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幸福生活而歌

2018-08-23  本文已影响35人  枫叶飘逸在晚秋

他始终坚信,身处逆境,只有乐观面对,才能笑对生活。

他始终坚信,摆脱贫穷,儿女要么读书,要么学艺,别无它路。

他始终坚信,身遭不幸,唯有坚强应对,才能笑傲人生。

他始终坚信,只要勤劳苦干,美好幸福的生活终会来临。

                                                      ——题记

(一)家境贫困,乐观待之

王德怀的家位于村北沟沿旁,有三棵古槐依沟沿而生,枝繁叶茂,形成一片绿荫。

唠起老人身世,虽语气平淡,但笑容下的沧桑和酸痛还是让人心里隐隐作痛。

“我老弟兄四人,那时刚解放不久,家里境况不是很好,要养活四个娃娃,一般家庭吃不消,为了能让娃活命,当我三岁时,因我舅舅家没娃,爸妈将我过继给我舅家"。王德怀老人娓娓道来,说道此处,他猛吸了一口烟,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我静静地看着他,没有作声。

“继父家境也不是很好,我们一家人就住在几眼窑洞里,日子虽然苦些吧,但一家人相处的挺好。”老人吐了口烟,仿佛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脸上洋溢着一种温馨的笑。

从王德怀老人口述中,深感那时生活的艰辛和苦楚。老人读完完小,因家中缺乏劳力,也无能力供其上高小,所以王德怀老人从十几岁就开始成为家中的主要劳力,他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还得侍候两个老人,老人身体不大好,但对他极其宠爱,这使他在贫困的家境中养成了乐观的性格。在他心里总认为,家庭再贫穷,只要一家人在一块,快快乐乐的,比啥都强。

很快,土地承包到户,各家都开始忙碌起自己家的农活,可自己过继过来,家中劳力匮乏,怎么办?在22岁那样,他和比自己小两岁的王苏恋结为伉俪,开始了艰辛而苦难的致富之路。

“说实话,刚结婚那阵子,把什么事都想得简单。我总认为只要咱好好下苦,好日子总会来的”老人边吸烟边说,“年轻时啥都不想,我就认准一个理,撅起屁股好好干,哪成想,随着大儿子王伟峰的出生,我才发现家里人都住不下,和老人同居一室,老伴连个自己的空间都没有,干啥不仅咱尴尬老人也着急,可就这家境,也实在是没办法,唉。亏你老嫂子了”说到这儿,他望着老伴,微微一笑。

在那艰难的岁月中,即使日子再难,家里人都和和睦睦地,这使得王德怀认为,只要心齐泰山都能移,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刚成家日子虽苦,但他心里却是快乐的。说起这些,王德怀的脸上始终盈满了笑意。

“我是过继过来,家里缺少劳力,干活时总觉得不带劲,那时候脑子就想,不管咋样,多生几个孩子,干活不光有人手,娃们长大了也有帮衬”王德怀看着我,脸上露出些许的腼腆。“26岁那年,你嫂子怀娃了,我憨高兴,不管男娃女娃,家里又添人丁了,呀,那会可把我乐坏了,谁也没想到,你嫂子竟生下个双胞胎,还是龙凤胎呢。家里一下子多出两个娃来,我是高兴了可却苦了她了,她白天得干活做饭带娃,晚上还得熬夜干针线活,那时光顾着乐了,始毫没意识到养娃的艰难,你嫂子没满月,啥活都干,日子苦楚得很”说到此处,王德怀低下头,用手在两眼角处轻轻拭了拭。

我无法想象,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人们前行?是什么意识决定了人们不畏苦难而连续超生?子女的众多给那代人终生注定了脚步永不停歇,劳碌将会是他们一生的主旋律。然而,当你倾听他们对往事的追忆,却丝毫品味不到一丁点儿的苦,感受到的只是从他们质朴心地里流露出来的那种说不出来的乐。

听着王德怀对家境的诉说,我突然觉得他和那门前三棵古槐多么相似,虽处贫瘠却依然选择了生长,虽历经沧桑却依然生机盎然,这正是中国千百万底层人的人性最光辉之处,而在王德怀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身处逆境,依然乐观面对,在苦难的岁月里,将日子酿成了心底最美的酒,恒久而更醇香!

