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经误解最大的一个历史人物是谁?
李鸿章
从小学到高中,他在我的眼里,始终扮演着一个并不光彩的角色。甚至有的时候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卖国贼,怎么每一次屈辱的条约背后都会有他的身影。那时我对他的了解,无论是在课本上,还是从他人的言谈里,所能接触到的大多是对他的口诛笔伐。
直到大学,选修了一门讲述历史人物的课程之后,才慢慢的对他的认知产生转变。后来,偶然间看了一部关于他的纪录片,恍然觉得原来这个人也极好的,只恨生不逢时。他有大才,可是生在了那样一个年代,只能一次又一次屈辱的背锅。可即使如此,他依旧竭力讨价还价,为国家保留仅有的尊严。
生于清末,他未尝不曾努力过。早些年时,他参与洋务运动,创办了现代海军,培养出无数高级人才。他亦是一个有高瞻远瞩的人,清廷第一个提出防日战略的便是他。可是生于那样的年代,那样的中国,他也无能为力。况且他接受的旧教育,也不允许他做出太过出格的事情。在一方面他是激进的改革家;在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落后的保皇派。你可以说他是矛盾的,但你不能去说他不爱国。
他是那样的勇敢,在马关条约签约之初,他一心拒绝,即使被日本人用枪托打在头上,仍面不改色,当然这并没有改变什么结局。毕竟大清不是他的,掌权者另有其人。可是透过此事件,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他的铮铮铁骨和浓浓的爱国情怀。另,在他73岁访美回国时,所乘坐的“华盛顿”号巨轮途经日本横滨。需要换船返程,因有“马关议约之恨,誓终身不履日地”誓言在先,他拒不登岸。随从无奈,只得搭起了一块跳板,他不顾掉到海里的危险,费力登上返程的轮船。
文终,借用同时代另一位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文学大家——梁启超的话作为结尾。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如有对李鸿章个人感兴趣的,建议阅读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国运1909》
纪录片:正说李鸿章 凤凰大视野纪录片
李鸿章与晚晴40年
血色黄昏——李鸿章的洋务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