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生命真相后的热爱

2023-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AUSKING黄东启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意识。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德国著名哲学家。1788年2月22日出生于德国但泽的一个银行家家庭。他最初被迫选择经商继承父业,在父亲死后他才得以进入大学。1809年,他进入哥廷根大学攻读医学,但把兴趣转移到了哲学,获得了博士学位。歌德对叔本华非常赞赏,同时发现了他的悲观主义倾向,告诫说:如果你爱自己的价值,那就给世界更多的价值吧。

叔本华称柏拉图为神明般的,康德为奇迹般的,对两人的思想相当崇敬。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叔本华

叔本华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悲观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构建于两个概念之上:

1. 表象和意志虽然是同一的,且共同构成世界,但意志是决定性的,任何表象都只是意志的客体化;

2. 意志永远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又无所不在的欲求。

因此,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1. 人类、动物、植物、大自然所有事物的各种活动都受生存意志和欲求的支配。

2. 人的躯体、知识、理性及表现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欲望的表现。

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意志有所追求,一个追求满足了又重新追求,如此永远不息。我们常常不去想自己拥有的东西,却对得不到的东西念念不忘。所谓辉煌的人生,不过是欲望的囚徒。

因此,叔本华说人生即痛苦:不管通过怎样的方式追求幸福:无论是苦行僧似的禁欲,抑或是达成目标后的快感,人们最终还是无法摆脱痛苦。只有打破意志对于行为本身的控制,摆脱强烈的欲望冲动时,人才能获得根本上的自由。他还说,人类为了用有限的时间去抗衡无限的时间而采取了繁殖这一手段,让自己的生命时间得以延续。

瞧,叔本华的哲学观,与自私基因的生命科学观(《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不谋而合。

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的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庸人费尽心机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机利用时光。

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每一个人都会将自己对幸福和快乐的要求视为最理所当然的。然而所谓的幸福和快乐如果并没有降临到他们身上(这样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他便会认为自己受到极不公的待遇,甚至认为错失了他生存的意义。与其如此,还不如降低自己的期待值。在充斥着悲惨与痛苦的世界之中,我们究竟能得到什么呢?到最后,我们每个人除了自己外原来都是一场空啊!一旦想逃脱悲惨与痛苦,往往又难免落入“厌倦”的魔掌中。何况在这个世界里,又常常是小人得志。个人的命运是残酷的,而全人类又原是可悯的。世界既是如此,所以只有有着丰富内在的人才是幸福的。

只要我们所追求的,一天未到手,对我们而言,其价值便超过一切;然而一旦拿到手,便即刻另有所求。总有一个渴望紧紧牵引着我们这些渴求生命的人。

一个性格出现问题的人会把一切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倒入充满胆汁的口中同样也会变苦。因此,生命的幸福和困厄,不在于遭遇的事情本身的苦与乐,而是要看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情,要看我们感受性的强度怎样。

我们对痛苦何其敏感,但对快乐却相当麻木。就像我们不会对身体的整体健康感到满意,而只会专注于鞋子夹脚的某个细微之处;对进展顺利的事情我们毫不留心,却时刻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烦恼。所以,对快乐敏感一些吧,这才是智者应有的习惯。一定的忧愁、痛苦或烦恼,对每个人都是时时必需的。一艘船如果没有压舱物,便不会稳定,不能朝着目的地一直前进。

人们为一个人的死亡感到恐惧和悲伤,因为死亡意味着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将无法再去经历感受,将会对一切失去感知,活着的时候发生的一切将会归化为零!

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我们离理想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

人类行为动机

叔本华将人类行为的动机分成三种:希望自己快乐,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别人快乐,分别概括为利己、恶毒、同情。很多表面上的道德行为都是出于利己的动机而做出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动机是个人名誉和法律规范,或者希望自己获得他人的敬意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或者为了规避法律惩罚让自己免受损失,总之,一切都是我的。

恶毒的目的是希望别人痛苦。恶毒无处不在,但一般程度都是轻微的,普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漠视和反感。人类用礼貌和聪明来掩饰这一动机,所以背后的恶意中伤和谣言诽谤便相当常见。恶毒的两大根源是嫉妒和幸灾乐祸。

叔本华引用卢梭的话说: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

东西方思想的融合叔本华的哲学和东方的思想相呼应,特别是印度教和佛教。他晚年笃信佛教,还研究过中国哲学,欣赏道家和朱熹。他将对人生痛苦的拯救寄托于对美的沉思,对人的同情,对欲望的控制。他的思想广泛影响了哲学、心理学、音乐和文学等领域。虽然倡导悲观主义,叔本华不赞同自杀,因为自杀行为正是肯定了意志本身的显现。同时他也认为人们对于死亡最大的恐惧在于他们无法想象这样一个事实:我死了,但这个世界却仍然运行着。

而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人们认为死亡代表了自己的表象归于无。人类的出生和死亡都有其内在的原因,而一切事物的变化都只在于表象之间。出生只是从前一状态转变而来的,所以不是一种无的状态。同样,死亡也不是归于无,而只是以另外一种状态存在于世界中。

追求快乐与幸福都是虚幻的,人生的价值就是从苦难与厌倦中解脱出来,得到自己的平静,悠闲、自立。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们可以在悲观中看到热爱,在生活的苦难中汲取养分来茁壮我们的生命。人生不可能过好,只能用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