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读书

稻盛和夫《干法》: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人生

2019-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csnt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是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干法》。

听说过稻盛和夫的人应该知道,在日本企业界,有四位企业家被称为“经营四圣”,他们为创造“经济奇迹”时代的日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分别是: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还有一个就是本书作者——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这两年在中国越来越火,因为他不仅做出一些比较牛逼的成就(比如说他创立京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一个三流小厂做成了一个世界一流的大企业,然后历经动荡也一直没有亏损。后来他又创建通信公司,彻底改变了日本通信垄断的局面,把日本国民的短信费,通信费,降到特别低,同时他也实现了盈利,这是更牛的。然后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拯救日航,当年日本航空公司马上就要破产了,政府出面请他主持大局,结果他两年就实现了盈利然后还成功上市),而且他还有自己的一套经营哲学,然后围绕他的这个哲学诞生一个组织叫盛和塾,在日本很有名,这几年在中国也名声大噪,经常在互联网上看到关于他的文章,以及他在中国特别有名的一本书,叫《活法》。

但正如某位大佬曾说过的那样,说你们不要太迷信稻盛和夫的《活法》了,你们是学不会的,人家那是从20岁左右啊,就一直摸索经营他的哲学,然后一直实践过来,到了好像现在七八十岁了吧。这么长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啊,才得出这套心法,你们不要学了,学不会。你们要学就学人家的另外一本书叫《干法》,也就是我今天准备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

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呢?因为我觉得,不管是作为中国的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者,还是团队的管理者,还是普通人,是一定要看这本书,因为所有人在这本书里面都可以找到借鉴意义。《干法》这本书讲得比较具体,比较接地气,比较实际。干法嘛,顾名思义就是教你干活的方法。

书中他讲了自己刚毕业参加工作,到后来慢慢发展的所有经历,他一个一个分阶段把它拆解。讲他的成功故事,讲他这么一路走过来,怎么做选择。面对工作的难题,每一次他具体是怎么做的,当时脑袋里面是怎么想的等等,很具体,也很懂。

话不多说,我们就来看一下这本书。

本书一共讲了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是说我们为什么要工作?第二章他就开始讲如何投入工作,然后第三章就讲具体在工作的过程中怎么样去努力,第四章就会教你,如何持续地去努力工作。你如果做到了他前面讲的这四步,基本上你就是一个很不错的人,但是呢,他还继续拔高——如何才能够出色的工作,把你的工作做到更好,甚至是接近最好做到完美。最后第六章说你如果想成为一个圈子里面和一个行业里面真正的佼佼者,成为那1%,你要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每天你都要钻研,去创新。整个这本书的内容特别纯粹,就是围绕工作的方法论。

接下来我们分章节讲。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我第一反应就是,因为要赚钱啊,对不对?考虑到这可能是是任何一个人都会有的观点,我又往高处想了一下,为什么要工作呢?除了赚钱,可能也想成就一番事业,对不对?或者你去创业,开创一番事业,对不对?对,但稻盛和夫就真是在我们所有人境界之上。他的观念是:工作要赚钱没错,你想成就一番事业也没错,但最终来说:工作会完善我们的人格,工作会造就我们的人格,只有努力工作才会获得幸福,才会充实我们的人生。

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幸福的人生

牛不牛?你看这就是稻盛和夫的观念,真的我觉得特别666,然后听他讲完这章了之后,我就想,怎么读完之后完全没有觉得他在装逼呢?完全没有,真的,他就一直用很平实,很质朴的那种语言,跟你聊天,一点儿也不造作,一点儿也不装逼。我就想,哎呀,这个东西要换一个人去讲,讲完之后的反应可能就是:啊呸,又想给我们洗脑,又想空手套白狼之类的。

但是稻盛和夫不一样,他的文字会带着你去深思,为什么要工作?我有一段时间没有工作,就在家。刚开始我就觉得,哇,好爽啊,每天可以自由自在,看电影、打游戏之类的。但过了两三天之后就感觉不对,这个感觉特别不对,什么不对呢?就是特别空虚,特别失落,就觉得真如他说,找不到人生意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应该很少有,因为我们都是一路走过来,小学初中,然后高考,然后上大学,然后大学毕业就工作,工作就一直这么多年就这么忙碌下来了。难得有这种空窗时刻。所以,我有过体会后,就觉得他讲得太对了,你不工作就会觉得特别空虚。你得努力工作,你才会获得人生的幸福。

