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阅读,不如不读
作者|微颤 配图|造画
今天聊一个关于阅读的顽症,据可靠的小道消息透露,感染人数已经破亿。
症状如下:
很多人阅读,其实都只是在书里面找自己而已,读来读去都是读到自己,只是一种找寻自我认同的方式罢了,脑海中只浮现了“嗯,这一点跟我想的是一样的,我果然是对的”这种观念。
殊不知,这样阅读,不如不读。
我发现顽症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
我们公司里面数量最多的就是书(其实我多么希望是妹子),大家喜欢阅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之前想给大家定个规矩每天按时读书按时分享来培养阅读习惯的,后来发现大家都是书林中人,个个深藏不露,无需规则约束。
饭桌上聊得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最近在看哪本书之类的,所以每次吃饭都有种“剑拔弩张,华山论剑”的即视感。
今天吃饭也不例外,本来想来个阅读量压制的,就翻了下自己以前200来页的读书笔记,发现白读了,越看越火,在饭桌上食欲不振地和伙伴们讲了一通这些书我是如何白读的。
但感觉还不够过瘾,于是今天写一篇我自身的肤浅思考给大家,一直觉得阅读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用什么思维去阅读,就像做什么事情并不重要,关键是你用什么思维去做事。
这些思考,还得从我和阅读之间的故事说起,权当抛砖引玉。
先引用皖籍学者汪军先生的一段话:
“大抵上人生同时朝两个方向行进,且并行不悖,一是欲望和业力牵引的,走向老年及肉身的毁坏;一是心灵牵引的,走向童年及初心的苏醒。”
我觉得,后者就是书籍所能引领的,我想这也是我喜欢阅读的原因。
依稀记得开始喜欢读书是在高二的时候,食堂离图书馆很近,天天中午吃完饭就跑到三层独栋小图书馆里面遨游知识的海洋,一开始目的性很强,单纯觉得多读点时事新闻,权当积累作文素材,抱着拯救我的蹩脚语文的宏伟使命,于是80%时间花在报纸阅读,20%花在书籍阅读,一个流程走下来只消我四五十分钟,慢慢地发现,读书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让我充满激情热血沸腾,没错,卡耐基写的书真是不能再棒了。
于是乎,战略转型,10%花在报纸阅读,90%花在当年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成功学和心灵鸡汤上面,读下来要两个小时左右。
耗时虽长但有奇效,我读完之后浑身能量爆棚,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教室,自习到晚上10点45准时回宿舍,而且还不带喘气的那种。
由于是个走心的人,所以白天看演讲故事,晚上睡觉自动脑补自己在讲台上动员大家面对高考重在坚持一定要扛住之类的恢宏景象,白天看创业传记,晚上睡觉自动脑补自己在创立的世界500强公司里面如何挥斥方遒如何指点江山,俨然鸡汤战神。
后来到了高三,觉得老喝鸡汤着实太腻,就开始了小说之旅,每天中午开始和歌德、大小仲马、狄更斯、欧亨利等等欧美名流在图书馆二楼的小说室打交道,但随着高考的日子越来越临近,不得不缩减阅读时间投入到题海当中,话说回来这题海让我想起了宇宙学典故底下无数蛙的故事,看到这只青蛙,往下面瞧瞧还有无数青蛙,这个故事适合拥有浩瀚星系的宇宙,也适合程序员修复bug的过程,当然更适合高考当年无论怎么做都做不完的题目。
扯远了,收!
