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中间信念(补偿策略)
补偿策略
贝克认为,当个体形成负性核心信念以后,为了遮掩其负性的核心信念,发展出一套心理策略,透过这套策略使自己看起来(不是别人看来)是正面的形象。这套心理策略被称为补偿策略。
比较常见的负性核心信念是“无能的”和“不可爱”的两类,会通过一定的策略让自己看起来是有能力或全能的,或者是可爱、受欢迎的。
补偿策略的类别与诱因事件
补偿策略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发展出来的,是一种适应当时成长环境的心理策略,在原来的成长过程中,他是适应的,有效地解决了自身面临的问题,但随着生活环境扩大或者生活环境变化,原来的补偿策略可能失效,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诱因事件就是补偿策略不再有效的标志,它表明原有的补偿策略不适用于当前的环境,就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类别 诱因事件
1. 努力策略 努力到无能为力
2. 回避策略 回避到无处可去
3. 顺从策略 顺从到无所适从
4. 归因策略 归因到片面唯一
5. 警惕策略 警惕到风声鹤唳
6. 自弃策略 自弃到绝处求生
7. 自恋策略 自恋到自我催眠
1 努力策略
追求全能和可爱。
对于“无能的”策略:过度的努力,过度的准备,遵循最高标准,苛求自己缺点,以超越他人、取得杰出成绩和全方位优势等为目标。
对于“不可爱的”策略:讨好他人,全心付出,表现自己,牺牲自己等方式,试图得到所有人的喜欢和认可。
采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让更多的人来喜欢他,接受他,比如经常常给大家带礼物,经常帮助周围的人,说些开心的话。一旦有人不喜欢和不认可,他就会感到很难受。
2 回避策略
避免暴露无能和不可爱。
对于“无能的”策略:避免高难度任务,避免可能失败任务,不求上进维持现状,回避求助,避免批评、被否定、失败等可能导致的无能的局面。
对于“不可爱的”策略:避免被他人拒绝、避免他人责难、避免发生冲突、避免得罪人、回避社会交往,回避友谊等方式等。
采用回避策略的个体,维持很少的人际关系,有几个朋友就可以,这样他们就可以避免和多数人交往,也就回避了有人表示不喜欢自己批评,指责自己的情形出现。
3 顺从策略
是一种遵从重要他人旨意行事的方式。
对于“无能的”策略:避免自作主张可能遭遇失败,特别是失败之后,被他人批评和指责,放弃自己的思想,听从他人指示或意见。
对于“不可爱的”策略:避免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导致他人的不喜欢和否定,按照别人意愿行事,避免了双方矛盾和冲突。
顺从策略的个体,会过多的考虑他人的感受,希望他人来做决定,用牺牲自己和放弃自己愿望的方式,来维持一种关系的和谐,确保自己在他人眼里是受欢迎的和可爱的。口头禅是“随便”“都可以”“你决定就是”,“听你的”。
4 归因策略
是对事件的原因做出分析,避免“无能”和“不可爱”归因的其他解释,通常表现为自责或指责。
对于“无能的”策略:会找外部的原因,如运气不好,缺乏机会,时机不对,任务太难,努力不够等。
对于“不可爱的”策略:将自己不被别人喜欢,不被重视,赏识及提拔的境遇,归因于他人不公平,溜须拍马,走捷径,凭关系或者是别人偏心,任人唯亲等等,也有人会从自身找原因,认为是自己做事不周全,考虑不到位。
5 警惕策略
是一种防患于未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方式。
警惕策略的本质
①不好的开始等于糟糕的结局
②自己无法应对糟糕的结局
对于“无能的”策略:对他人表现过分关注,担心自己被超越。
对于“不可爱的”策略:过于关注别人言行表现,担心被人拒绝或抛弃,他们可能会提前终止关系,以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
人际交往中,往往特别在意他人察言观色,了解自己是否被别人喜欢和接纳,也容易过度解释言语中的意涵,常常会造成“说者无意而听者有心”的局面。
应用警惕策略的个体往往会夸大危险,并且低估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就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之中。
6 自弃策略
通过表现差劲或不可爱,用反向方式证明自己是有能力和可爱的补偿策略方式。
对于“无能的”策略:选择了放弃努力,维持失败的局面。这是因为他过去曾经努力过,但没有取得成功,如果他继续努力,还不能取得成功的话,就只能说明他是无能的。
对于“不可爱的”策略:会做出一些让对方讨厌反感的举动,迫使对方放弃自己,但对方基于某些原因又无法抛弃自己,他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是可爱的。
应用自弃策略的人会用自伤,自杀,自残自我贬损的方式威胁或控制他人,对方基于血缘、亲情、人伦道德等制约,无法脱离这种关系当然这种维系的关系往往并不长久,当对方忍无可忍的时候,这个关系就终结了。
7 自恋策略
即使缺乏外部事实基础,也要通过自我肯定和自我快要等方式确认自己是有能力的和可爱的。
对于“无能的”策略:自己是独特的,特殊的,夸耀自己具有特殊的才能。
对于“不可爱的”策略:要求过度的赞扬,对他人有优越感人,剥削他人、嫉妒他人,表现出傲慢的行为和态度,一个人认为自己不可爱,但要自我催眠认为自己是可爱的。
心理健康和不健康的重要区别,就是对待失败的态度
心理健康的人和不健康的人都会使用补偿策略,区别在于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接受不理想的结果,不因为失败而放弃努力,具有多种补偿策略,能够因人因事的不同灵活运用。
当环境变化之后,原来的补偿策略不再有效,这是引发心理问题的现实原因。
①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接受失败,因为他知道人是不完美的。
②心理不健康的人不能接受失败,失败意味着否定自己。
补偿策略与中间信念
补偿策略是为了说明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提出来的。
中间信念和补偿策略是一体两面的关系,补偿策略实际上体现在中间信念之中,积极假设和规则之中。
例如,母亲的中间信念是:
• 女儿不听话是很糟糕的(态度);
•我必须让女儿听我的(规则);
•如果女儿听我的,她就有美好的未来(积极假设);
• 如果女儿不听我的,她就完了(消极假设)。
在这里,规则和积极假设中都包含“让女儿听我的”,这实际上是努力策略的一种表现,为了让自己成为合格和称职的母亲而所做的努力——控制自己的女儿,让女儿听自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