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几种行为的家长,你正在慢慢毁掉自己的孩子
01
有位父亲将他给女儿讲睡前故事时的一系列对话发到了微信群里,引起了一场热闹的大讨论。
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这位父亲正在给女儿讲《灰姑娘》的故事,里面有一个情节是十二点前魔法会消失,但是王子还是拿到了灰姑娘的一只水晶鞋。然后女儿就问父亲:既然魔法会消失,为什么这只水晶鞋却没有消失?
如果换做你是这位父亲,你会如何解答女儿提出的问题?
群里有人说:“可以告诉她这是剧情需要。”不过很显然这个答案对孩子来说并没有说服力。
有的人夸赞孩子好聪明,没有被故事带着走。
确实,我们应该承认,这是一个善于思考,逻辑思维很强的孩子。
有这几种行为的家长,你正在慢慢毁掉自己的孩子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位父亲的做法。
他先是在豆瓣上搜索了一下答案,大意是:水晶鞋是创造系的魔法,是没有时间限制的;而除鞋之外,灰姑娘身上所佩戴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变化系魔法所得,是有时间限制的。
女儿随即反驳说:不对!!!因为她穿着两只鞋,为什么只有一只消失,剩下的另一只没有消失?
显然这个答案女儿并不“买单”。
群里又有成员给出其他答案:“因为这只鞋是爱的试探,只有两个人相爱才能够留下……”
后来,父亲对女儿说:要不你来解释吧!
女儿说她暂时也想不出来,等以后想起来再告诉父亲。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这位父亲没能解答出女儿的问题,可能要让女儿失望了。也可能会想,女儿还小,再聪明也不可能比得过成人,你再给她几个答案,总有一个是她能接受的。
但我非常赞同这位父亲的做法。
有这几种行为的家长,你正在慢慢毁掉自己的孩子看似天真幼稚的孩童,也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成人应该做的是如何保护他们的这种能力,而非让成人的思维去干扰和限制他们可能出现的“天马行空”。
02
某次同学聚会,大家都在在兴致勃勃地回忆大学里一起学习的美好时光,一个上学时几乎不怎么回答课堂问题的朋友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秘密。
这个同学上幼儿园时课堂发言非常积极,每次老师找学生回答问题,她都把手举得高高的,每次叫到她,不论答案有多么奇葩,老师都会伸给她一个大拇指,这让她很是得意。
升入小学后,有一次课上老师提问,她一样还是把手举得高高的,嘴里还喊着:老师,老师,叫我,叫我……
也许老师看到了她的自信,也相信她能回答得很好,所以把机会留给了她。
但是,事实是,老师听完她的答案,瞬间嘴角就垮了下来,语气严厉地说:不会你还叫那么大声,坐下吧,下次想好再举手。
有这几种行为的家长,你正在慢慢毁掉自己的孩子然后就叫了班级学习最好的学生回答,答案很标准,获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热烈的掌声更让她觉得在同学们面前失了面子。
没想到的是,在妈妈接她放学时,老师还特意将这件事告诉了妈妈,也许这让妈妈也感觉丢了面子,就从后面推搡了她一下说:“不会你举什么手,是不是故意扰乱课堂,以后记住,不会别捣乱!”
从那件事后,同学无论什么课,即使她知道正确答案也几乎从不举手,除非老师亲自点到她的头上让她回答,而她回答得也是战战兢兢,生怕答错又换来老师的奚落,同学的嘲笑。
从幼儿园的童言无忌,到上小学后的积极热烈,再到后来的无声参与,我的同学说这个过程让她体会到,缄默才是保护自尊最安全的方式。
人都希望自己是被关注和认可的。孩子的回答无论对错,都是他积极思考的最好证明。
有这几种行为的家长,你正在慢慢毁掉自己的孩子成人,切记不要让对或错这种单一的评价维度成为孩子是否能得到他人欣赏、认可的唯一途径。
03
成人的世界里,是非对错的界限往往不是那么分明,我们会考虑很多的主客观因素去评判一件事情的发生。
可是,偏偏对孩子,我们却缺少了这份宽容,总是试图告诉孩子,这是错的,那是对的,你不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反而忘记了孩子才是最应该特殊对待的群体。
她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注定是不成熟的,但他们却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立的人格,他们也有很强的自尊心、探索欲望和思考能力,这些都需要成人去保护而非“践踏”。
然而,现实却是成人习惯性地用我们的一套标准去看待和要求他们,一旦孩子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这套标准则意味着他们就是错的,是笨蛋。
一次,同事家的孩子来家里和女儿玩摆积木,那个孩子还不到三周岁,手眼还不是特别协调,积木摆得东倒西歪。
有这几种行为的家长,你正在慢慢毁掉自己的孩子她的姥姥在一旁看到她和图片上摆得不一样很是着急,总是忍不住告诉她这个不能这样摆,那个应该那样摆,你看姥姥给你摆,时不时的还来一句大孙儿这么笨呢,你看看小姐姐怎么摆的……
整个过程我都在一旁看着,孩子显得特别焦躁,自己本来就因为摆不好而着急,姥姥又在一旁指手画脚,弄得孩子不是推姥姥的手一下,就是大声嚷嚷姥姥一下,最后孩子把还未摆完的积木打乱,弄得到处都是。
而孩子的姥姥却因为自己的好心被孙女儿当成了驴肝肺,因为孩子在外人面前的表现让自己很尴尬,照着孩子的屁股就扇了几巴掌。
一个只懂得照顾自己面子,维护自己自尊的家长,根本体会不到孩子因自信心受到打击,自尊心受到伤害所带来的严重的挫败感。
有这几种行为的家长,你正在慢慢毁掉自己的孩子家长们,请带着一颗平静的心,坐下来认真的倾听孩子的内心,思考一下自己小的时候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这种代入感是否能让你更加理解孩子的行为和需要。
04
画室有一个孩子刚接触儿童画不久,他的奶奶每次来接他都要检查他的画是否和书上的一样,一旦孩子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添加和改动,她就会批评孩子这画的不对,那画的不好,经常把类似“你看你这圆画的,一点也不圆,你怎么没让老师给你改呢?”的话挂在嘴边。
甚至还要求我像孩子的数学老师一样,拿一根细绳系在铅笔上,用一只手握住绳子的一端做圆心,另一只手握住系有绳子的铅笔以圆心为支点在画纸上绕一圈,说这样画出来的圆就特别圆。
这样的要求有过两三次。之后,我再告诉那个孩子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去画,去涂色,他就会说我奶奶不让。
孩子奶奶的做法,只会让他不敢创新,不敢立异,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一旦形成,会伴随其成长,影响其一生。
一个折断孩子想象翅膀的家长,比一个不作为的家长更加可怕。请不要让你的孩子做一个折翼的天使,请帮助他们丰满想象的羽翼,放飞想象的翅膀,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