(二)望子成龙,负重前行

当改革春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身处僻壤的王德林却在这经济汹涌的浪潮中沦为贫困户,这对他来说,是极其不愿意看到的,然而面对家里老小八口人之家,依那贫瘠的土地,要想过上富裕的日子,太难了!

痛定思痛,质朴乐观而好强的他和爱人王苏恋商议后,认为农村娃要想摆脱这苦日子,除了勤劳,只有三条路可走,读书,当兵,学技术。说起四个子女,那也是苦中有喜,喜中藏难。

说起三个儿子,王德怀深感愧疚和自责。大儿子王伟峰因为是家中老大,读完初中就被迫停学了,这对王德怀来说,至到今日,还是感到有种莫名的失落和伤感。

“大娃子初中毕业,家里实在是没钱,挪腾不过来,没办法”王德怀将口中烟用力吐出,神情显得有些凄然,"我和他妈只好将娃送出去学厨师了,娃也知道家里难,从没抱怨过,在稷山宾馆干活实在,老板也爱见,找对象也没让我和他妈操心,现在结婚了,还在外闯荡,娃虽没说过,但咱心里总觉得不是味,是咱没把娃安排好,让娃苦得,唉,苦是苦点,人不下苦,怎能成为人上人呀?"说完,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眼睛有点迷离,有点湿润。

“到二娃念书,老人身体越来越不好,加之三个娃都读书,我和他妈决定再难都要把娃念书哩,上初中时,我得了腰肩盘突出,一干活就痛得直不起腰来,我都不敢让娃们知道,念初二时,学校要交学费五十元钱,家里实在是拿不出来,迫不得已,只好将家里的唯一一头奶羊卖了,才给两个娃把学费凑齐,那奶羊原本是给二老补营养的,结果卖了,我倒不是舍不得,为娃念书有个好前程,咱啥也舍得。怕耽搁娃念书,我在地里干活干得猛了,腰疼得厉害,二娃丽峰知道后,死活不念书了,娃瞅着我劳累的,兄妹俩说啥都不念书了”王德怀说到此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语气也有些哽咽,看见我瞅他,急忙用手擦了擦眼睛,可泪水还是在脸上肆意流淌。

望着他满头的白发,那布满皱纹的脸,佝偻的背,我许久都不曾言语,只是默默地递了支烟给他。我深知,对一个老人而言,放弃孩子的梦想,是多么痛苦的一种无奈啊!

他抽了口烟,平静了一会儿,接着说:“没办法,但我和他妈说不念书可以,但你必须学门手艺,娃先是学煮麻花,后来又改学开大车,娃知道我难,说媳妇的事也没让我操心,恋爱下就把婚事办了,女的彩峰不念书就留在家里帮我干农活,后嫁到本村,娃也是没办法,我知道女想念,可家里情况她心里清楚,娃咽肚子里了,唉﹉﹉不说了,把两娃都亏了”。老人使劲地吸着烟,使人眼睛刺得有些恍惚,有点迷离。老伴王苏恋低声啜泣着,一直不肯言语,只是将一条破旧的毛巾递给老伴。

见此境况,我低声问:“家里主要收入是什么?”。老人听后说,家里二十来亩地,全是旱地,村子三面环沟,一面山坡通向外面,天旱少雨,土地贫瘠,收入难尽人意,村子里七十七户人家,贫困户就有四十七户,都不好过啊。我虽种地是把式,但收入在那时难以养活八口之家呐。闻听此言,我也不禁茫然了。

“那老三呢?”我问道。老人见问,擦了擦泪水说:“老三专科毕业,在西山矿务局上班呢,这熊娃还行,撑着呢。”说着脸上竟露出那难得笑容,“老三斌峰那年读高中,正好两个老人相继过世,老大和老二刚结婚,家里正紧呢,他想念书可我真供不起了,我想高中念完就把他停了,因为那年上高三学费实在交不起了,我狠了狠心,把家里的粮食全部都卖了,才勉强让他上完高中”老人话还未说完,旁边老伴开口说话了“娃醒事太,三年高中娃老是从屋里背着馍馍拿着菜去学校的,从不舍得胡花钱,听他爸说不让他念大学,和他爸在家里吵了起来,娃急得都许愿说他保证能考上,绝不会让我们额外多花钱,我瞅娃实在想念,就给他爸说再苦点吧,就让娃念吧,前面三个都么念书,也叫这个别念?最后借钱让娃念完大学了”说完这话,王苏恋望着老伴,眼里充满着一种欣慰。

