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春秋往事国学与传统文化

春秋往事021 矛盾升级

2019-01-02  本文已影响8人  为仁由己zj

鲁国和宋国这么一折腾,国际形势反倒缓和了下来。毕竟两位新领导的上位手段都不太光明,所以在国际上以陪笑脸为主,同时他们也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国内稳定上。

好不容易才上位,可不能再出啥乱子了。

久违的和平就这样令人意外地降临了。曾经的仇敌,譬如郑国和宋国也化敌为友,有空时,大家还能坐在一起喝喝茶,赏赏花,倒是过了几天太平日子。

不过,另一对冤家的关系却在这些年不断恶化,有崩盘趋势。

上次去朝见周桓王不被礼遇之后,一回国郑庄公就开始搞起了小动作。虽说是个小动作,影响却非同寻常。动作虽然最终也没成功,但对周桓王而言,无疑是火上浇油,对郑庄公更加恼火了。

图片源自网络

那么郑庄公究竟搞了什么动作又惹周桓王不高兴了呢?

答案是和鲁国交换土地。

和鲁国交换土地为什么会让周桓王不高兴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有的土地都是周天子的,如果不经过他的允许,任何人随便交换土地,他都有理由不高兴。只是时至今日,周室衰微,如今大家都是我的地盘我作主,周天子也清楚,一般土地交换他管不着,也懒得管,更谈不上会不高兴。可是,郑庄公这次交换的土地有点特别,极易引发周天子的不爽,所以,事情还得从两块土地的性质开始讲起。

周王朝时,诸侯要按规定去朝见周天子,去了总得有地方住吧!为了解决住宿问题,对于部分诸侯,周天子采用直接给土地的方式,让他们自己去开发,想住啥建啥,山庄还是别墅都随你自己高兴,还有什么所有权、管理权统统归诸侯所有,但是因为有特殊的政治意义,你不能随便拿去交换。当然了,能享受这个待遇的诸侯,估计级别比较高,别的国家有没有咱不知道,鲁国就有这么一块地,因为靠近许国,所以叫许田(在今河南许昌)。

同样,周天子还会常去祭祀泰山,部分诸侯也要陪同祭祀,也有住宿问题,周天子就按老套路,给块土地让他们自己去张罗。当然了按照规矩,这个待遇也不是一般国家能享受的,不过,郑国刚好赶上了,它在泰山附近就有这么一块地,叫祊(bēng,音崩)田(在今山东费县西南一带)。

到了春秋时期,诸侯已经很少去朝见周天子,周天子也已经不去祭祀泰山了,因此这些土地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虽然说这些地是某某的,但实际上却和自己的国家相隔十万八千里,中间还隔着别的国家,所以这些地就变成了看得到、摸不到的飞地。那时候科技不像现在,没办法日行千里,更没有远程打击,实际控制能力很弱,要是周边哪个国家起了非分之想,还真是一点办法没有。

为了能有效、实质地控制这些土地,鲁隐公八年,郑庄公做起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为许田靠近郑国,防田靠近鲁国,所以他创造性地提出郑、鲁两国交换土地。如果成功,对大家都有好处,能把原先看不到、摸不到的飞地,变成实实在在看得到、摸得着的土地。

可是,问题是这些土地虽然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名存实亡,但名义上还跟周王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你这样不经过周天子同意,搞黑市交易,周天子能爽吗?周天子也许会想,你就不能多问我一声,多请示我一下,表示下尊重吗?这么急哄哄干嘛!怕来不及嘛!

不知道是鲁隐公政治敏感性比较强,还是价格没谈好,最后交易进行了一部分就搁置了,并没有完成。

交易虽然没完成,但是感觉不爽的周桓王马上进行了反击,当年就任用虢公为周王室卿士,削去了郑庄公的部分权利。

任命下来,这次郑庄公反应却出奇的平静,没有像上次那样上窜下跳地跑去质问周平王。毕竟现在和周王室的关系也就那样,而且也已经有了心里准备,所以安安静静没吵没闹。

到了鲁隐公十一年,周桓王大概受了郑庄公的启发,也提出和郑国交换土地。但是,这次周桓王不地道,耍了个小聪明。他从郑国实实在在地拿走了土地,却给了郑国名义上是周王室的,实际上是苏忿生占着的土地,郑国根本拿不到,只是画在墙上的一个饼而已,敢情周桓王有点二道贩子的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时有君子发表评论,认为周桓王肯定会失去郑国。

拿自己不能保有的土地去和郑国做交换,郑庄公心里能爽吗?

当然不爽了。不过还好,经过这些年的磨练,郑庄公更加成熟了,他忍住了内心的愤怒,没有发飙。

鲁桓公上台以后,心虚啊!为了向郑国示好,就主动提出重启换地交易,两国最终完成了交易。这一动作极大地刺激了周桓王的神经,介于有两个国家涉及参与,周桓王当时也忍了下来,没发作。

可是没发作不代表不发作,双方的裂痕已经越来越大,火药味也越来越浓,一触即发也就差一根导火线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