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的暗喻:你还记得昨晚做过的梦吗?
著名心理专家郝滨先生曾指出,经研究发现,人人都做梦。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没有做梦,是因为他失去了关于那些梦的记忆。
梦是如何形成的呢?至今仍无法解释。但关于梦境,一直有不少专家学者孜孜不倦地作出不同研究。
1梦境可以预测未来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眼前经历的一切,仿佛曾在梦境经历过。
关于这个现象,美国神经系统学者茱莉亚.莫斯布里奇曾做过一个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和身体有预测未来事件的能力。
她认为预知是人体的生理反应,是符合科学规律的生物功能,只是现在还没被科学理解。
当然,这只是关于梦境预测未来的其中一种说法。虽然专家一直在研究,但还有很多地方没有科学证据,也没办法解释。
2梦境可以解决问题
关于梦境解决问题一说,最著名的莫过于苯分子环状结构的发现过程。
1855年,凯库勒在梦中看到碳原子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而后突然咬住了自己的尾巴不停旋转。凯库勒从梦中获得启发,提出苯环结构假说。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黛笛儿·芭瑞特研究发现任何问题都有可能在梦中解决,但有些答案非常零散,需要进一步整理。
梦境大多比现实生活更具独创性、更离谱,充分利用梦境,从中领悟到这些离奇事物的灵性,从而解决问题。
3梦境可以控制
这两天微博热搜上有一个话题#原来梦境是可以控制的#引起了大家广泛的讨论。
控制梦境在很多年前就有这个说法。早期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清明梦(又称清醒梦)便是其中一种。
在清明梦的状态下,做梦者可以意识到自己在梦中,但不会醒来,并拥有清醒时的思考和记忆能力,可以在梦中掌控一切。
清醒梦一词在1911年由一位荷兰精神病学家提出,其后有越来越多的专家研究,也有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根据一些技巧去引导清醒梦的产生。
清醒梦在专家的专业指导下,可让人重新回到过去的创伤面前,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
对一些人来说是深入潜意识提高感知力、挖掘创造力的方法。但对于更多人来说只是一种逃避现实、欺骗身体的方法。
梦境是我们潜意识里重要的一环,也是心理学中重要的参考。
关于梦境的解读,人类也许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越来越广泛的研究,让我们意识到梦境的重要性,也探索出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推荐书本
《梦的解析》由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著,书中提出:“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自己向自己学习的过程,是另外一次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引入本我概念,让人们尝试解读潜意识在梦中的表象。
微信典书为用户提供真实的购书体验。书本涵盖各个类目,满足你的多种口味,数量管够管饱哦~品类虽然丰富,但很多只有一本,到时候,也许会有上百个和你拥有同一种偏好或情结的人,在线和你抢同一本书。
《文章来源:微信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