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读书笔记思考力

《麦肯锡思维》与《麦肯锡方法》分析阅读

2018-04-10  本文已影响50人  穿牛仔裤的蚊子

“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观念相同但理解和表述有所不同,对比相同的章节,品他们各自的理解,来深度自我 -- 分析阅读

《麦肯锡思维》与《麦肯锡方法》 两本书内容大致相同,均是介绍“麦肯锡”这个全球知名咨询公司它的思考与处理问题的方法


关于作者

目录

《麦肯锡思维》:

  1. “做正确的事”与“正确的做事”
    • “正确”的前提
    • 有效执行力
    • 对“正确的评估”
    • 把眼光放更远一些
    • “正确”永远在变化
  2. 提高工作效率的“二八法则”
    • 重要的少数和不重要的多数
    • 做事的秘诀首先是次序的排列
    • 做事情先要精心分好主次
    • 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
    • 放在首页的应该是重要的事情
  3. 让事实自己说话
    • 以事实为基础
    • 不要落入主观陷阱
  4. 利用关键驱动直达问题核心
    • 识别关键驱动点
    • 高效率的达成目的
    • 日常中的关键驱动点
  5. 不重叠、不遗漏的MECE分析法
    • 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 列出你的清单
  6. 用“逻辑树分析法”呈现严谨推理
    • 从“树干”到“树枝”
    • 用逻辑思维征服复杂问题
  7. 循序渐进,先摘好摘的果子
    • 从最容易的对象开始
    • 用最短的时间,做更多容易的事情
    • 划整为零,循序渐进
    • 用心摘好摘的果子
    • 奥卡姆剃刀
  8. 一次只需做好一件事
    • 专打一个垒
    • 提高穿透力
  9. 筛选资料,应对信息干扰
    • 准备一个大纸篓
    • 布里丹的选择
    • 数字化干扰
    • 头脑内的战争
    • 设置无干扰区
  10. 深陷迷雾时后退一步看清大局
    • 从选定方向开始
    • 关注“大画面”
    • 创新要讲求实效
    • 认识自己
  11. 以矛盾激发思维的“头脑风暴”
    • 麦肯锡团队的头脑风暴
    • 头脑风暴的原则
    • 头脑风暴练习
    • 完善头脑风暴容易出现的问题
    • 必须强调的几个问题
  12. 每天一个图表管理你的工作
    • 做好一个简单的表格
    • 工作日志的意义
    • 将每日总结作为一种习惯
    • 如何记录工作日志
    • 延续图表的意义
  13. 迅速沟通的“30秒电梯法则”
    • 快速且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图
    • “知、感、行”
  14. 在有限时间内达到目的的走访法则
    • 麦肯锡的走访概况
    • 事先拟好走访提纲
    • 七个秘诀祝你走访成功
    • 聆听和引导的意义
    • 不要让被访者感到不安
    • 走访也会遭遇困难
    • 紧张的谈判作战
    • 走访结束后要表示感谢
  15. 与客户一起工作
    • 让客户与你站在一起
    • 与客户中的“讨债鬼”打交道
    • 不要让客户置身事外
    • 争取各方面的支持
    • 保证严谨的实施
  16. 一个人不可能煮沸整个海洋
    • 必要的团队精神
    • 正确组织团队
    • 破冰游戏
    • 团队中保持高昂的士气
    • 团队内部管理要畅通
    • 为集体做好保密工作
  17. 请向导引领你走出丛林
    • 不去重新发明轮子
    • 跟随向导走出荆棘
    • 找准你的导师
    • 学习,无处不在的导师
  18. 从“种子”到“果实”的人才培养法则
    • 压力面试
    • 麦肯锡的员工培训体系
    •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 “不晋则退”
  19. 用外出清单管理琐事
    • 列出一份外出清单
    • 不要忽略细节

《麦肯锡方法》:

