

却那短促到猝不及防的民国,于之后中华之凤凰涅槃,新中国的诞生,不能说不是一种发酵过程,一个暴发的节点,一个黎明前的黑夜?

扯远了。关于我的"不回复",或者会产生些误会:高冷,没礼貌,甚至没教养?

其实跟它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不值一提的小文字,偶尔瞟一眼都是抬爱,就是给一小脸了。哪里有高冷的本钱。追本溯源,就是一毛病,病态。根在"小舟",根在愈发不喜欢人声鼎沸的人设泥泞,或者压根只在于读了几本民国的书?

直到被朋友骂,才慌张起来,急作此文。实属怪人一个!算是"不回复"的回复罢。旨在于被谅解,在此,作揖道个歉。实在是得罪,得罪了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