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你也该学学情绪管理
读者小玲给我说了一个故事,让我觉得很有必要来和大家聊聊情绪管理这个话题。
小玲的女儿已经上小学了,昨天她回家给女儿说自己同事的女儿钢琴刚刚考过了六级,让女儿好好向榜样学习一下。
哪知道女儿突然暴怒,一边丢自己的玩具一边嚎啕大哭。
好不容易安抚好了女儿,小玲非常疲惫地跟丈夫说了此事,奇怪女儿为什么会突然情绪爆发。
丈夫听完之后,对小玲说,你不觉得女儿冲你发脾气的样子,和你跟我发脾气的样子一模一样吗?
若要挑一个对于儿童教育最重要的技能,我一定要给情绪管理投一票。
想想孩子情绪爆发时的样子,是不是总能在其中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
情商早已成为公认的会影响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自己尚且对于情绪管理一知半解,又如何能够很好引导和培养孩子的情商发展呢?
而且,情绪管理是精力管理的基础,大家一定都有过大发一通脾气之后感觉精力被掏空的情况吧。
情绪管理也是立规矩的基础,情绪一上头就破坏自己定下的规矩的例子不胜枚举,更有情绪一来就把孩子往死里打的悲惨教训。
情绪是什么?
情绪于我们就像是一个传信官,会通知我们身体内外的各种异常。
可是面对这个传信官的时候,我们许多人表现得就像一位昏君。
想象一下这位叫做“情绪”的传信官火急火燎地跑过来,告诉你敌军已经兵临城下了,你作为一个君主会有什么反应。
首先,你肯定感到不安、焦虑,也许还有愤怒。
然后呢?
一刀把传信官杀了,告诉自己都是假的,我没有不安。
——这就是否认情绪。
命人把传信官关起来,告诉自己传信官根本不存在,我什么也没听到。
——这就是回避情绪。
命令传信官放低声音,不准说坏消息。
——这就是压抑情绪。
可是,传信官真的是问题吗?
问题难道不是兵临城下吗?
不论我们怎么对抗传信官,我们都在试图回避真正的问题。
可这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在情绪来临时的应对措施。
我们把情绪本身当成了问题,我们急着去否认它、回避它、压抑它,却忘了,情绪本身不过是个传信官,情绪不是问题。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个情绪,才是问题。
什么是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就是我们在理解和完全接纳我们情绪的前提下,用理性去解析我们的情绪并管理我们的行为。
情绪对我们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可是,它的作用也应该被局限于警示。
可是情绪显然不甘于此,它总是想占据我们身体的指挥权。
若我们放任情绪脑占据主导,就像让一个只会大喊大叫毫无经验的传信官去指挥三军一样,全军覆没指日可待。
情绪管理就是我们在认真听了传信官传达的消息之后,镇定自若地分析这个消息,并牢牢把握住自己的指挥权。
情绪管理怎么做?
以下几个步骤也许可以帮助你进行情绪管理。
一、 给自己的按下暂停键
当你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剧烈的情绪中时,要及时给自己的行为按下暂停键。
我们无法中止自己的情绪,但我们总能制止我们的行为。
在《规矩和爱》一书中,始终强调打孩子要用杖。
我们在电视剧中也可以看到传统家庭中教育孩子时,也要先说“请家法”,而不是直接上手。
其实这个拿杖的过程和“请家法”的时间就是给自己的行动按下一个暂停键,给自己一个缓冲,避免剧烈的情绪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缓冲方法。
可以在脱口而出那句最伤人的话之前,先做一个深呼吸。
也可以在手腕上戴一条皮筋,感受到剧烈情绪时,就弹一下皮筋,提醒自己冷静。
还可以随身携带自己喜欢的精油,适时闻一闻,提醒自己放松,橙花精油或者佛手柑精油都是不错的舒缓精油。
意识到情绪的存在,然后及时制止自己的行为,可以避免我们在情绪的裹挟之下做出令人后悔的决策。
这是我们情绪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迈出了这一步,我们才不会被情绪绑架,才能进行后续的观察和分析。
二、 充分感受你的情绪,并接纳你的情绪
之前已经说过,我们的情绪是个负责的传信官,会提醒我们身体内外的各种异常情况。
如果我们压抑或者回避自己的情绪,就像是对传信官传递的信息视而不见。
这位负责的传信官就会伺机而动,等待机会更大声地大喊大叫,直到你无法压抑为止。
所以我们要认真听我们这位叫做“情绪”的传信官准备告诉我们什么,充分感受,并且无条件地接纳。
当它感受到自己传达的信息被听到了,自己被接纳了,它就会自然而然地平静下来,因为它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我们可以找一张纸,在纸上写下自己当前的感受。
比如:
“我现在感觉到很愤怒,
我接纳我的愤怒,
并且放下了它”
写完之后,你就会感觉好一些。
因为当我们审视自己的情绪时,我们和情绪就不再是不分彼此的混沌主体,我们站到了更高的地方去审视我们的情绪从哪里来,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把注意力从情绪本身转移到了我们对情绪的感受和认知,我们也就有了从情绪中脱离出来的力量。
三、 分析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渐渐从当下的情绪中脱离出来时,我们就可以进入情绪管理的下一步,用理性解析我们的情绪。
这里就可以用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的情绪反应ABC模式。
A(Activating Event)——事件或情境
B(Beliefs)——你对这个事情或情境抱有的信念(即你的态度、想法、评价、解释)
C (Consequances)——结果:情绪结果(比如焦虑),行为结果(比如攻击),心理结果(如心悸、手脚冰凉)
我们常常错误地认为是事件导致了我们的情绪。
这样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解读导致了我们的情绪。
比如公司突然通知你,公司要进行部门重组,你们部门要被裁撤。
这时候你的感受是什么?