  1. 麦肯锡思考问题的方法
    • 建立解决方案
    • 探索分析问题的方法
    • “二八法则”与其他
  2. 麦肯锡解决问题的方法
    • 拓展用户
    • 层级管理
    • 进行研究
    • 展开访谈
    • 头脑风暴
  3. 麦肯锡推介解决方案的方法
    • 演示汇报
    • 用图表说明问题
    • 管理公司的内部沟通
    • 与客户合作
  4. 麦肯锡生存之道
    • 找到自己的导师
    • 出差--乐在其中
    • 出差必带的三件宝
    • 好助手是你的生命线
    • 麦肯锡式招聘
    • 紧张工作之外,如何拥有私生活
  5. 麦肯锡校友的忠告
    • 最有价值的一课
    • 关于麦肯锡的回忆

通过目录标题我们可以知道《麦肯锡方法》更有脉络感,仿佛自己是一名新入职员工,它是你的指定导师。带领你接触首个项目开始熟悉麦肯锡的整个工作流程:

  1. 找到问题,思考问题。
  2. 解决问题。
  3. 向客户推荐并共同参与实施解决方案。
    而第4、5部分介绍如何面对压力,和一些校友感言。

反观《麦肯锡思维》章节则比较零碎,主要是发散:“二八法则”与其他,后面篇幅几乎就是抄袭了。
不过个人觉得前面发散的挺好,算是文章的补充了。
下面我们就开始进入正题吧。


第一部分: 麦肯锡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是最好的方式吗?”基本上要始终保持怀疑一切的态度。
重点介绍:“以事实为基础,系统化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理念。

第一章节: 建立解决方案

首次讨论客户问题时,解决方案应该是:

以事实为基础

我们千万不能让事实适应我们的解决方案,而应该在事实的基础上着手调整自己的方案,一定让自己的方案从事实中来,再回到事实中去。一定不可以将他们往自己的框架里塞,就如同硬要将放箱子往圆口里塞那样。

对MECE原则应用自如

解决商业问题时,要形成自己的观点,解题思路必须在保持其完整性的同时避免混淆和重叠。
MECE(me-see)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它是麦肯锡解决问题流程的一个必要原则。
MECE原则的运用开始于解决方案的第一层--分解问题(把大的复杂的问题,拆分成小的容易解决的子问题),列出问题清单(一份完美的清单所包含的一级项目在2-5个之间,当然,3个是最理想的)。
要运用MECE法则时,你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问题;
  2. 尽可能的收集事实证据;
  3. 利用图表分析问题;
直奔问题的解决方案--初始假设
定义初始假设

初始假设的精髓在于“在工作正式启动之前就形成问题解决方案”(注意:假设本身不是答案)。

生成初始假设

初始假设产生于事实以及通过事实解决问题的逻辑架构。
构造初始假设

检验初始假设

合作的理想,集体的智慧。

我们要验证改初始假设是不是你能设计的最好的假设?你是否考虑到所有的议题?是不是考虑到了议题的所有关键驱动因素?是不是你所有的议题都是可行并且可证实的?


第二章: 探索分析问题的方法

不要被表变现象所迷惑

表面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的,医生看病不会仅仅通过病人的口述

利用前辈的经验,不要做重复劳动(第一部分)

当遇到某个问题时,如果这个问题与之前遇到的问题有相似之处,那么你就无需从头开始,运用智慧,通过类比的思考把以前的经验用到新的问题上。
关于具体的做法, 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避免千篇一律

商业问题有相识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他们要采取类似的解决方案。用以事实为基础分析方法让你的初始假设生效,这更有利于别人接受你的观点。
若不想让千篇一律的解决方案出现,就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直觉--‘手中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

不要寻找事实去支撑你的提案

思想应该保持开放,不要让强有力的初始假设成为思想僵化的借口。

确保解决方案适合你的客户

当学术理想和商业现实相撞的时候,往往后者是赢家。

有时,让解决方案来找你

没有哪个商业问题的解决不受以事实为基础的分析影响。有了充分的事实,条条大路通罗马。


第三章: “二八法则”与其他

“二八法则”

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经纪人
80%的订单来自20%的客户
80%的营业利润来自20%的交易员

