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安塞腰鼓》创新教学设计

2024-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板栗李子

余映潮:《安塞腰鼓》创新教学设计

原创 余映潮 源创图书 2021-09-23 11:30

《安塞腰鼓》奇妙的抒情艺术

凡是读过《安塞腰鼓》的人,就一定能感受到文中激扬的情感。这篇美文与其说是在描述安塞腰鼓的“气壮山河”,还不如说是作者在借安塞腰鼓抒发自己心中无法遏止的激情。《安塞腰鼓》奇妙的抒情艺术,值得我们体味、欣赏。

一用奇巧的构思抒情

请看下面一组句子:

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作者运用“主题抒情句反复”的构思技巧,将这一组形式与内容大致相同的抒情句,间隔反复、分散地穿插于文章的各个部分之中。这奇巧的构思不仅明晰地显现出文章的层次,而且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由赞叹到称颂再到热烈讴歌的情感发展。“好一个”形成全文抒情的主旋律,可谓一唱三叹,情潮澎湃。

二用奇特的写段抒情

请看下面这个段落: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这个段落奇特在哪里?奇在句子的对称,奇在内容由实到虚,更奇在整个段落都在发出震撼人心的“隆隆”声。作者激情迸发,在段中一口气用了14个“隆隆”。那鼓声不仅在山崖震响,也在人心中震响,不仅在人们的想象与思索中震响,也在整篇文章中震响。它们回荡反复,经久不绝,表现出动人心魄的情感节奏,形成美妙的抒情语言,生动地表现了鼓声之浩荡、鼓声之浓烈和鼓声之壮美。

三用奇美的造句抒情

作者奇美的造句艺术主要表现在对“排比式抒情句”的精心锤炼上。

看,下面的句子讲究对称,讲究动感: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看,下面的句子讲究力度,讲究节奏: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看,下面的句子讲究音韵,讲究层次: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看,下面的句子讲究变化,讲究布局: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而贯串于所有句子之中的,就是讲究激情。句中场面描写热烈,情感抒发酣畅,话语层次分明,语言节奏铿锵,极力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雄劲气势,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赞美安塞腰鼓的激情。读起来给人热情奔放、一气呵成、情致勃发之感。

四用奇丽的遣词抒情

作者的遣词艺术有三“奇”。

一是尽情地运用有强烈力度、有强烈动感的词语。作者精心选用了诸如飞扬、壮阔、豪放、火烈、亢奋、冲破、撞开、搏击、震撼、烧灼、威逼等几十个双音节词语,它们在文中形成一个“词群”,有着“集团军”的力量,奠定了豪壮的磅礴的抒情基调。

二是高频度地使用同一个词。如前面所说一口气运用的14个“隆隆”,产生绵延不绝的奇伟的“音响”效果,表达出作者如痴如醉的赞美情怀。

三是在一个句子中几乎是无止境地运用动词,如下面的句子:

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这个句子堪称奇句,作者连续运用了“交织”“旋转”“凝聚”“奔突”等七个动词,连续配用了七次感叹号,将自己的情感发挥到极致,充满激情地写出了人们在鼓声震撼下思绪的飞扬,对鼓声的撞击力、穿透力、激发力进行了热烈的赞颂。

通过上面的品读,我们知道,《安塞腰鼓》表达出一种激情迸发、尽力颂扬的激烈情怀。作者运用奇妙的艺术笔法,通过对安塞腰鼓的描摹,表达出对走进新时代的大西北农民昂扬的精神面貌的礼赞。作者是在赞美安塞腰鼓,但更是在赞美安塞腰鼓给人的激情,是在赞美宽厚辽阔的黄土高原,但更是在赞美生活在黄土高原那“元气淋漓”“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的人民。作者表现于文中的高超的抒情技巧,也像那鼓声一样,震响在我们的心里。

映潮说课

教学创意:美读

创意一:美读

(1)整体地感知课文。

①激情导入。

②学生速读课文,探寻文中写了什么样的安塞腰鼓。

③学生速读课文,讨论什么样的句子明晰地显现了文章的层次。

④请学生从课文的每一层次中找出一个词,概括层意。

教师形成板书:

