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五行》生活报报壬申507:你觉得围绕现在需求做好的未来准备靠
![](https://img.haomeiwen.com/i27098509/3f782997b8020d5b.gif)
癸卯辛酉壬申,20230911周一,兴大上海六班2910天,西交大2013上海班3610天,后TA1 5730天,度生活1010天,
《度.生活五行》:天干金生水;卯酉冲,卯申合,申酉合。
最近T上大学,K在冰上曲棍球训练队角逐国家代表队名额。转眼2个人都已经成年上下,两个人也都已经谈过了一场青春热血初恋,前不久两人都跟我官宣已经分手,虽然年轻人荷尔蒙充血的的事情咱不过问,但身为几个小孩的父亲,作为一个对年轻社会好奇的成熟观察者,我还是现代年轻人的感情观与婚姻观持有高度的了解兴趣。心想事成的出现了一则相关知识的文章。
这一则讯息主要传递结婚率抬头的趋势。在过去几年的低谷以后,2023七夕的结婚人数出现了回暖,很多省份的数字同比去年有增加上升。面对这样的增加,很多不同的说法纷纷出炉,有人说,今年的2比较多,适合结婚;有人说去年七夕是8月4日,因为4的数字不吉利,所以结婚就少了。那么当代年轻人的结婚冲动是被什么因素影响了?从中国青年报的调查结论:社交方式是当代年轻人的主要结婚影响因子。
围绕趋势性变化与变化背后的驱动因素,《大社交趋势报告》说,2021年,年轻人用功能性平台如大众点评与keep交朋友,背后的驱动是对抗孤独。2022年,年轻人爱上露营,与父母互动并开始研究副业,背后的原因是对社会链接的渴望。今年,“对抗不确定”成为了背后的驱动因素,年轻人开始对未来有了更强的风险意识,所以我们看到几个变化,如搭子式朋友关系,积极备老,社会关系储备与主动掌握社交。
建构搭子式的朋友关系说的是朋友种类按需求拆分;积极备老说的是关心衰老话题,主动购买理财与保险;社会关系储备说的是开始找养老合伙人,为老年生活做准备,更是有人开始关注生前预嘱与医嘱的话题了。最后在受够了算法,开始利用不同的管道与工具建立自己的信息圈,拿到主控权。
不过看完了这一些,我也没能真的明白这些原因是如何催生结婚率的,不过仔细想想以后,突然感觉年轻人的这些行为不过就是将我们社会常说的“老来伴““老伴“这些形容两个人从年轻结婚生活在一起到老的关系词语变成了一个当下行为落实执行体。也就是说,与其等待时间来发酵升级两个人的关系,直接在年轻的时候拆分成一个个的计划与行动,直接按照自己的需要执行落地准备好等待事情的发生。
不过,自己推测,是不是因为这样,结婚成为了需求相同的两个人的共同执行计划?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在笔者心里,人是活的,需求会随着生活、时间、想法改变,现在就计划准备好的执行大概率不会符合未来的完全需求,当不符合需求的时候怎么办?我不想,我也不敢想。先放一放,改天遇到了再说,因为现在就想好的未来一定不完全相同。咱们就见招拆招,随遇平衡吧。祝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27098509/69ec183e3998cb7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