重要的少数和不重要的多数

“二八法则”:80%的价值来自20%的因素,剩下的20%的价值来源于80%的因素。
当今时代早已不再是平均分配的时代,只要紧跟时代形式,抓准市场规律,把“重要的少数”放在首位,并且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和生存空间。

做事的秘诀首先是次序的排列

意义重大的要优先做,而意义小的甚至无意义的要放在后面。(挑选重要的事情,而不是紧急而琐碎的事情)

做事情前先要精心分好主次

分清主次,注意以下几点:

  1. 明确自己的长期目标
  2. 现在我要做什么 (我的任务是什么,哪些必须做,哪些必须由你来做。划分好责任,自己做和自己监督做)
  3. 什么样的事情给我回报最高(帕累托定律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最具有战略性的眼光,就是把80%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最高回报的事情上,余下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
  4. 要明确做什么事情最能给自己满足感(人们一般认为最高回报的事情所带来的满足感自然最大,但事实是并非所有都如此)
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

紧急: 意味着需要立即着手的去做
重要: 意味着对个人或团队有着重大意义

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影响
时间管理四象限.jpg
放在首位的应该是重要的事情
  1. 为每天的工作制定一个优先的表格。
  2. 做一个进度表,将要做的事情按顺序写下来。
  3. 在要求自己遵守时间的同时,也要求别人准守时间。
“做正确的事”与“正确的做事”

“做正确的事”与“正确的做事”貌似相近,实则有着本质的区别。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以“正确”为前提条件,也就是所做的事正确。这个条件如果不存在,后面所做的事就会偏离方向,甚至越做越离目标越远。(效能与效率)

用“逻辑树分析法”呈现严谨推理

为了便于把握问题,通常会构建出“现实”,在这个步骤中,他们必须首先界定问题,列出问题的结构、各种问题之间的联系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然后去掉次要因素,只保留对解决问题有关键性影响的因素,并且只专注于这些关键因素。这样一来,就更易于针对问题交流解决方案,并且提高方案执行者的工作效率。

不要妄想烧干大海

把海水烧干就是试图去分析的面面俱到。要有选择,理清手头需要优先解决的事情。当已经做的足够多的时候,就停下来。否则,你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得不偿失,就像你烧干整个大海,却只能得到一点盐。

找到关键驱动点

关键驱动点:也就是事情中起到关键的,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找到了关键驱动点,也就是找到了问题的核心,从关键驱动点入手,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怎样才能把握关键驱动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1. 找准正确的方向
  2. 大量收集资料,运用逻辑树状图进行分析研究
  3. 进行“头脑风暴”
电梯法则

电梯法则: 30秒左右介绍你的方案

你已经对自己的解决方案(或者产品、企业)了如指掌,可以在30秒内向客户进行准确无误的解释。假如能做到这一点,就证明对自己的工作充分了解,并足以推销你的解决方案。(如果内容有很多,那就侧重谈3个)

"知、感、行" (没明白意思, 我还有本《关键对话》)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表达做到简洁快速,有效沟通呢?

  1. 重点是什么, 对方听明白了吗?(知)
  2. 和你沟通的人的需要 你明白吗?(感)
  3. 现在我们需要做什么?(行)
先摘好摘的果实

每次都选择最好的,那么得到的永远都是最好的;相反,每次都选择最不好的,那么永远都是最不好的。

用最短的时间,做更多更容易的事

先易后难的做法,给团队的工作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它让团队信心更足,干劲更大,对最终达到目的充满了希望。

化整为零,循序渐进

面对较困难的任务是,明智的选择是将任务分析解刨,将其分为若干小任务,这样就是化整为零。将任务拆分后,难度降低。

我们现在许多人常常感到郁闷,生活不快乐,工作不快乐,究其原因,是觉得生活和工作缺少目标感,或者存在目标,但难以实现。这些人总还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但只因为给自己定义的目标太远大,觉得目标难以实现。他们往往心高气傲,又不能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自己,就这样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用心去摘好摘的果子