当然,光工作还不行,还要努力工作。他举了一个例子,他毕业时,赶上金融危机,工作特别不好找,人生特别灰暗,最后托关系,在一个三流的工厂里面(就是发不出工资的那种)做科研,科研经费也没有,工具也短缺。当时跟他一起进去的年轻人,不用多久就走了,进去一批,后来又走了,过几天就又只剩他一个人,然后其他小伙子还一直在抱怨。当时包括稻盛和夫自己也经常抱怨:哎,这什么玩意儿?我为什么要在这里工作,这简直是太荒谬了。而且他还要遭受旁人的白眼,大家就会嘲笑他天天那么拼命根本就没有结果,没有钱没有工具没有经费没有材料,怎么可能研究出什么东西来?

最后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就经常哭,然后一个人去散步,去排解压力。直到突然有一天,他开始改变自己想法:反正出去也找不到好工作,与其混日子,不如干脆死了那条心,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做下去吧。他说,特别奇怪,自从端正态度之后,内心再也不纠结了,突然一下特别开心,于是每天去实验室做研究,整个人扎到里面去了。没过多久,他真的做出了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慢慢的,他在这个厂子里面的地位也慢慢上升,大家开始特别尊重他,领导也开始器重他,他自己说当时自己傻乐,很幸福。从此以后,他一直秉持这种态度,愚直的,认真的,诚实的去工作。

后来自己在行业里面越来越有名,创办了京瓷,他一直在坚持这种工作态度,不仅没有痛苦,而且特别快乐,同时还能够成功。对,这就是她讲的,我们为什么要工作,因为我们只有努力工作,人生那才会幸福,人格才会完整,内心才会充盈。

当然他也特意提了一句,我工作想赚钱,获得物质回报,是无可厚非的,他说作为一个年轻人,有这种想法特别正常,尤其是工作早期。

搞清楚为什么要工作之后,你要开始喜欢自己的工作,你要迷恋自己的工作。比如你做产品的,你要能够倾听产品在哭泣,就是说这个产品你把它打磨出来,这产品做的差,或者丑,或者功能不行。你要能感觉到它在哭泣,它是有生命的。她哭泣:你怎么把我做的这么丑啊?只有你听到产品的哭泣声,才会把它做好。而且你要成为一个有激情的人,他叫“自燃型”人格。不用别人来压迫你,不用别人来鼓励你,你能够自我燃烧,爱上那份工作。

如果产品做不出来,你就会抱着产品去睡觉

要养成这种态度,你才会爱上你的工作。稻盛和夫举了一个例子,他当时在研究一个工业瓷,然后打磨始终不合格。因为当时工艺水平达不到,世界上也没有其他的地方能够做到,他说哎呀,这怎么办呀,他天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泡在工作室。有一天,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发现居然抱着那个产品在睡觉。他说他觉得那种感觉太好了,现在回想起来,特别幸福,特别充实。

你的产品,你赋予它生命,它也好像长在你的灵魂里面去一样。也许就是因为这样,他的科研成果才能够拿出来。所以这一章就是在鼓励你,要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其实刚开始,他自己其实也不是特喜欢他的工作,前途渺茫,希望也渺茫,但就是之前我们讲过,在他端正工作态度之后,以那种痴狂态度去工作,感觉产品有生命力,然后自己给自己打鸡血,就会感觉整个人充满了动力,从此效率也更高。

具体怎么去干呢?他的观点是要以高目标为动力,然后持续的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句话一定要好好记住,这句话是所有盛和塾的企业家们特别追崇的一句话,有些人就很多人把这句话,把它做成那种广告标语,张贴在自己自己的企业形象墙,形象墙,车间办公室里面:

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他讲了两个案例,其中有一个案例是他去听松下幸之助讲座,当时松下先生还没有现在那么出名。松下先生讲,企业需要在困难之中找到方法突破瓶颈。然后下面的人就开始嘀咕,小声议论:哎呀,你讲这些东西我们都知道呀,问题是我们要怎么样去做呢?其中有个人就站起来问:请问具体应该怎么去找到这些方法呢?然后松下先生当时在台上去,被问得一愣,然后情不自禁小声说,这个这个你得自己去想,你不想可不行啊。结果下面的人就哈哈大笑,感觉这句话很蠢。

