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思维:微信群的设计
不妨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穿越回2011年,要作为微信的产品经理去设计“群”功能,你将如何思考,如何设计?
首先,我们来到问题的源头,看看对微信来说,用户为什么需要“群”?
在着手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看看在微信之前的类似产品都是怎么做的。当时,类似具有群功能的产品有:腾讯的QQ、阿里的旺旺等即时通信产品,新浪微博、Facebook等社交网络产品,以及诞生不久的Google+。
这里需要澄清,当我们谈到“第一性原理”的运用时,有一种认识认为必须抛弃类比思维,也就是不去看同类产品是怎样做的,而直奔自己的设计目标。但在真实的设计过程中并非如此。相反的,对前人所运用方案的充分理解是“第一性原理”运用的基础,“拒绝被同类产品的设计影响”和“压根不懂同类产品的设计”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我们开始运用连环追问法厘清过往设计者的思路:
Q1:他们当时依循了怎样的设计规则?
A1:总结主要的设计规则如下:(1)由某个用户进入“群功能”的入口发起创建,生成一个全新的群ID;(2)他把这个ID告诉相关的好友,群ID层层传播,有需要的人可以通过“群功能”入口搜索到这个群ID,加入群;(3)发起人(群主)审核(当时对于是否需要审核机制,不同产品有不同定义,但这点不是最重要的)通过后,申请人进群。
Q2:他们当时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群?
A2:因为“群”作为一个“联系中心”存在,更像是某种特殊的会议或组织,这种组织一般是为了实现特定功能、提供特定服务而存在的。
Q3:这种设计基于当时的何种前提条件?
A3:前提条件是:用户之间的关系虚拟大于现实,也即:线上好友与线下好友的重合度不高。
Q4:现在所有前提条件都还保持不变,并没有发生变化吗?
A4:发生变化了。由于微信的注册方式以手机为主,并且加好友策略非常谨慎(双向确认),在这样的用户关系链里,现实大于虚拟,也即:线上好友与线下好友的重合度很高。
Q5: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有引入新的问题吗?
A5:有,用户需要更加贴近真实环境的群社交形式。
通过以上连环追问,我们就弄清了微信群设计的目标:让用户在网络世界中实现和真实世界一样自然、高效的群体交流。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作为微信产品经理,依然可以运用第一性原理去整理真实世界里人们的社交群聚关系。这时候,通过观察和梳理,你或许能够找到群功能设计的关键:
Q1:真实世界里,群体有哪些特征?
A1:群体存在场景中,人们随着场景的转换接触不同的群体:上午工作时,会因为要讨论问题而聚到一起;中午吃饭时,附近的几个同事聚到一起商量去哪里吃;下班后,几个好友分别联系着一起去踢球,或逛街、看电影。
Q2:它们的人员是固定的吗?
A2:群体具有随机性:在所
有场景中,群体参与者并不固定。讨论A项目工作的是一拨人,讨论B项目可能又是另一拨;相约活动的好友也不一样,可能今天和这拨人踢球,明天又是另一拨,吃饭或看电影的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拨。
Q3:人们认知群体的过程如何?
A3:对群体的认知存在于个体:人们是通过“有甲、乙、丙这些人在这个群里”的认知来识别不同群体的。所以当你想要发起一次聚会,总会先去联系群体中的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
不要停止,基于这些特征,对比旧产品的设计方式,你可以继续追问下去:
Q4:在真实世界中,群ID是一个自然的东西吗,它的存在是必需的吗?
A4:不是。因为随机性大于固定性,群ID是一个固定的、提前预设的东西。
Q5:人们不会有一个“群”的概念,但事实上确实一直身处群体之中,是吗?
A5:是的。
其实追问到这里,产品的设计形态已经呼之欲出了。
不过,我们可以发现在当时并非没有符合以上要求的产品——2011年6月,谷歌推出了社交网络产品Google+。
Google+以圈子(Circles,即Google+的“群”)为中心构建了自己的产品体系。它主打的“圈子”群形态和上述众多产品是有区别的。它不认为“群”是一个辅助的沟通手段,而认为“人们天生就应该属于某个群”“群是人们固有的属性标签”,只不过“在不同的群里,他们的标签不同而已”。咦?这个思路是不是和我们的设计目标比较接近了?
没错!Google+确实在尝试一种更加贴合真实社交关系的产品。不过遗憾的是,它的提问到这里就停止了,并没有继续深入下去。所以,基于这样的理解,“圈子”设计在最初添加好友的时候就要求用户直接把好友拉进某一个“圈子”。
如果继续再问多一个问题,也许Google+就不会做这样的功能设计了。这个问题如下:
Q6:当人们想要向一个“群”发起交流(也就是说点什么)的时候,是先产生说话的动机,还是先联系群体里的所有人?
A6:先产生说话的动机。
所以,Google+那种“先把人拉到定义好的群里”,再等着“什么时候有机会用户会去群里讲话的”产品模式,事实上是很不合理的。
摘自:《腾讯产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