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短中篇故事会故事情感故事会

我的灰色童年

2018-01-14  本文已影响123人  青竹筠

读了三毛的《雨季不再来》,情不自禁的勾起了我深埋在记忆深处不愿过多回忆的酸涩童年。

我出生在安徽某个贫困的农村家庭。我从来不避讳我是农村人,因为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来自农村。很多人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在城市里安了家,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但长达十几年的农村生活却成了记忆里不可磨灭的深沉印记。

我家一共有三个孩子,我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我在家中排行老二,又是个女孩,农村重男轻女比较严重。所以从小我就有种爹不疼娘不爱的感觉。有好吃的父母都先紧着妹妹,比如母亲买来一包鸡蛋糕 ,全数留给妹妹吃,我跟在妹妹旁边,即使心里特别想吃,我也不会主动去讨。小时候我的性格就特别温顺听话懂事的那种。但邻居看到了,会为我抱不平,她们对妹妹喊:“小俊,你不能把那鸡蛋糕分两个给你姐吃吗?”然后妹妹就不情愿的分我一个解解馋。再比如母亲买包兰花豆,会整包拿给妹妹,而我最多分一把或者几颗。总之,我从小就是已经习惯了好吃的都是妹妹的。再有一次,父亲的一个朋友来找父亲谈事,来的时候提了一大包糖果,挺大一包,该有两斤那么多,反正那是我记忆里小时候见过糖果最多的一次。当时我想着怎么也能分我一把吧 。结果妹妹整包拿去,一颗也没分给我,可是我还是不敢抗议和去抢。因为那样肯定会换来父亲的暴揍。结果,就是我今天想来都很解气的一件事发生了。妹妹拿着糖到村里小朋友多的地方去嘚瑟,糖被同村一个小男孩给抢了,妹妹还被他揍哭了。哈哈,我心想,活该,叫你吃独食,这下报应了吧。反正我的小时候就是,有好吃的 是妹妹的,有活要干,都是我的。不记得自己当时几岁,也许只有五六岁,反正打记事起,就每天母亲烧饭的时候 ,我要帮母亲烧火添柴。扫地,刷锅,拔草喂羊和兔子。那时候小,刷锅都够不到锅台 ,于是我就站在小凳子上,或者坐在锅台上刷。后来长大了,发现锅台也还没到我腰那么高呢。那只能说明,那时候的我太小了。再大一些,就烧饭,烧猪食,喂猪,打扫猪圈,样样都要干了。我是九岁会做饭的。那天 母亲不在家,我第一次尝试学着母亲的样子用面粉做锅巴,还别说,虽然当时内心忐忑,手忙脚乱,但还是一次就成功了。果然,事后,得到了母亲高度赞扬。母亲甚至得意到逢人便夸的地步,听着大人们的夸赞,我比吃了多少糖果都开心甜蜜。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穷的吃不上白面。母亲每日就蒸番薯和番薯饼给我们充饥。番薯饼外表黑黑的,吃起来又甜又有嚼劲,现在还蛮怀念那个味道的。

父亲在我读小学时,就长年在外地打工赚钱,一年最多回来两三次。而我却是从来不会想念父亲的,他在家,我反而诸事小心,深怕一不小心哪做错了,立马换来父亲的暴揍。父亲脾气很不好,记忆里他经常打母亲,他还是个酒鬼,一日三餐必须要喝点酒的。因为我诸事小心,相对哥哥妹妹,我挨的揍相对较少,而哥哥才是父亲最大的期望。学习上稍有退步,就会换来父亲的暴揍。记忆里看到过有一次,父亲把哥哥用绳子吊起来打。所以哥哥也非常怕父亲。父亲最疼爱的是妹妹,因为她机灵可爱,很会讨父亲欢心。而我就显得木讷的多。因为在父亲面前,我完全不敢释放天性 。直到现在我长大了 ,面对父亲的时候,依然很拘谨。父亲还是那种家中我最大的气势压迫着我们这个家庭。家里所有成员都必须对他唯命是从。每天吃饭时间 ,只有他一个人坐在八方桌上,而我们从小就要给父亲端上饭菜和碗筷。这是我家一直以来的规矩。而在父亲一边喝酒,一边吃菜的这个时间里,我们通常都尽量端着饭碗躲到邻居家串门子吃饭。因为留在父亲面前,就要听他严厉教导两三个小时。他总是不严其烦的严厉的训斥着我们,骂到激动时,还会动手。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不喜欢父亲在家的主要原因。

