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国的转机(一)
原创首发
火烧阿房宫公元前207年的冬天,伴着凛冽的寒风和纷飞的大雪到来了。这是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也是秦帝国最后的冬天。
11月,刘邦率军攻破武关,又在蓝田再次大败秦军,关中门户大开,已无险可守,且无兵可调。此去咸阳,一马平川,巍巍帝都,近在眼前。这座曾经雄视天下,不可一世的都城,此时犹如海中之舟,孤立无援;曾经尊贵无比的王族公孙,已成待宰的羔羊。
灞上,最后一个秦王子婴屈身轵道,素车白马,脖系丝带,手捧印玺,向刘邦投降。
一月后,项羽率联军开进咸阳,杀了秦王子婴,屠尽秦国所有王族公孙,还在巍峨壮丽,奢华无比的秦国宫殿点起一把大火。劈啪的爆裂声中,滚滚的浓烟直上云霄,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咸阳的天空。秦帝国壮丽的传奇和曾经的辉煌,伴随着浓烟烈火,付之一炬,只留给天下人无尽的思索和感慨。
“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此秦之所短也!”(纯粹地考虑道义,任用贤人就能称王,驳杂地义利兼顾也能称霸,一样也做不到就会灭亡,这正是秦国的忧患啊!)荀子五十多年前入秦时对秦国发展的走向和结局的论断,一言道破,一语成谶!
当时秦国丞相应候范雎和秦昭襄王都曾聆听过荀子的逆耳忠言。可那时秦国上下都被法家带来的巨大的眼前利益蒙蔽了双眼,不会,也不可能对看似成功的制度进行修正,一次次错过上天给予秦国自我改正,自我救赎的机会,在法家独大的路上一奔到底,终于坠入黑暗的深渊。
崛起一 荀子入秦(上)
荀子(荀况)约于公元前264年入秦。
入秦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秦昭襄王仰慕荀子名声,邀其入秦,给予秦国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另一种说法是赵国在长平之战失败后,组成一个谈判使团入秦,赵王慕荀子其才,力邀其加入赴秦谈判智囊团。正好荀子早对秦国崛起好奇尚异,欲入秦一探究竟,于是就答应成行了。
我倾向同意后一种说法,因为当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儒者不入秦”。秦国和儒者彼此互不待见,毫无好感。
秦国政府认为认为儒者迂腐,古板,不懂变通,不合时宜,在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奉行“仁义治国,礼义化民”简直就是一个笑话。而儒者认为秦国苛政如虎,统治暴虐,而且举国上下不修仁义,不守礼法,是野蛮之邦。所以秦国和儒者互相排斥,鲜有交织。
但荀子是一位通达的儒者,他立于儒而不困于儒,他对孔子推崇备至,却对孟子颇有微词,他理性批判地继承了先儒的学说,而且海纳百川地吸收了道、墨、法、阴阳等各家思想,青出于蓝,拓展发挥,成为以儒为本,博采众长的集大成的思想家。因此他的学说更能立足根本,契合现实,适应时代。
荀子入秦,其实是历史给了秦国一次绝佳的转机!
秦之死士秦国丝毫没有怠慢这位当世大儒,丞相应候范雎和秦昭襄王都亲自接见了荀子。是想在儒者面前炫耀一下秦国在法家治理下的成就,还是想诚恳地听一下这位来自东方,当世声名最显赫的学者给秦国一些建议和意见,应该是兼而有之吧!
此番西来,能一睹东方六国眼中的虎狼之邦,野蛮之地的真实面目 ,解开心中诸多的谜团和疑问,对荀子来说向往已久。这是他从未有过的全新体验,这与他游走于东方六国时看到的气象迥然不同。一切都令他耳目一新,一切都令他精神振奋。
一路西行,他恍若隔世,一路所见与东方六国普遍的低迷沉闷、因循守旧、萎靡腐朽不同,秦国上下呈现的是一种民风淳朴、秩序井然,蓬勃向上的恢宏气象。
所以当丞相范雎问他入秦所见所闻时,他毫不吝惜溢美之词,他认为秦国较东方六国有几大优点。
一 ,秦地山河险固,关塞险要,易守难攻,川多谷美,物产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二,民众风俗纯美,音乐质朴,不淫不荡,着装简单,敬畏官吏,有古民之风。
三,秦国官吏勤于政务,恭敬节俭,敦厚可敬,忠诚守信,有古时官吏之风。
四,士大夫有公无私,不结党羽,不谋私利,明智通达,可比古时的士大夫。
五,朝廷按律处事,效益很高,毫无拖沓,绝无遗漏,有盛世朝廷之风。
正因为如此,秦国连续四代都能取得成功,突飞猛进,并非侥幸,而是必然的,这是我亲眼所见的。所以说“轶而治,约而洋,不烦而功,治之至也!”(安逸而能治理好,简要而又详细,不烦劳就有成效,这是治理的最高境界)。他认为秦国的综合治理已经达到当世的最高境界,这是无上的褒奖和由衷地赞美。
但荀子就是荀子,在秦国秩序井然、职责分明、清明廉洁 、蓬勃向上的背后,他敏锐地看到了秦国的问题,那浮华强盛的表象下隐藏的巨大隐忧。
未完待续
称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