如果你是一个为公司服务了多年,还准备继续服务多年的辛勤好员工,你会有什么感受?
大概是感觉到了焦虑、不安、愤怒,因为觉得自己被服务了多年的公司背弃了,觉得自己多年的付出都没有被看到吧。
可是如果你正准备辞职回家当全职太太,或者已经找好了下家正准备递交辞职信呢?
那大概是觉得惊喜、庆幸吧,因为部门裁撤的一大笔补偿金对你而言就是意外之喜。
同样一件事,如果我们的立场不同、解读不同,就会形成截然不同的情绪体验。
所以我们分析情绪时,最重要的是区别什么是事实,而什么是你基于事实产生的想法。
对于事实,我们要做的就只能是接受。
可是对于想法,我们要始终抱有怀疑的态度。
为什么我会怎么想?我的想法有依据吗?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呢?又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我的想法是错误的?
比如孩子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你就陷入了恐慌、愤怒之中。
这里的事件是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
那你的信念是什么呢?
也许是成绩不好的孩子在未来必定会陷入贫穷困窘的生活之中,也许是成绩不好的孩子必定是沉迷游戏没有努力。
是这种对于孩子未来的担忧让你恐慌,是这种对于孩子当下不实的判断让你愤怒。
可是,我们相信的都是真的吗?
成绩不好的原因多种多样,成绩不好的孩子获得成功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对自己的信念进行理性的分析,就能从根本上截断从事件到情绪的链条,让我们回到问题本身上来,而不是受困于自己的情绪。
不论是因为恐慌而夜不能寐,还是因为愤怒而暴打孩子一顿,都让我们偏离了真正的问题:为什么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这样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区别事实和想法,让我们在下一次产生情绪时,不再被情绪拖着走,而是有意识地停下来,质疑一下造成这种情绪的信念是否正确。
在一次次这样的觉察和复盘中,你会越来越了解自己,了解到你的问题是什么,你在担心什么,有哪些事实是你需要接受的,又有哪些事情是你可以努力去改变的。
你会渐渐平和,明白有些事实是无法改变的。
你也会更有勇气,明白我们至少可以改变我们看待事实的态度。
我们始终拥有的一种自由,就是选择态度的自由。
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情绪管理?
引导孩子进行情绪管理也可以按照以上三个步骤进行,只不过孩子可能需要我们的帮助来进行这些步骤。
当孩子陷入情绪时,我们要首先帮助孩子按下暂停键。
然后帮助孩子了解他正处于什么样的情绪之中,带孩子感受自己的情绪,不带评价地充分接纳孩子的情绪。
之后寻找合适的时间,和孩子进行复盘,按照上面所说的ABC三步法,和孩子一起分析,当时发生了什么,基于这个事件孩子产生了什么想法,这个想法又导致了什么情绪。
最后可以展望一下,下次出现类似的事件时,孩子可以做些什么,是从源头改变事件,还是改变对于事件的看法。
《尼布尔祈祷文》中说:
请赐予我平静,
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这大概便是我们情绪管理的目标。
通过对情绪的分析,接受那些我们不能改变的事实,但是改变我们对于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从而获得平和的心境,享受来自生命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