当时稻盛和夫在最后排,他说他听到这一句,心灵受到强烈撞击,丝毫不觉得好笑,反而很震撼。是啊,你就是得自己去想啊,你得自己去钻,你是一个“自燃型”的人,对不对?你得去想,想到你想出来那个结果为止。这就是所谓的你要持续的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努力的去做,努力的去想,努力去追求工作目标。一直努力到什么时候呢,一直到竭尽全力的时候,渗透到你的潜意识里面之后。有那么一个瞬间,神灵就会出现。

是的,他就是这么说的:神灵将会现身。

听起来好像有点玄乎,其实如果你看这本书,就不会觉得玄乎,反而觉得很正确。大家可以想想,以前上学的时候,周末要放假了,老师留了一道难题在黑板上,让大家假期想一想,然后你真的去想,持续去想,甚至潜意识都在想,你去吃饭的时候,你上厕所的时候,你出去买东西的时候,就真的有那么一个一瞬间,突然想到:啊,是这样的,那个公式可以把它变换一下呀,不就行了吗?然后赶紧跑到房间里面,拿出纸和笔,行云流水一般的解答,那个超级复杂的所谓难题,一下就解出来了,感觉很爽。特别像稻盛和夫说的:“神灵将会现身”,真的存在这种高光时刻,但是它存在的条件就是,你得竭尽全力的去想去做,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把你的愿望渗透到你的潜意识里面,朝着你的高目标去进发。

然后他还说,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个道理,其实是大自然的规律,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对不对?小马刚生出来就开始走路,小草在墙缝里、在柏油路裂缝里,一根一根探出头来,它们必须努力才能生存。同样,人类想要成功,也必须遵从这个规律才行。

好,那我明白要努力工作了,但为什么大多数人还是失败了呢?因为半途而废。

稻盛和夫接着就讲,持续才是力量。你得持续,你得抓紧每一天,把当下的事情抓紧,今天要比昨天要更进一步,这样持续的力量,才能将平凡变为非凡。在持续努力的章节里,他讲了一点:

当你感觉坚持不下去了,这种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跑马拉松的经验,我第一次去跑马拉松,半马21km,大概是跑到15km到20km的时候,自己体力接近极限,就觉得跑不动了。所以我就特别能够体会到他讲的那句话:你觉得自己已经不行了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同样,我真正获得跑步的快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每公里都是一种新的突破,尤其在最后冲刺跑过终点线的时候,哇,那种感觉真的超级爽。

人生第一次连续跑这么远的距离,当时对我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至少自己心里是完全没底的,就觉得从来没有过这个经验,身边的人也没有过这个经验。感觉向着未知去前进。在你不行的时候,考验才真正开始。然后等你结束之后,你才会想之前的苦难磨难,那只不过是一种考验。

这章末尾,稻盛和夫还特别提出:除了受苦受难,成功,也是一种考验,因为有很多人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了小小成功,从此就满足了,就懈怠了,这也会影响坚持的心态。

当你学会努力,学会持续的努力了之后,你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人,那么接下来他还会教你怎样去做呢?答案就是:

追求完美主义,出色地完成你的工作

稻盛和夫在工作上,是一个追求完美主义的人,他的理念就是出色的完成工作,优秀的产品一定是产生于完美主义。

这点让我想起乔布斯,《乔布斯传》有一段内容是这么写的,他同时追求美观和实用,也许因为小时候受到他父亲的影响,他父亲从小教他干活的时候,要把看不见的地方也打理好。譬如说要给一个柜子刷漆,他父亲就会教他,把柜子搬出来,然后把背面也刷的干干净净,把人眼睛平时看不到的地方,也做到位,那才叫对得起你的工作。

稻盛和夫也讲了一个例子,当时车间里面有一个工序,拿笔去做检测记号,有些人怕出错后全部重写,所以车间里就流行用铅笔划记号,哪里出错了,就回头擦掉,这样就不至于被发现,又或者说不至于整个重新写一遍。稻盛和夫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非常严厉的给他们讲,不能这样做,会养成懈怠的习惯,因为如果犯错,那就是事实了,橡皮擦,擦不掉错误。

