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村庄(八)——像个农民那样期待生活
1.
某天,我坐在写字楼里,看向窗外,一片小湖映入眼帘,湖水碧绿,轻轻荡漾着皱了的波纹,湖边绿草茵茵,雨过后,清脆欲滴。
忽然,一股清新而纯净的味道隔窗而入,窜入鼻尖,这种味道无比熟悉,正是老家土地里春雨麦苗的气息,我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气。
此时,西边天空里,晚霞漫天,厚厚的云层都度了金边,湖边几棵小树,在温柔的晚霞映照下,显得有些孤寂,正如飘在异乡的我。
我是一个喜欢黄昏的人。儿时,躺在老家的山上,看着晚霞片片闲游上空,夕阳西坠,霞光柔软温和,像海绵一样。
这时,牛群似乎都已明白,黄昏降临,一切期待将归零,一切将进入梦境。于是,嘴里蠕动着,回嚼着,摇着尾巴,优哉游哉地往家走。
这时,村民已收工,走在田埂上,连片的水田一片空旷,云霞倒影,秧苗青翠得嘤嘤可爱,山谷间清风徐来,凉透了汗湿的背心。
他们全然没有了清晨的精神头儿,却也没有忙碌的紧迫感,闲暇了下来,相互揶揄,谈笑风生,一整天劳作的疲乏,伴着一整天的期待,在仰望黑色苍茫的夜空时,随着星星的隐现逐渐消除。
每当黄昏来临,我都喜欢静静地欣赏这美景,也不止一次感慨:黄昏,如此简约,如此美好。我常常会想,夕阳人生,大概也是这样的吧。
到了人生迟暮,一个人,或许对生命不再有过多期待,身上背负也不再过多沉重,只希望在安宁祥和中走完最后一段路。
这也正如每日的黄昏,自清晨以来,我们满怀期待,翻山越岭,涉滩渡河,终于到达某地,整天的期待,或圆满,或失落,但都不再重要。此时,只想放下行装,枕着稻草,等着进入梦乡。
而睡着了,就没有了期待,也就没有了烦恼,所以,睡梦中的人永远都是幸福的。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总渴望”白日梦””一枕黄粱”的原因吧。
黄昏时分,期待少了,人也因简约而感受到更多的美了。
2.
某天,躺在凉席上,我冥想着过去,总感觉过去的日子比现在有味道多了。而这种味道,又从哪里来的呢?
这时候,我想起了一些信件。这些信件,来自远方的哥哥。这些信件很厚重,至少对于我的母亲来说,是这样的。
每次为母亲读信,她都会潸然泪下。第一封信很长,足足二十多页,母亲也流泪很久,面对着信和眼泪,我们的沉默更久。在一场场伤心和沉默之后,我们却期待着下一封来信。
我知道,听到每来一封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的母亲都会寄予了深厚的期待。
在空旷的田地里上劳作时,对着黄土,对着青草,对着苍柏,对着蓝天白云,她会默默想念着,想到感动处,会忍不住停下活来,和着影子,立在土里地里,独自伤心起来。
那时,母亲的这份期待,我是能够感知到了。今年五月,我准备南下深圳。母亲一直念叨:”这一次比不得去重庆,去了就要一年才能回一次了”。
此时,我忽然想到了多年前读信的日子,想起信中裹挟着的那份期待。这份期待,简单而忧伤。
3.
小时候,我最期待外出打工的人归来。
当一个外出者归来,刚走进进村的小路,消息就很快传开了。
那时,几乎半辈子没有出过村子的人们,会纷纷赶来看望,打探消息,搬来几条凳子,摆放在院子里,乘着夏夜凉风,或坐或卧,聊到大半夜,直到稻田里蛙声歇息,精神愉悦的人们才各自散去。
那时,一个归来者,就像一件新鲜的衣服一样,值得村里讨论上半天,而不管他混得怎么样。
毕竟,用我母亲的话说,这个也算是”外面走的人”。在沉闷的夏天,这个不速之客,让一种集体的期待得到了满足。
很多时候,期待伊人归来,成了村子里单调生活的一部分。
父母们会掰着指头盘算归期,妇女们则望穿秋波等待,孩子们却无所顾忌,总喜欢站在家门口的田埂上,呼唤着”爸爸呀,回来呀!爸爸呀!回来呀!”呼声散入秋风,略显凄凉。
我们都相信,它会随风飘向远方,传入他乡之人的睡梦里,等他一觉醒来,忽然念想起远方的人来。
而忽然有一天,一个人影出现在村口,这个人背着布包,佝偻着背,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泥泞的山路,踽踽而行。
呼唤的人会哭泣不止,其他人也会感动良久。孩子们会一窝蜂地跑去告诉她:”你把你爸爸喊回来了。”
后来,每次阅读唐诗,读到那些闺中望月的句子,我总想起儿时这件事情来。之所以感触良深,因为自那以后,那种期待所带来的幸福感,开始一点点消失了。
不知从何时起,外出打工者如过江之鲫,村里拉了电话线,外出者们混的怎么样,经过村口那些妇女们的嚼舌,很快便传遍村里。而当他回乡时,所带来的那点新鲜感早就消失了。
那时开始,村里人对外面世界的认知多了,也知道了茴香豆的茴字有八种写法。如今,电视普及,智能手机人手一部,有了微信和抖音,村里人纷纷进城买房。
过去那种寄来一封信,回来一个人,都足以让长久期待得到满足。如今,这样的感觉消失了,更不要说他乡遇故知、”寒梅花著未?”
