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孔子
人们过去常提及有关孔子与老子之间的交往的故事,最多的莫过于:孔子的弟子问老子是怎样一个人,孔子回答:老子犹龙耶,神龙见首不见尾,来形容老子见地的高深莫测。那么孔子和老子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近日,一口气读毕谢清果先生所著的《紫气东来-太上到祖圣传》,深深为其中的故事所吸引,对老子的思想和道家文化有了进一步认识。其中有一个章节专门,提及老子与孔子的师生之谊的,令惟明大开眼界。其实,我们把老子称为孔子的老师是一点儿也不为过的。依据为何? 让我们一同回顾一下这些片段吧。
汉代武梁祠画石像一、晋昭公12年,在周朝守藏室为史官的老子,因朝廷政变,受迫害而到鲁国巷党避难。当时,孔子只有17岁。鲁昭公7年,老子恰好在鲁国,少年好学多闻,对于“礼”情有独尊,经常向曽居高位,已在各诸侯国享有盛名的老子请教。
恰如笔者所言,可以想象孔子和老子的接触是多么亲密。
1.巷党一宦人下葬,请老子主持葬礼。孔子也一起参加,途中日蝕停车待日出再行,而求教于老子。
2.孔子问8-11岁的孩子下殇,墓穴遥远应该如何?
3.天子驾崩,诸侯去世,主持太庙的长官为什么要迁移各庙的神主藏在太祖庙里?
这许多关于当时礼方面的问题,老子给于孔子圆满的答复和解释,让孔子眼见大开。这一段时间的问礼交往和学习,为天资聪颖的孔子成为一个大思想家、教育家奠定了基础。
二。适周问礼“犹龙”叹:
孔子自巷党老子给予指点之后,倍加努力,不觉已到而立之年。恰逢孔子的学生-南宫敬叔去周朝国都洛邑公干,孔子就经南宫启奏鲁君同意去周都拜见老子请教礼乐方面的规制。孔子在去拜访老子时,门外立一个金人,背后铭文:“无多言,多言必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孔子见老子之后,滔滔不绝,说自己这些年来所见所闻以及办私学,桃李芬芳等情况,眉飞色舞。老子耐心听完孔子一番“即兴演讲”,知道孔子学问大增,心生欢喜。
不过还是感觉孔子不够老道。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只知进取而不知退,将来必定吃大苦头。
于是把我们所熟知的《道德经》的一些核心思想观念,一一传授给孔子。诸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贪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等。
当时的孔子已有所悟,然而正真的明白是需要人生的历练和体验的。之后,孔子回到鲁国,见到迎接他们的弟子们,才有犹龙之说。
孔子问礼于老子三、宋国沛地孔子的仁义
与老子道德的机锋
这年,孔子51岁,由四十不惑进入五十而知天命之年。当时孔子尚在任鲁国的中都宰。经过岁月洗礼,待人接物、教书育人、为官之道、学术思想等诸方面日益成熟,以”仁”为核心的修齐治平思想体系已初具雏形。
而当时的老子由于朝都内乱被免职,后又到宋国朋友沛地避难。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孔子带领自己的弟子们去拜访老子。主因是孔子想把民间散逸的典籍的孤本、善本收集起来送到周都收藏。孔子的弟子们也非常赞成这个善举,就促成此行。
老子见到孔子后,没有正面回答孔子的问题,而是提出了许多问题,且做了一些提示。诸如: “仁义”是先王的旅舍,只可停留一宿而不可以久居,行迹昭彰便多责难。“心中不能自悟则道不停留,向外不能印证则道不能通行”。
孔子坚持认为“仁义”是人的本性,老子则认为“标举仁义,好像打着鼓寻找迷失的孩子?是扰乱本性的行为。”人首先是自然的人,其次才是社会的人,追求仁义有失去根本的危险,何不依德而行,顺道而做。
孔子学说的所谓仁义道德、修身养性无非是为了高管厚禄;而老子学说的自然道德则是着眼于所有的人,不论身份、地位、职业、学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虽有君主,也是百姓乐意推举而不讨厌的。一切都是自自然然,无为而治。
四、朝闻道,夕死可矣:
几年之后,孔子仕途受挫,被迫周游列国。公元前493年,再次到宋国拜访老子。由于有了切身的人生经历和体验,经老子阴阳雌雄一系列譬喻点化,孔子这次终于认识到老子对于道的高妙诠释。对当时的复述和理解,老子对孔子说:你已经得道了。
从此,孔子不再执着于先入为主的仁义礼智信。也就有了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喟。
惟明受本书的启发,而大胆地肯定:孔子是老子的学生,两位圣贤有近40年的人生交集、求教、面授、讨论,已经超出了我们现代大多人的师生之谊。
难怪南怀瑾先生总结道:中华文化是佛道儒不分家的,即“儒为表、道为骨、佛为心。”惟明深以为然。
由衷感谢清果先生倾心收集、整理这么详实的史料而成此书。
祈愿更多对于国学传统文化有兴趣朋友,能有缘一睹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