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作文】试题解析
作文题目: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汪国真在他的诗歌里说:“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一 篇最动人的宣言可/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
请以“给我一个___就够了”为题目,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许抄袭套写;
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醒”,一个有温度的文字:山朗水润,万物苏醒;声声叮咛,爱的唤醒;点滴感悟,心灵觉醒;鉴往知来,值得我们警醒……醒来,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对过往的反思,是一种成长。
请以“醒来”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书写工整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试题解析:
一、命题作文:给我一个___就够了
1.补题:写好此题的关键在于补题。
补题时要结合作文提示,遵循“避生就熟、扬长避短”的原则,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擅长写作的内容补充文题。根据分析可知,补充的内容,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事物。例如,可以填写“微笑、鼓励、眼神、拥抱”等等。主要通过叙述他人的行为或反应给我带来的积极影响、正能量就可以了横线上可以。在材料的选择上,关注生活实际,要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才会有内容真实、情感真挚的效果。
2.写作:这道半命题作文可写的内容很多,只要是来源于生活中自己的体味与思索都可以写下来。如可以通过写我一次考试的失利之后,回到家里,妈妈却用微笑迎接我,又面带微笑帮助我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给我带来了鼓励,使我心灵得以解脱,重新鼓起勇气和力量,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最终赢得了下一次考试的胜利。当然,也可以方面构思立意。例如,我的一次考试意外失利了,回到家里,遭到了大人的严厉批评,尤其是妈妈那严厉的眼神,给我的心理带来了阴影,久久挥之不去。由此,我期待妈妈慈祥的眼神,鼓励的眼神,以便帮助我战胜考试的失利。这种构思,新奇巧妙,值得借鉴。
3.在写作时,注意要把题目补充完整;注意立意、选材和构思的新颖;注意书写的整洁美观
二、命题作文:醒来
1.审题指导
“醒来”,一般不应理解为“睡醒了”的意思。“醒来”中的醒主要是指“觉醒”、“觉悟”、“醒悟”的意思。“睡而不醒”是指那段不觉悟的日子。“醒来”可以是自己觉醒,也可是别人叫醒,甚至是敌人打醒,醒来以后有了新思想踏上了新征程……
2.写作素材
中考作文的写作方向有四大类:
(1)成长感悟类 (2)感恩感动类
(3)励志素养类 (4)审美感悟类
“醒来”这个题目,可以写自己的成长感悟、可以写一个国家的兴衰,如我国由睡狮到如今的中国梦;也可以写一种观念的认可,如原来对环保的忽视到如今的重视……
3.写法指导
触动法:
青春无限美好,有追求有梦想,但也有叛逆、迷茫、冲动、鲁莽……一次触动,给自己带来思想转变,让自己从迷茫中、误解中、浮躁中醒来。曾经的不谙世事,经过成长,终变成后悔、自责、愧疚……回忆往昔,如梦初醒。
4.写作思路
(1)成长感悟(用樱花、桃花、飞蛾、竹子等让自己醒来。)
开头:开篇点题
第二段:引出下文,写自己现在的迷茫、困苦状态
第三段:
通过看到梅花严寒中绽放的刹那,风雪的严寒并没有压到梅花,反而让她更加艳丽、更加坚韧……
第四段:发生触动:
那一刻我终于从困苦中、迷茫中醒来,勇敢地面对风雪,勇敢地用行动去践行,发现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绝境,所谓的绝境,不过是自己的臆想罢了。
第五段:升华主旨
第六段:结尾:
感恩那可梅花的绽放,让我从迷茫中醒来,让我知道如何用坚韧和正确的心态面对未来!