后来稻盛和夫越来越出名,吸引很多国外优秀企业家前来拜访,有一次法国的一位大富豪前来拜访,那个法国人就说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什么东西都会要求员工把它做得最佳。稻盛和夫非常敬佩,但他随即提出了不同看法:我们不要求员工做到最佳,而是做到完美。

因为最佳有一个问题,就是喜欢跟别人去比,这样企业终有一天,比无可比,就会走到尽头,但完美是没有头的,永远可以追求完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时那个法国老板听了之后就非常赞同,回去之后就把公司口号改动,不是追求最好,而是追求完美。

公司里养成追求完美的作风,什么东西都可以做到最好,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当然就是他们产品的订单源源不断,这就是他讲的第五个要点。我们怎样才能出色完成工作呢?追求完美!

看到最后,连我也没有想到,稻盛和夫会专门写一章,来讲创新工作。因为之前对日本企业、日本人的印象就是比较勤奋、努力,但相对比较保守。没想到稻盛和夫根本就不是一个保守的人,相反,他非常热衷于研究创新,对新技术、新创造很感兴趣,也乐于钻研。

稻盛鼓励年轻人追求创新,他举了一个扫地的例子,一个人去扫地,每天想怎么扫完,第二天又想怎么把它扫干净,第三天又想怎么把它很快的扫完,第四天又想怎么把它又快又轻松的扫完,每天钻研扫地,不用多久就会变成圈子里扫地最厉害的人,然后更多人会来叫他扫地。然后怎么样?你猜,然后这个时候他就可以开始考虑经营自己的家政公司了。

只要你追求创新,寻求突破,扫地也可以改变人生

最后他针对这一块,得出一套方法论:我们去做新的工作,要分三步走,首先第一步要敢想,要乐观的去构思。第二步开始做计划,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很谨慎,做一些比较悲观的计划,把可能出现的差错、事故全部考虑到。最后一步正式实施,这个时候要乐观,心里觉得百分之百会成功,这个产品还没开始做,我就已经看到它成功的样子了,这就叫乐观的做事,大多数乐观的人,最终都会成功。

以上就是这本《干法》的全部内容,在最后,稻盛和夫公布了他的终极公式:

人生·工作结果 = 思维方式 × 热情 × 能力

我们来解读下,稻盛说,每个人的热情是1分-100分,能力也是1分-100分,如果光有能力,没有热情是不行的,假设你的能力是90分,但是热情只有20分,90×20就等于1800分。但是如果你的能力只有60分,你有90分的热情。这个时候60×90,有5400分,后者的成就远远超过那个只有能力没有热情的人。

最后讲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比较特殊,也比较重要,因为它有负分。一个人的思想好坏,决定了他最终走的方向。如果两个人能力和热情都是80分,得分6400分,其中一个人思维方式是正确的,科学的,得10分,最终可以取得成就是64000分,另一个人思维方式走偏了,全是坏脑筋,得-5分,最终可以取得成就,变成了-32000分,结局可以说是非常惨了。

稻盛和夫说,这么多年见到太多太多优秀的人成功了,但是后来贪图享乐,最后一败涂地的事情,所以说,这个人生计算公式,思维方式最重要。最后他强调,我们用的是乘法而不是加法,也就意味着,只要你持续地去提升你这三方面的能力,最后一定会获得成功。这个观点有点像想在我们经常说的指数级成长,只要你的基数对了,你的方法对了,方向对了,态度也对了。哪怕你能力平平,也会有所成就。这一点我觉得是这本书对我们普通人最大的指导意义。


好了,关于这本《干法》就给大家分享这么多,另外还想补充一句:这本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举了大量真实案例,这些案例都是稻盛和夫从大学毕业,到后来功成名就,整个职场生涯中遇到的真实案例,几乎所有人都能从这本《干法》里面找到适合自己当下情境的案例,特别有借鉴意义,有启发意义。这就是为什么给大家推荐这本书的原因。

最后,如果大家有时间去看看这本书,希望大家可以有所收获,谢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