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见澡堂

2024-01-24  本文已影响0人  思逢

洗澡一词可以简单理解为家庭冲淋浴,或者游泳,或者泡澡堂子,泡澡堂子更多是北方人冬天生活习惯。

回老家探望父母,老爹老娘因为山上老家实在太冷,被接到县城大哥家居住过冬。

大哥病退倒是无所事事,但指望一个病人来照顾老人实在不太现实,嫂子在市里带孙女只有周末才返县城家里呆两天。好在父母虽然年逾八十高龄,但二人身体很是硬朗,尤其老爹干一辈子农活,看起来比大哥身体都还好,老妈本来身体也好但前两年因为摔倒造成行动不便需要拄拐助行。

父母见我回来很开心,嘴里还是埋怨工作忙不用来回折腾,我解释回郑州公司总部顺便来,然后拿出带了的礼物给哥哥弟弟妹妹还有孩子们的,老妈又嫌我乱花钱,说邮寄过来的腊肉还来得及没分呢。

其实他们心理应该乐开了花,虽然父母生养了我们兄弟几个还有小妹,但父母最喜欢和我唠嗑亲近,因为他们在我家没有拘束放得开。2004年刚刚在郑州买房大儿子刚刚出生几个月,父母就迫不及待过去帮忙带孩子,很快适应了郑州的城市生活,后来我因工作原因,把老婆孩子都接到了重庆,老爹老娘又跟到重庆帮我带小儿子。在我家居住期间,其实也不是一年到头都在我家,很少春节在郑州或重庆过,基本快过年的时候我把老人孩子都送回老家,让他们提前荣归故里,我等忙完工作放假后再回去跟大家团团圆圆过大年;春天来了我妈先跟我过来,老爹等小麦收割完了再跟妈妈汇合,到了秋天,老爹又急不可耐的要提前回去收秋,毕竟是农民嘛,粮食就是命根子。

老爹一生勤劳默默贡献,但有个毛病经常被老娘唠叨,不喜欢喝水不喜欢洗澡。我劝老妈说每个人身体有差别,不喝水是因为爹的身体不缺水,缺水他自然就会喝的;至于洗澡,如果放好的热水浴缸他自然会去泡,淋浴他不喜欢也很自然,因为不舒服嘛。

所以这次回来我建议第二天一块去澡堂洗澡,全部同意,包括老爹老妈和哥哥,哥哥更积极为啥呢,因为我请客呀。

老妈行动不便就提前喊了外甥女鸿雁来帮忙,我开车带大家8点多到澡堂,想着来的早人少水干净,谁知道人家7:30就开门还有更早的呢,好在人也不算多。

中国北方和南方有很多生活习惯的不同,其中洗澡就是一个。…若干年前和一个湖北人聊天,上来就问一句,听说你们河南人一辈子不洗澡,我一听是个不会说话的二愣子,就问你去过河南没有呢,他说没有去过,我说你怎么知道河南人不洗澡,他说听他奶奶讲的,我说哦,你奶奶说的是真的,但我是河南人却天天洗澡。其实呢,我的经历告诉我,确实有个别河南人一辈子不洗澡的,但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小时候我们小男孩夏天都是整天泡在河沟里,部分成年男人也是到了夏天晚上下河洗个澡。但总有一部分不会水的人,他们夏天是不会下河的。冬天呢,冷的要命,基本零下15℃到零下20℃,更没有傻子去冬泳,7080年代农村家里也不具备澡堂子,这样肯定有人就一年没机会洗澡呗。我到了县城读中学,冬天每个月领一张洗澡票到县城大浴池去洗个热水澡,感觉享受到了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服务。再等后来上了大学就是现在的郑州大学,那时候郑大还不是重点大学,每周日上午是洗澡日,大家带上脸盆毛巾香皂三三两两去澡堂,澡堂里满满当当的下饺子,但可以做到每周一歌,算是更进一步啦。参加工作后,领导照顾大学生让我们住进人才楼四个人两室一厅,直接配备天然气热水器,有了可以每天洗澡的待遇,和以前相比简直到了社会主义最高阶段-共产主义。

90年代后,北方城市大街上的澡堂子逐步繁荣起来,分两个方向,一个是满足基本泡澡搓背桑拿,卫生啥的马马虎虎;另一个就是往高档享受方向,除了大浴池基本需求还有单间服务、鸳鸯间服务、打牌房间、餐饮娱乐服务等等,价钱嘛就不是十块八块啦。

我们去的县城浴池,起的名字蛮大气:昊爽洗浴大世界,事实就是最低级的一类货,每人拾元基本门票➕自选六元搓背➕自选10元什么盐什么宝之类,澡池干干净净热水,温度稍高起初俩人不肯下池被我一顿连拽带拉哄进去,热水泡的很过瘾很舒服,然后找搓背工搓背服务,连续几日的紧张和疲惫一泡一搓挥之而去,桑拿房因为还不够热没有享用到,花了百十元几个人都洗了个痛快,也算孝敬一下老人吧,我和弟弟如果不带他们来澡堂,打死也不会来呢,一来是费钱二来不接受不带陪护的老人单独洗澡。

我很喜欢泡澡,以前在水晶郦城住时候,卧室卫生间配有浴缸,每次周末打完篮球必然泡一泡,感觉很解乏很爽,现在没有浴缸只能淋浴凑合啦,计划下次装修必须加装上浴缸,因为泡澡是我的挚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