(2)感恩感动(写亲情、师生情等,写出自己之前的误解或忽视,展现情感的可贵)
开头:开篇点题。如:
那一幕,一缕光亮刺破黑暗,让我如梦初醒,懂得了亲情的伟大,懂得了如何关爱他们! ——题记
第二段:
一直习惯了奶奶的温暖,习惯了她的付出,习惯了她的一切。每
次去她家,她总会热情地准备一桌子饭菜,慈祥地看着我大口大口吃下;每次在忙碌时,接到她的叮嘱,耳朵虽在听,而我的心却走远;每次见她,她总会把之前我儿时的事从头至尾讲述无数遍……有时候,我心里不耐烦,总以沉默或转移视线来漠视她的所有行为……
第三段:
这次回家看望奶奶,奶奶高兴地向往常一样,只是拉着我去摘槐花,做槐花糕,是奶奶的拿手菜。只见奶奶踩在凳子上,颤巍巍地双腿展示着她的苍老,夕阳下,余晖染红了她苍老的脸,道道皱纹鞭挞着我的心,她的背似乎再无法挺直了……
第四段:
这一刻,我忽然自责愧疚起来,想起往日对奶奶的种种,心在滴血。是的,是这一刻,让我醒来,让我不再把她对我的爱当做理所应当,甚至是一种特权。因为,奶奶已经在变老,她已经把她的一切奉献给儿女……直到爱不动我们为止。
第五段:点面结合,这一刻,让我忽然醒来,原来,之前奶奶的叮嘱里有…………
结尾:升华主旨----让我们理解老人的同时,为他们做点什么吧!
(3)励志素养类(由梦境点醒一个道理,如:乐观地对待生活,才能活出精彩;坚持才能博得成功地机会……)
开篇点题——现状——梦境——道理
如梦中点醒自己可以写:
在梦中遇到了苏子,在月光下饮酒,我与他开怀畅饮。我问苏子:“你如何做到即便在萧瑟处,还拥有一份闲情逸致?”
苏子说:“无其他,唯乐观之心而已!”
忽然梦醒,令人心灵震撼的一次醒来,阳光从窗子里照射过来,天空风中展翅高飞的风筝在微笑,轮椅上的老奶奶依然有兴致地做着编织,病中的老爷爷在浇着花……
感悟:梦醒后我发现了生活的美,生活到处都是正能量,一种积极乐观的力量。同时,也让我醒悟过来: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心不倒,就不会被打到!
(4)审美感悟类(关注自然环境、关注民俗、传统文化等)
如:
第一段: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橘红的夕阳通过窗子洒进房间,将整个房间装点得金碧辉煌。桌上一杯香茗,和着阳光,晕开一缕缕馨香。轻轻将这本书合上,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是它,让我从迷茫中醒来,得到心灵的洗涤……
第二段:背景引出
一直不怎喜欢阅读,总觉得会浪费时间,有的只是一些快餐阅读,或者要考到某个名著,功利性地恶补。总觉得读书,是为了考试,为了功力……
第三段:书中的精彩点醒自己
偶然翻开《苏东坡传》,从开始感到的无聊,到后来看到,苏轼的童年、青年、应试、乌台诗案、豁达思想……(可以详细)
第四段:
读完后,我佩服苏轼的才气,欣赏为苏轼的率真,倾 慕苏轼的豁达与超然……这本书,让自己蒙尘结痂的心忽然被洗涤得透彻起来。
第五段:
这一切的一切,得益于这本书的给予。这本书,让我从无知中醒来,让心灵有了归宿……
第六段:升华主旨
例2
由梦境点醒一个现象或问题,如:春节的礼俗需要传承。
开篇点题----背景----梦境----梦醒---审美观点
前面可以介绍,马上春节,父母决定今年回去过年……
梦中点醒自己可以写:
在梦中遇到回到了小时候,过年的热闹:奶奶忙碌着包饺子,母亲忙着擀皮,电视上演着喜庆的节目,爷爷、爸爸和我正在研究对联……一家人其乐融融。
忽然梦醒,父母整装待发,赶往乡下……春节到了:家乡的变化很大,乡村的大喇叭里开始广播,现在是新时代,免去春节的拜年礼俗。然而年夜饭,父母八点准时抢红包,爷爷奶奶欣慰地看着,但是笑容里多了一份落寞。我则玩着游戏,高兴得不亦乐乎。不知过了多久,爷爷奶奶孤独苍老的背影一下子触动了我的灵魂,昨晚梦中的场景,似乎太久远太久远了……
感悟:让我们都从虚拟的梦中醒来: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请让我们放下手机,用欢乐、用爱去温暖老人的心,去维系亲情,去传承属于中国人的传统……
4.技法突破
在选材和思路往往都很相似的情况下,怎样做到突出自己呢?