父母总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为他们争气。而我也因着听话懂事,一直谨记父母的教诲。每天我吃过早饭,喂过猪,刷完锅洗好碗,再背上我心爱的军绿色单肩斜挎书包去学校上学。到了学校,是我最幸福的时光。沉浸在知识的圣地,我无比幸福与快乐。我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一直保持班里前三名的成绩。从二年级开始,就一直是班长,学习委员长。老师不在的时候,我要负责管纪律,收发作业本。同学们都外号叫我“小老师”。我小学就代表学校参加镇里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当时班里有好几个同学参加,我数学老师的儿子,也是每次班里第一名的那个同学取得了全镇第二的成绩,而我也取得了全镇第八的成绩。上了初中以后,我也还能各科成绩达到全校前十名之列。初一时我英语还考过全校第一的成绩。可是,那有怎样。我努力,拼搏,争气,把考取重点高中当做人生第一座必须攀登的高山。可是,就在我读初二的时候,父母突然勒令我退学。他们说家里经济条件差,供不起两个大学生,让我打工赚钱供哥哥读书。那时候哥哥已经被重点高中录取。费用也确实要超出我们这个家庭所能承受的范围。可是 ,对于年仅14岁的我,这样的要求简直犹如晴天霹雳。我深爱的学校,老师,同学,如何让我割舍的下。我感觉自己一下子失去了精气神,失去了活着的意义。每天伤心流泪,痛苦的想一死了之。可是到了假期结束,要上初三的时候,父母果然没有给我交学费 ,我就这样辍学了。那段时间,我活的特别沮丧,每天抑郁寡欢,特别特别难过。每当看到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我内心就会划过悲伤的涟漪,忍不住湿润眼眶。我甚至跟母亲谈判:“妈,只要你让我读书,我以后出息了,我会好好孝敬你。你要是不给我读,我将来没出息,没钱孝敬你,你到时候也不要怨我。”我感觉母亲也特别为难,因为她拿不出100块钱来了。在辍学的那段时间里,我要特别感激一个人,他就是我的英语老师常国森。他无数次到我家来试图说服母亲,让我重返校园。而都被母亲毅然决然拒绝了。有一次老师甚至对母亲说:“你不让孩子读书,是违法的,我要去告你!”可母亲却说:“你让她读,你给她出学费啊!”就这样我内心绝望凄楚的度过了辍学的三个月。三个月后,母亲和老师达成协议,可以让我用旧书只付150元学费重回学校读书。全额学费应该是220,记不清了,反正就是200多块学费。于是我的母亲,我的妹妹还有我,我用我们三个卖了头发换来的150元钱重新回到了教室。每每想到这些心酸往事,我的眼泪总止不住的流。重回教室的我,虽然没了乌黑的长发,但我依然特别激动,特别开心。因为晚了三月上学,其他门课我通过自学很快追了上来。但是初三刚接触化学这门功课,我一点基础都没有,所以那次化学测验,我第一次与不及格划上等号。我清楚的记得那次化学成绩44分,这对一向三好学生的我,觉得是一个耻辱。于是在别人下课疯玩的时候,我恶补化学,不懂的就问同学。终于在期末测验化学考了77分的成绩。这个成绩我已经很满意了。其他科成绩我不记得了,只知道都还好。还记得最后一次语文期末考试我考了全班第三名的成绩。而我在最后的那几个月的读书生活里,却成了家里的罪人。因为我辍学的同时,妹妹也被迫辍学了,她才初一。而我因为成绩还好,又以这样的形式重返校园。妹妹的嫉妒心爆棚,每天对我辱骂。最另我痛心和绝望的还是哥哥的一句话,彻底让我告别了校园生活。有一次为什么吵架,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哥哥凶狠的骂我:“你还要上学,你是要拉我的后腿吗?!”我的心犹如被闪电瞬间击个粉碎。我无论如何担不起这样的罪。因为哥哥是父母最大的期望。于是在最后那几个月的学校生活,我每天都在心里默默跟学校告别,告诉自己学校不过也就这样 没什么值得留恋的。读完初三上学期的最后几个月。那年夏天我永远告别了我深爱的校园生活。

彻底告别学校,父母原本想让我和妹妹学裁剪,以后可以到服装厂上班。可是仅仅学了一个星期,父亲就耐不住这样赚不到钱的日子,他咆哮着骂我和妹妹没有别人家的女儿有用,别人家女儿都在外面赚大钱,把我们养这么大,他还在倒贴。说把我们养到17岁,妹妹才15岁。说我们每个人都欠了他10几万的养育费。当时我气愤的快要爆炸了,真想快快的赚到10几万还给这样狠心的父亲。后来父亲就托熟人把我和妹妹带出去打工了。从此我便开始了长达2年苦逼的打工生活,直到后来我19岁认识了现在的老公,生活才逐渐好转一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