“这熊娃撑,到那上班后,又考了个工程师助理,找对象结婚一点心都没让我操,我只是准备了彩礼钱,总算是书么白念。”说完老人抬头看着我,笑了笑。

听着他说话,我陷入了沉思之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老人最朴实最真切的希望啊,可这成龙成凤背后的艰辛,又有几个儿女能读懂读透呢?面对贫穷,没有选择逃避,没有选择退缩,亦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以勤劳实干,忍重负行的精气神,托起了家庭的希望,托起了一代又一代人向着美好生活而行的希望。

(三),家遭变故,心依坚强

“三娃醒事,也是你二老的福气啊”我笑着接过话茬。

"这多亏了我老伴呢"王德怀老人接过话头说,“真的是不容易呐,让他妈受委屈了”。

"再委屈,儿女成双拔对,嫂子心里头可是高兴着呢"我笑着说。

“话虽这么说,但让他妈落下个残疾,家里哪个人都觉得窝火和憋屈”。闻听此语,我才猛然发现王苏恋右手残缺,我的心也猛的抽搐了一下,我不由地将目光投向王德怀老人,不曾想王苏恋老人却接口说:“你莫问他,这是他最伤心的事情了,你不知道,2012年时,家里老人相继去世,大娃和二娃也刚娶了媳妇,家里又盖了房子,那几年一事接一事,直压得他爸和我喘不过气来,又加之三小子非要念书不行,我寻思着说,总要想办法赚钱,我和他爸合计着说,除了把自家农活干好以外,还得另想办法,一是抽时间我俩给人打零工,他爸干建筑杂活,我帮人家干农活,二是利用晚上时间再搞个养殖,决定养牛再赚点钱,这样家里就会有三方面收入呢”老人一口气地说着,瘦弱的身子微微颤抖着,王德怀老人则将头埋在两腿之间,静静地听着,整个院子里除了老人的语声,有的只是让人觉得酷热窒闷,让人心口堵得慌。

“我万万没想到,咱越急得想赚钱,却越赚不下。我和他爸没日没夜地干,可能是太劳累了吧,12年我俩铡草喂牛,却﹉﹉却把右手给铡没了”说道这,泪水从老人眼眶奔涌而出,许久,老人都不言语,轻轻地啜泣着,我没在追问,只是静静地坐在那儿,真心希望泪水能冲走那往日的痛楚,颤抖的双肩能摇平生活的坎坷和不幸!

“说实话,出事那个时候,呆在家里,想想自己这个样子,真的不想活了,睡在屋里炕上,我连动都不想动,他爸日夜守在我跟前,怕我疼,儿女们都回来了,安抚我,可我连死的心思都有了,本身咱家境就不是很好,这一出事,又欠下一屁股子债,原来咱有手有脚,只要勤快就饿不死人,还能帮他爸干活赚钱,成他的帮手,而现在不仅活干不成了,还成家里的累赘了,活着还有啥意思呢,还不如死了”老人说到此处,忽地不作声了,她轻轻地用左手捋了捋额头上的白发,擦了擦眼角的余泪,回望了一下自己的老伴,只见王德怀老人,低着头,用一个小砖块在地上使劲地划着,一声不吭。

看着满头白发的两个老人,瘦弱的身躯在仲夏早晨的阳光下,是那么的孱弱,又是那么的硬朗,岁月的沧桑,贫困的家境,摧残着人的最低生存欲望,而在这博弈中,到底是谁向谁屈服了呢?