成功者重视过程,而失败者往往重视结果。既然选择了从简单容易的事情入手,那么只有把这些事情做好,才能完成困难的事情。
但事实上,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在进行简单容易的工作时,他们会表现得厌恶、烦躁、对这些工作不屑一顾,认为即使完成了那些工作,也没有多少成就感,所以只是应付了事。

奥卡姆剃刀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每一个复杂的事物从本质上来讲都是简单的,之所以看上去复杂,多事由于人们主观的包裹其简单的本质。
聪明的人能制造复杂的问题,解决复杂的问题。而智者能够发现简单的真理,并把发展的事情变得简单。

每天绘制一张表

因为我们的倦怠,因为我们懒于总结和思考,让许多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发现,更得不到解决。我们的灵感因为惰性而泯灭,失去了激情,失去了创新,所有的一切都失之于反思和总结。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天都会吸收新收获。把他们记录下来,将有助于你推进你的思考。无论是否采用这个方法,请记住:一旦你的想法记录在纸上,就永远不会忘记。
你可以在每天傍晚,用半个小时,坐下来问问自己:“今天学到的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么”

养成一种习惯:

早上做计划
晚上做总结

一次只做一件事

你不可能做所有的事情,更不可能把所有事情做好。因此,没有必要强迫自己,专注于眼前的事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它,连续打出一垒打要强于试图打本垒打,否则很可能打出界。

有三点理由证明这句话是正确的:

  1. 你不可能事必躬亲。
  2. 如果有一次,你设法去做了一件事情,就会让周围的人对你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
  3. 假如没能满足这些期望,将很难重新获得信任。
提高穿透力

集中精力于做最重要的事。(专注)
一次只做一件事,提高穿透力,让自己时刻掌握主动权,以下是几点建议:

  1. 学会摆脱事务
    拒绝一部分工作,拒绝不了就分配或委托别人。
  2. 学会摆脱人
  3. 学会摆脱过去
    过去的错误不应成为你的包袱,过去的荣誉也不是你长久的资本,摆脱那些干扰,只专注于现在。
以大局为重

时不时的停下思路,问自己几个基本问题:你现在所做的工作时如何帮助解决问题的?它是如何推进思考?眼下做的事情是不是重要的?如果所做的工作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为何还要继续?

如实相告,坦诚以对

你可以不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可以把内心的想法表露出来,会比掩饰好很多。

不接受“我没有想法”这种回答

只要稍加探究,就会发现人们总是有想法的。


第二部分: 麦肯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九章: 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发还有个人独自进行的,这有别于集体讨论。个人头脑风暴,要通过不同的角度,把所有观点都罗列出来。因为个人的思考,所以更要尽可能的从多角度多侧面完整的考虑问题。正想思维外,还要进行逆向思维,反复验证。

头脑风暴要的就是新思维,它不需要老生常谈,不需要人云亦云,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出新。

头脑风暴是个非常简便易行的方法,每当我们遇到新的课题或新的问题都可以用。

适当的事前准备
为思想留一片空白
头脑风暴的几个“准则”:
  1. 特定问题的提出
  2. 营造宽松的氛围,不做任何评价,没有坏点子
  3. 没有不值得回答的问题
  4. 对狂热和夸张的观点给与鼓励
  5. 在观点上追求数量的最大化
  6. 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建立新观点
  7. 不要担心你的意见被否决
  8. 永远不要低估一些看似明显或者简单的问题的重要性
  9. 时刻准备着扼杀你的观点
  10. 知道适可而止
  11. 做好后勤工作
  12. 用笔写下来

第四部分: 麦肯锡的生存之道

紧张工作之外,如何拥有私生活

一周中有一天不要工作。选一天(大多数选择周六或者周日)告诉你的上司(和你自己),除非有绝对紧急的情况,你在这一天不做任何工作。
不要把工作带回家。把工作和家庭分开,如果你需要再工作一小时,就再办公室工作,这远比回到家却因为自己还有工作而冷落孩子要好得多。家是一个可以做回自己的地方。
立下规则有个最大的好处,它让每个人知道要尊重什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