可以运用细节描写,在内容上细致化去概括化。内容的细致化去概括化,是指具体行文要细致具体不概括笼统。
如这句话“公交车里,孕妇手托着高高隆起的腹部一步步蹭进车里,汽车启动时差点摔倒并叫出声来。”就是概括化的叙述。我们改成细致的叙述,大家一看便知哪一个更好。
改后:
公交车门打开了,我看见一个孕妇挤在队伍当中,她极力地用手臂撑开空间,保护隆起的腹部,可是,依然挤!依然挤!依然挤!她一步一挨地被大家挤进车里,此时的她赶紧长长出了一口气,终于上来了。她高高隆起的腹部在人群中格外显眼,看起来很笨重,她不得不用手托住,于是她就成了没有任何扶手的站客。我看了好担心,万一……我不敢想下去。可是,越不敢想的事,越会发生,突然汽车忽地启动了,她果真站不稳,一个趔趄,紧接着身子又晃了几晃,她不由得惊叫起来“啊……”两手也护住腹部更紧了……我的心也瞬间提到嗓子眼,砰砰地就要跳出来了,心里也惊叫了一声“呀!!”幸好,她只是晃了几晃,没有摔倒。
5.范文展示
悠扬的琴声流水般传来,缓慢却不失气韵,每个音都似乎容下了一方天地。我揉揉惺忪的睡眼醒来,抬眼向窗外望去。空气泛着些许湿润,朝霞还未完全褪去,淡淡的粉红色晕染了天际。人们已陆续醒来,走出门用深呼吸来拥抱夏日的清晨。一位老者就坐在人来人往的路边,安静地拨动古琴的琴弦,间或有一两声鸟鸣为他伴唱。
他十指灵活地在弦间飞舞,时而看似不着力地轻挑纤细的琴弦,时而按住弦来回滑动,时而又在弦上沉沉一拨。古朴甚至有些老旧的琴仿佛因他的指尖有了灵气,每一根弦都焕发出新的光彩,用醇厚而玲珑的琴音陶醉着听者。路人大多不屑一顾,但也不时有人驻足倾听,脸上有享受也有赞叹,甚至还有人在一曲的结束为他喝彩,但是老者的神色始终淡淡的,安宁而祥和。老者不是第一天在这里演奏了。开始时,我只以为他是个技艺精湛的寻常街头艺人,正欲给他些钱回报他带给我的听觉享受,却被他止住。“我不是卖艺,不收钱。”他的语气坚定而骄傲,我忙道歉怕伤到他的自尊心,他摆摆手,“好多人都这样认为,但我不是为了钱弹琴。”我有些好奇,与他聊过几次才知道,他是名中文系的大学教授,曾经在古琴方面颇有造诣,却因各种原因暂时放下了古琴。他退休后打算重新开始弹奏古琴,于是日日来这里演奏,不仅为练习,更为让更多人了解古琴这门乐器。
“现在的人啊,还有多少真心喜欢古琴呢?”他的语气中隐隐透出些无奈,“怕是连见过的都很少了吧……我当年也不应该放下它啊,那么些日子没弹,它都睡着了。”老者爱惜地抚摸着古琴斑驳的琴身,像是在抚摸沉睡的知己。“哪儿的话,我看您弹得越来越好了。”一位阿姨推着婴儿车笑着说。
“是啊是啊。”我连连点头,老者的琴声从最开始的惊艳,逐渐洗去了铅华,变得愈发简朴,也愈发纯真。老者笑了,看向古琴的目光里满是柔和,“希望它,早点醒来吧。”
又是一个清晨,老者一如既往地弹奏着古琴。这一次,他的琴声里蕴着禅意。他的心灵许是已经荡涤尽尘埃,回归本真了,我想。古琴带给人的不只是悦耳的琴声,更是对人生与天地的思索,他的古琴,想必已醒来了。我微笑着下楼,看到老者面前围了许多牵着小孩的家长。“妈妈我要学这个!”“古——琴,我喜欢古琴!”孩子们吵吵嚷嚷,却丝毫不觉纷乱,反而那样美好。隔着人群,我望见老者的嘴角上扬起一个温暖的弧度。
我仿佛看到,沉睡了多年的古琴文化,正在醒来。
(以上材料结合网络资源进行编辑整合,请大家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