“知道我不想活了,他爸日夜守在我跟前,几个娃娃瞅我,眼窝里全是怕,三小子说妈你还有我们的,只要你好好的。唉,劝我安慰我的人多了,我也在寻思,咱死不起啊,我死了,他爸怎么办?咱还有个三小子没给成家,手里头的事还没有完,咱死了人家还会说咱的,几经寻思,我想右手没了,咱还有左手,要干啊我不想让娃娃们再受这穷了。想通后,手伤不到两个月,我就下地干活了,我用左手锄地干活,他爸见我熄火,劝我少干,我说个人的难过个人受,谁都帮不了咱,要想把光景过好,不干怎么行。咱庄稼户人,坐不起”老人说到这里,目光坚定,精神焕发,边说边用左手将自己的衣服整了整,整个人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我不由地折服了,在这娇小瘦弱的身躯中,蕴藏着不仅有母性的柔爱,更有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村妇女人性中最不可臣服的人性的光辉!

(四)苦尽甘来,为幸福而歌

听完老人诉说,我笑着问:“国家提出,到2018年底要全部脱贫,你现在和老哥俩能脱么?”。

王德怀老人见我问,擦了擦泪水,说:“现在国家扶贫政策挺好的,村干部也知道咱情况,能照顾的都尽量照顾咱,扶贫干部也经常来问咱,帮咱解决难事,好着呢。我是个农民,我只知道一点,人不能懒,人一懒光景肯定过不好,你过不好谁能看得起你?说实话,你别看我和你嫂子年纪大了,我还真不愿意戴这个贫困户的帽子,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你说是不是?”我点了点头。

“现在,三个娃结婚我还有些帐,三小子出去了,我不管他了,大娃和二娃还和我们住一块,我想给他们分开,院基都划下来了,只是咱还没钱盖呢”王德怀老人边说边用手指着院里的北房说。北房共六间,三个儿子每人占两间,他和老伴住在东屋,老人觉得住在一块总不是个法,得给孩子们分开。

“我今年六十三岁了,腰椎肩盘这病让我也不能干重活了,我和你嫂子再紧几年,争取把帐还了,不给娃留帐。至于脱贫,我和你嫂子只要没大病,有吃有穿有个窝就行,″不麻烦人家就不麻烦,再说,这几年比那几年好多了,紧是紧点,贫咱到不会太贫了”老人话虽这么说,但从闲谈中,我了解到,老人现在有二十多亩地,主种玉米和药材,年成和行情好点,除了投资和家里消费,一年下来也就一万多点,确实能解决了温饱,但若有债务,日子还是过得拮据些。但看着老人这么乐观,真的挺佩服的。

见老人这么说,我笑着说:“是啊,老哥你也别管他们,他们都成家立业了,有些事也该交给他们,你和老嫂子把自个身体当事些,比啥都强,对不对?”。

“对,我只要不给他们留帐,让娃们起步快些,日子过得稍轻松些,我也就知足放心了,”王德怀老人笑着说。

“他叔,你说我俩是脱贫光荣户,光荣不光荣都不打紧,脱贫是咱个人的心思,再加上也有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下得苦,要写把人家写写,别写我们了”王苏恋老人接过话说道。

“她叔,三小子念书因缺钱差点把娃耽搁了,我和你老哥真是怕了。你不知道,大娃家有些难处,我不便说给你听,但我大孙子王国庆念书可好呢,在咱运中念高中,在全年级考前几十名呢,我和你老哥有点怕﹉﹉”王苏恋老人欲言又止,略显不安地又说道。

“怕什么?”我急切地问道。“我怕﹉怕大娃有点紧,念大学可得用不少钱,怕供不起了,不知道国家能不能照顾娃一下,别把娃耽搁了”王苏恋老人说着,用渴求的眼光看着我。

“娃只要念得好,国家有资助,嫂子不用担心的”我笑着说。

“那就好,那就好,那我就放心了”老人闻听此言,如释重负一般,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驼的背也挺直了起来。

“只要我能赚下钱,就不麻烦国家了,现在世道好太着呢”王德怀老人冷不丁接了句话。

望着眼前两位老人,很普通亦很平凡,貌不惊人,言语朴素,待人略显拘谨,不知为何,却让人油然而生敬意,在他们骨子里头,有一种让后辈们折服而敬仰的东西。有他们在,贫穷就不会代传,有他们在,幸福的生活终究是会来的,我坚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