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卡壳了怎么办
先举例一个问题,“一天清晨日出时,一个修道士开始沿着盘旋的山路爬山,要去山顶的一个寺庙,山路狭窄,只有一两步宽。这个修道士爬山时,时快时慢,一路上多次停下来休息。他在日落前不久到达了寺庙。在寺庙停留几天后,他开始沿原途返回山下,也是日出时启程,以变化的速度行走,同样在路上休息多次。当然,他下山的平均速度要比上山时快。试证明修道士在往返途中将于一天中的同一时间经过同一地点。”
很多人看到这个故事,就拿出笔和纸张,抽象成数学问题,罗列方程式来解答,但一会儿就会发现,很难解答。但如果把这个问题换一个表征,就成这样了:两个修道士日出时分启程,一个上山,一个下山,只要他们有一个到达了目的地,那不管他们各自的速度如何,总会在路途中的某一点相遇。所以修道士也必然在往返途中将于一天中的同一时间经过同一地点。
生活中,我们每天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也总会有些问题让我们卡壳,一筹莫展,不知所措,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反思用于描述问题相关的概念是否清晰。概念是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大脑的思维过程,而概念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所以,如果概念不清晰,那么思维必然混乱,问题也就无法解决。试想如果不理解速度、密度、压强等基本概念,物理是不可能学得好的。李笑来在他的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面也强调了概念的重要性,并让我们重新认识诸如“元认知”、“刻意练习”、“落后”、“资本”等等概念,这些概念是李笑来用来描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
其次,对问题换一个表征。问题表征,是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信息记载、理解和表达的方式。问题表征对问题解决很重要,有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文章开篇给出的问题,就是对问题进行巧妙的表征而得以快速解答。所以,当问题卡壳的时候,可以尝试换对问题换一个表达方式,或许能豁然开朗。
第三、反思自己是否进入了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个体先前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续同类思维活动的决定趋势。举个例子,单位司机小吴经常送客户到火车站乘车,后来又新建了一个高铁站,领导让小吴送客户去车站,客户本应送到高铁站,小吴问都没问,直接载上客户往老车站跑,后果可想而知。
第四、反思自己是否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其他的新用途。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思维定势。比如人们有时候往往会忘记硬币可以导电、篮球可以当救生圈用等等。
第五、问题实在卡得厉害,不妨暂时搁置,做点别的,回过头再来处理,或许能很快解决。这叫酝酿效应。记得读书那会儿,老师跟我们说,考试时碰到难题做不出来不要耗时太长,先做别的,回头再来攻克。当然,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考试时间紧迫,先做有把握拿到分的题目,其二就是这里说的酝酿效应,回头再来看,或许能找到解题思路。
第六,反思一下是否是知识经验的不足。当我们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心理学家做过实验(蔡斯和西蒙,1973),对于由25个棋子摆成的实战棋盘布局,只看5秒撤走,国际象棋大师能恢复23个棋子,一般棋手只能恢复6个棋子;而对于随机摆放的25个棋子的棋盘布局,大师和一般棋手都只能恢复6个棋子。研究表明象棋大师通过多年的积累,在大脑中存储了大量的下棋方法以及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各种实战的经验,所以他能很清晰的看懂实战布局的棋子的内在逻辑,并通过这种逻辑关系很容易恢复棋局。大脑中存储的知识经验有别于互联网中存储的海量的知识经验,因为大脑中的知识和经验是经过人自己的加工的,是有体系的;而互联网中存储的海量的知识经验,对个人而言,是相互孤立的,不成体系的,当人们把它们从互联网中提取出来时,还得进行再加工,所以对问题的解决,远不及大脑中存储的知识和经验来得有效。
由上述可见,影响问题的解决是多方面的,反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暂时的搁置或许是不错的选择,而知识经验的积累,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而不是简单的一“度”了之。
参考文献
《心理学导论(第三版)》 黄希庭 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