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改掉身上的缺点,只需这一个字
作者:弘禾师兄

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战略家,同时还是中国清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创立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四个第一: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创建第一所兵工学堂、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印刷翻译第一批西方书籍。
他与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四人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也被后世誉为古今第一完人。
就这样一位伟人,在很多人眼中,简直是人生开了挂才能达到这样的成就。
但其实,曾国藩在小的时候,不仅是个笨小孩,还是一个满身缺点的人。
后来他通过一个字,改变了缺点,最终成为一代完人。
曾国藩是如何通过“一个字”来根治自己的缺点,实现“开挂”的人生的呢?

曾国藩也曾是个笨小孩
有一个经典的故事,话说曾国藩小时候的深夜在家里读书,有一名小偷跑到他家偷东西,在他家的房梁上藏着,想等着曾国藩背完书睡觉后再行动,谁想到左等右等,曾国藩就是背不过来文章,就是不睡觉。
眼看着天快亮了,小偷一着急从房梁上跳了下来,伸手就给了曾国藩一巴掌,并把曾国藩背了一晚上的文章,一字不差的背了出来。大骂曾国藩是笨小孩后便扬袖而去,留下曾国藩在原地的风中凌乱。
由此可见,曾国藩小时候,确实是个不太聪明的小孩。
后来,他又学会了抽烟,一抽就是很多年。成年后还变得好色,曾经听说一位同学娶了名漂亮的小妾,便怂恿其他同学一起去这位同学家看他的小妾。作为一名传统的儒生来讲,大街上有杀头的戏码,竟然也跟着一起去看热闹。
刚步入仕途的曾国藩心浮气躁,行为浪荡,正如很多年轻人一样,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没有人生目标,整日碌碌无为。
他的缺点连父亲都看不下去了写信痛斥了他一番,曾国藩想到了父亲和祖父的期望,下定决心想要痛改前非,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就像我之前文章中提到的,并不是你做不到,有时候可能是没有找对方法。
此时的曾国藩也是如此,他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改变的方法。
但后来,有一位老师,只用一个字,便教曾国藩彻底改变了缺点,最终成为一代完人。
这个字是什么呢?我们还要从他开始拜师讲起。


人前人后皆要做君子
曾国藩想要改变自己身上的众多缺点,于是他便拜倭仁(文渊阁大学士,兼同治皇帝师傅职)为师,想从倭仁身上得到答案。
倭仁当时教了曾国藩两个方法:
(1) 记日记:
倭仁告诉曾国藩要每日记日记,将自己每天做的错事,荒唐事记录下来以求改变。
俗话说,人最容易原谅的其实是自己,最不容易原谅的才是别人。自己做了错事,可能过不了几天就忘记了,但是对于别人的过错却能记很久。但对于一个有勇气的人来讲,他最勇敢的事情不是敢于面对敌人,而是敢于面对自己。
(2) 敬与慎独:
倭仁告诉曾国藩,一个人如果没有敬畏之心,他就敢于胡言。所以你对事物要有敬畏之心。
除了敬畏之心,还要学会慎独。
慎独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在人前人后的时候要一个样,皆要做君子,尤其是你一个人的时候也不能懈怠。
曾国藩学到这两个方法后,但开始照着老师说的行动了。用这个方法坚持了50多天,但结果还是差强人意。在曾国藩的日记中有这样一句话:
“自立志自新以来,至今五十余日,未曾改得一过。”——《曾国藩日记》
如此看来,倭仁老师的两个方法对曾国藩并没有起来什么实质性的效果。因为曾国藩在之后的日记中又有很多关于学习这两个方法的记录,如:
忽忽已过两月,自新之志,日以不振,愈昏愈颓,以至不如禽兽,昨夜痛自猛省,以为自今日始,当斩然更新,不终小人之归。——《曾国藩日记》
曾国藩在日记中一再下定决心要痛改前非,但用这两个方法始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后来他还在日记中,还写下了一句名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来勉励激励自己,但效果始终不明显。


一个字,改变曾国藩的一生
这位倭仁老师的方法对自己不起作用,他要想改变还得想其他办法。于是后来他便拜了唐鉴为师。
这位唐鉴老师是谁呢,他是清朝当时有名的理学大师,曾国藩上一任老师倭仁,也曾求学于他。
唐鉴教曾国藩一个方法,从此彻底拯救了曾国藩,这个方法只有一个字 “ 静 ” 。
他告诉曾国藩:“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
曾国藩听后便照作了,有次他便在日记中写道:
“既而自窥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先生两言,盖对症下药也,务当为求主静,使神明如日之升也,即此以求其,继继续续…… ——《曾国藩日记》
“静”字的具体的操作方法分为两个方面:
(1) 静坐:一定要养成静坐的习惯,正如佛教中讲的打坐一样。比如现在社会,像乔布斯及一些伟大的领导者,他们都有静坐的习惯。所以你先要让自己静下来,能静下来的人,才会有几分真学问。
(2) 淡泊:意思是对人对事的态度,不要过于在意,要学会淡泊对之。
当一个人能够静下心来,做事情才不容易出大乱子,静能让一个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保持理性。
最后,用曾国藩自己的话来做结尾:
“能甘淡泊,定有几分真学问。”——《曾国藩日记》

最后总结:
曾国藩两位老师的方法分别为:
倭仁方法:
(1)记日记
(2)敬与慎独
唐鉴方法:
(1)静坐
(2)淡泊
最后曾国藩通过一个“静”字,改变了缺点,最终成为一代完人。
—END—


本文作者:弘禾师兄,稷下百家教育创始人兼CEO,一个努力奋斗的创业者。
稷下百家,专注知识内容生产,致力于以"生产优质内容,伴你终身成长"为己任,坚信优质内容能帮助你成长,坚信成长即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