继续讲阅读的故事,后来临近高考就只读读报纸看看新闻了,阅读之路戛然而止了,到了大学,开头的几年没有系统的习惯,就偶尔隔三差五读个一两小时,阅读量和钱包鼓起程度成正比,相当匮乏,而且鉴于知识就是力量,当时浑身肌无力。
到了13年10月9号,不知哪根经搭错了,开始系统阅读了,从每天的一小时坚持到现在的两到三小时一天,差不多两年了,读书笔记记了一年左右,后来用手机阅读就把笔记记手机里面了,前一年的则都是在电脑里面。
今天翻来一看,吓死我了,里面充斥的东西都是我当时已有的价值观,和以前的本我丝毫不差,这挺可怕的,这种感觉怎么说呢,说白了就是我这些年的阅读都是下意识的选择性阅读,选择那些和自己价值观一致的东西再反复阅读反复强化,还毫不廉耻地记录成档想来迫害未来的自己,而对那些和自己已有观念相左的想法则不屑一顾。
就像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所说的:
“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
后来跟团队交流之后发现这是个通病,现在回忆当时的心理感受,其实是有点扭曲的,当时的阅读就像在画板上面画一个闭合的形状,每次读完都会回到起点,一本书下来,认可了自己原本的价值观,自动过滤了和自己相左的知识,最致命的是后来发现和自己相左的知识还是大有裨益的,也只能捶胸顿足空悲叹了。
那如何才能摆脱这个浪费时间无益自身进步的阅读顽症呢?
冥想许久,脑海里面只有一个词语:思辨,当然这个词拼音的首字母缩写很受大家欢迎。
其实吧,做人,要么思辨,要么拼音首字母缩写。
思辨,顾名思义,思考与辨认。
先讲我对思考的理解。
这是个宏大的命题,我只讲我自己的狭隘理解,正所谓大道至简,最简单的话语或者表达形式才是真理,诸如牛顿力学定理、爱因斯坦的E=MC^2等等。
那么我觉得思考很简单,就是想想自己当下正在想什么,即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想自己当下的做法或者想法,有点绕口,毕竟真理都是简单绕口的。
换句话说其实类似《三体》当中所说的降纬攻击,不过它里面说的是把敌人降到和自己的维度层面一样进行攻击,而我说的是把自己提升一个维度去分析原来低维的自己。
接下来讲讲辨认,思考在前,辨认在后,简而言之,就是站在一定高度的自己看到了自己当下的想法或者做法之后能理性辨认是否在理,有理的欣然接受,无理的哪怕是自己固有理念也要大胆抛弃。
以前在阅读中,我会下意识的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表层思考的判断标准就是喜不喜欢,符不符合自己内心当前的标准,这种思考完全是受到寻求自我认同的欲望所控制的,不要也罢。
没有深入思考自己当前喜欢的东西的正确与否,不喜欢的和自己相悖的就毫无可取之处吗?
然后又是一个不断强化已有概念、自我不断认同的过程,直到你发现这个无底洞,如果没发现,那一辈子的阅读量只是自娱自乐作茧自缚而已,没有任何养分可言。
所以即使书读了有一层楼高了,阅读者却还维持着原高度,坚挺地站在原地,纹丝不动。
人人不喜欢偏见,却人人带有偏见,阅读是如此,延伸到生活方面也是如此。
生活中最多的环节就是人际交往,交往中最多的输出与输入是语言(肢体和口头的),不会思辨的人依然我行我素,吸收和自己原有价值观相符的,输出自己喜爱的,一进一出,毫无长进。
更多时候,人们只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只看自己想看到的,对于事情背后的真相常常不以为然。
结果就是一辈子过早的定性,几乎失去了所有可能性。
这样的阅读和生活就像是在照镜子,世界无他,只有自己,一成不变毫无长进的自己。
这也让我想到了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的一个著名定理,是以他名字命名的:
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我们都是智力普通的人,但是我们确实可以塑造自己的行为,多听一些反对意见,多参照一些不同的观点,这样就会更全面地做出决定,避免鲁莽和片面。
生活的时候果断跳出自我认同的陷阱,多多思考,不断辨认,反复思辨和自己相左的事物。
总而言之,一切不加以思辨,只是为了寻求自我认同而去接受新鲜事物的行为都只是原地踏步。
不过呢,不加思辨对于阅读这件事来说,还是有好处的,那就是多认识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