《安塞腰鼓》:舞蹈 响声 后生 舞姿

(2)集中地感受课文。

①学生朗读课文。

②学生讨论。话题:我所感受到的课文的语言表达之美。

③教师切入,将教学内容引向排比,集中力量感受排比之美。

④教师引导学生品析排比之美的形式与内容,体味排比中的情感抒发。

感受句内排比: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感受段内句子排比: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感受排比段: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⑤概说课文中各种类型排比的表达作用与效果。

(3)个性化地演读课文。

①体味式朗读。

a.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进行演读。

b.教师参与演读。

②分角色演读。

a.教师下发材料,预读,排练。

b.像诗朗诵一样组织演读:

《安塞腰鼓》朗诵材料

(男领)看!——(女领)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众合)安塞腰鼓!

(男女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男合)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女合)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男合)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女合)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众合)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男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众合)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女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众合)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女合)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男合)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众合)好一个安塞腰鼓!

(男女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众合)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男女领)好一个黄土高原!(众四步轮读)好一个安塞腰鼓!

创意二:分层审美式阅读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学生听读课文,感受文意。

(2)学生朗读课文,概括文意。

(3)学生语言积累,选段背诵。

(4)学生自读课文,每人写200字左右的课文阅读欣赏笔记。话题:说说课文中的美。

◎第二课时

教学策略:分层美读。

教学铺垫:学生说说课文中的美。教师调控,集中话题。

(1)从课文语言的角度进行审美阅读。

活动方式:学生自由发言。

①用词之美。请看写“狂舞”的这一段:“骤雨”“急促”“旋风”“飞扬”“乱蛙”“蹦跳”“火花”“闪射”“斗虎”“强健”,这一连串有着强劲动感和动作力度的词语,写出了“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又如写“腰鼓响声”那一部分,一口气用了14次“隆隆”,它们也似乎在回荡反复,经久不绝,让鼓声震撼在我们的心中,表现出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②写句之美。文中的句式主要是短句,用得最多的就是排比句。作者综合运用了句中的排比、句间的排比和段落的排比,语言节奏铿锵,情感抒发酣畅,场面描写热烈,话语层次分明,极好地表现了安塞腰鼓的宏大气势和作者的赞美激情。当我们朗读“骤雨一样……”这组比喻排比句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2)从课文构思的角度进行审美阅读。

活动方式:学生质疑,学生解答,教师解说。

①动静映衬之美。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都是写“静”。文章首句是“狂舞”将始前的静静的画面,文章末尾是“狂舞”之后“世界出奇地寂静”的感受。而文章主体部分则主要写了安塞腰鼓捶起来之后的奔腾豪壮和飞扬豪放。映衬之美既表现了作者在全文构思上的匠心,又表现了作者描写声音的技巧。

②层次推进之美。全文大致分为三层:将舞,狂舞,停舞;主体部分是写“舞”,其层次特别明晰。这种明晰是由于作者运用了一种很具美感的构思技巧——“主题抒情句反复”。你看: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它们反复穿插于文章之中,鲜明地体现了文章的层进之美。

(3)从课文意境的角度进行审美阅读。

活动方式:教师讲析。

①画面之美。作者在文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画面之美。有的作慢速处理,如文章开头的画面;有的作快速处理,如“狂舞”的五个画面。有的画面是实写,如“后生们的胳膊”那一段;有的画面是虚写,如“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三段。文中所有的画面都呈现出亮色,显现出力度,表现出明快激越的意境。

②情调之美。文中表现出一种激情迸发、尽情赞美的昂扬情感。作者是在赞美安塞腰鼓,但更是在赞美安塞腰鼓给人的激情,是在赞美宽广辽阔的黄土高原,但更是在赞美生活在黄土高原的“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的人民,可以说是情调美好,立意高远。

文章来源:源创图书《余映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40篇》,余映潮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