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棵梧桐树下的老屋(十一)
聊聊我眼里她和妈妈的婆媳关系
妈妈和奶奶的婆媳情分也就十几年。这十几年我有印象的也就五六年。但奶奶最后是倒在妈妈怀里走的。我想这也是冥冥之中一种注定的情分。
听妈妈讲她怀着我的时候,奶奶会把舅爷爷拿的扇贝丁全都给妈妈吃了。妈妈的描述是:每次下面条你奶奶都给我抓一把。那个时候吃了好多。一个个都这么大(妈妈还有手指比划)。我在想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长大了超级喜欢海鲜的原因。每次爸爸一个人去奶奶家蹭饭的时候奶奶就说:“她妈呢?”要是奶奶擀了菜饼还会让我爸爸给妈妈捎回去。
我印象中妈妈也是很孝顺奶奶。那会的日子清苦。冬天蔬菜很贵。除了白菜基本不会买别的菜。那会我姥姥家种蔬菜大棚。会捡出很多个头小的或者品相不好的蔬菜。每次妈妈和我去姥姥家,姥姥会给我们放点。每次回到家,妈妈就会吩咐我给奶奶先送点去,好多年一直都是这样。先给奶奶和老奶奶我们再吃,给奶奶老奶奶挑个头大的。我们吃个头小的。所以从小到大妈妈不用告诉我要孝顺老人,自然而然养成了只要有一口好吃的也想着先给奶奶去送的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佩服妈妈。或许现在看来那会不就是几个西红柿或者葫芦瓜嘛。可是在那个年代冬天能吃上除了白菜以外的菜真的不容易。而且我家和奶奶家还有一段距离,那么苦的日子里就算我妈自己吃了也没人会知道。可是妈妈只要拿回菜来,没有一次不是先给奶奶的。
奶奶也会体谅妈妈。在我姥姥家蔬菜大棚栽菜的时候就会和我妈妈说:“我看着孩子你快去帮帮她姥姥家.”其实家里那么多孩子奶奶也很想歇歇,可她还是会替我妈妈考虑,让我妈妈去给姥姥姥爷尽尽孝。还有一次姥姥要帮我家表那种装香菇的筐(竹筐里边缝一层编织布)奶奶了解我妈的弟媳妇,怕她不愿意或者让我姥姥为难。还不让,要自己多受点累亲自表。
奶奶常常对着左邻右舍的夸妈妈。她常常和隔壁我小伙伴儿的妈妈说:“俺婷婷妈好活儿了,干活麻利也能把撸。”(妈妈效率高,还很整体统筹的意思,用方言为了体现语境)。那会我还小只是觉得奶奶眼里妈妈也是个好孩子。现在觉得会对别人赞美儿媳妇的人才是了不起的人。
每次我爸爸上夜班晚上不在家,奶奶就会去我家和我妈妈作伴。怕妈妈晚上害怕.那会我们娘三个躺在我们家里屋那张大床上。在奶奶和妈妈的家常话中我很安心的进入梦乡。后来每当想起这一幕我觉得真的是最幸福的拥有。因为全世界我最爱的两个女人给我驱逐了任何恐惧。
奶奶临终前倒在了妈妈怀里。后来我问妈妈:“奶奶死在你怀里你害怕吗.”妈妈说:“一点没试着害怕,可能太亲了光试着心疼.”往后的很多年里我们说起奶奶妈妈会不自觉的红了眼睛。
这个世界的婆媳关系永远都是两个女人围着一个男人的博弈,因此很容易失衡。可是妈妈和奶奶更多的是因为这个男人去更爱对方。到现在为止每次我妈妈和别人说起奶奶来时一直说:“俺婆婆是个了不起的人.”
妈妈对奶奶除了爱除了尊敬就是越来越像她。妈妈虽然是我家这些长辈中最小的。可她为了我们这个大家庭所谓的和睦包容的事情比我和我爸和这个大家庭有血缘关系的人还要多。每次我妈做一个很宽容的决定的时候我就觉得她越来越像我奶奶。
我不知道未来我的妈妈会不会更像我的奶奶,但是我生命中这两个最重要的女人,一个给了我生命。一个陪伴了我的童年。所以每当想起她俩在一起的画面,我更多的是幸福感。我想这应该是对婆媳关系最好的诠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