都说距离产生美,我总认为,不是距离带来了美,而是距离造成的期待给人以美,这种美藏在一封家书中,隐在一个归来者处,包含着忧伤,却能在人们的记忆里酝酿很久。
而今,信息和交通发达了,人们也无需无端挂念,期待带来的美却消失了。
4.
走出村子,已经十多年了,很多时候,我还是很怀念村里的生活,那种简单而平静的生活。
尤其,在辗转难眠的日子里,在望而不及的时刻,我终究惦记起村里的物事来。
村里的日子,单调,简约,春种秋收,夏季顶着烈日,冬季傍着火炉,四季轮回,年复一年地进行着。
人们的心思如日子一样简单,对生活没有过多奢求,哲学家们称这是田园牧歌、安贫乐道,批评家们称这是不思进取。
这些哲学家和批评家,或许从未到过农村,当然也就不了解农民简单生活中的哪一点乐趣了。
很多年以后,我回想起来,农村的生活安宁祥和,正在于人们期待不多,总是一门心思做好当下。
炎炎烈日下,割稻草的人,带个草帽,弓着腰,手持镰刀,咔嚓咔嚓,一垄一垄的稻谷被放到。回头看,身后田野里,留下一片浅浅的稻桩。
在整个收割的季节,人的心思全扑在田间,眼里只有稻谷,没有其他事情让人分心。
累了,喝一口水,吹一阵凉风,精神头又是十足。
困了,倒在稻草堆里睡一觉,醒来挥舞着镰刀,向金闪闪的稻穗发起猛攻。
饿了,一瓢浆,一碗白饭,一勺酱油,简单充饥。
诚然,这样的日子是苦的,但这种劳苦中,人们少了很多欲求,也就少了很多烦恼。
等着农忙结束,闲暇下来,村民成群结队到集市上,碰到熟人,唠上半天,聊开心了,各自散场回家。
回家的路上,秋风卷过田野,田野上空荡荡的,只剩下稻草在风中打着转,山上的竹林浪涛滚滚,沙沙声不绝于耳。
这时候,村民们更无所期待了,没有别的期待,收秋的喜悦便可长久得多。
到了来年开春,生锈的铁犁扎进土里,哗哗哗地翻出眠了半年的泥土,乡土气息便又充斥乡间。
这是一个最应赋予期待的时节,而村民们的盼头也仅止于一亩三分地。
大概,在低头插秧时,村民们也看过了蓝天白云的倒影,天空是那么的深邃,那么清澈澄明,像一口见不到底的水井。我常常想,如果人掉进去,怕是永远也落不到底。
正如人心,浑浊也罢,清澈也罢,一旦落不到底,精神总是在蹬腿、蹬胳膊中坠落,心里永远不踏实。好在,村里的人们,只盼着秧苗节节上长,别的心思已经荡然无存。
在早春的水田里,小腿被冰凉的水包裹着,洗涤着,烦恼也被净化了。剩下的就只有秧田里传来的山歌,在田间盘旋。在手执青秧、退步向前中,看着一茬一茬的秧苗亭亭玉立,老农民笑了。
5.
有朝一日,我们如父母所愿,终于成了城里人。但是,乡野的乐趣彻底没有了,烦恼和期待相携而至,似乎无穷无尽。
有段时间,我比较郁闷。那时,我一直在想,我到底为什么会如此苦恼?
在郁闷中纠结了一年,我明白了,我们穿梭在城市的人群中,总活在过多期待中,期待多了,害怕期待落空的烦恼也就多了。
比如,我们期待房子,期待车子,期待票子,期待漂亮的女人,期待名利场上风光无限。
比如,我们害怕在亲人朋友的攀比中落后于人,害怕混得不如人意,害怕十年后同学会上没面子,害怕所有梦想终究只是幻想。
我们总是活在对明天的期待中,在这种期待中,岁月在无情地收割着我们。我们期待的未来,或许终将始终未来,届时我们又将沮丧万分。而很多被忽略了的美好的当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那天,看着深圳的夕阳西沉,夜幕降临,我忽然想到: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我们能静静地欣赏黄昏,能在湖边散散步、听风抚耳,能到郊外走一回、闻闻泥土的气息,已经算是难得的神仙日子了。
更多时候,我们把自己关在水泥笼子里,打着鸡血,怀着期待,揉着惺忪睡眼,抹着满脸疲惫,坐在电脑屏幕前,任凭时光荏苒、疏忽老去。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被教育一定要有梦想。似乎没有梦想,一个人就不好意思来人世间走一趟。
而梦想,很容易成为紧箍咒,人们的心往往被生生地牵缚住了,不得自由。就像城市上空那凝固了的云,风都吹不散。
而梦想究竟为何物?人为什么一定要有梦想?
我们说不上来,似乎也并不去想,我们只是随波逐流,在一波思潮中激流勇进,我们都害怕别人抢滩登陆,害怕自己去晚了。
梦想,或许只是我们自己发明的东西,我们陷在其中,期待很多,烦恼也很多,但终究不得自由,甚至不少人因之抑郁,因之自我戕害而亡。
乡下农民对生活简单期待,说不上他们有多大的梦想,却享受到无穷乐趣。这份简约和乐趣,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已经触及不到了,只有怀念的份。
6
期待,少点。生活,简单点。或许,乐趣就多一点。期待所带来的美,也会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