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穆夏-新艺术运动先锋”特展
晴空万里的周二,大王又出动了,前往国家大剧院参观倾慕已久的“穆夏-新艺术运动先锋”特展。此展刚开始时大王就很想参观,奈何时间紧张,一直拖到现在,不过,好饭不怕晚嘛。先来张大巨蛋-国家大剧院的外景展示。
展览门口的四幅展示图很是养眼,反正大王是被吸引了,屏幕对面的你们是不是也很喜欢!
正式开始之前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下本期的主人公-也就是时尚界的偶像阿尔丰斯·穆夏。他出生于一八六零年的摩洛维亚小镇(在现今的捷克共和国境内)一个虔诚的宗教家庭。童年的他是摩洛维亚布鲁诺圣彼得罗马天主教堂唱诗班的成员,穆夏被教堂里巴洛克的艺术风格所吸引,高中毕业后决心要成为一名画家,也拒绝了父亲让他去法院工作的提议。
穆夏在报考美术学校落榜后,只身前往维也纳,在一家设计公司当学徒,直到24岁才来到慕尼黑美术学院正式开始学习绘画。随后穆夏来到巴黎的美术学院继续深造,并创办工作室以设计插图为生。1894年,穆夏为当红女演员莎拉·伯恩哈特的新剧《吉斯蒙达》设计海报而一夜成名。晚年回国,为斯拉夫民族团结倾力创作。1939年,79岁的他在捷克因病去世。
画面中的莎拉·伯恩哈特身着拜占庭风格的花鸟纹饰镶金及地长袍,头戴粉红色花冠,手执棕榈叶伫立于海报中间,眼睛望向棕榈叶,鲜明的人物形象突出了莎拉在舞台剧中的地位。画面下方,一个小小的人头从莎拉脚下钻出,伏在文字组成的栏杆上,诡异而痛苦的表情暗示着歌舞剧的故事张力。画面中大量使用的花卉不仅将莎拉变成唯美的花仙子,亦为后期“穆夏风格”奠定了基础。
穆夏是“新艺术运动”的巨匠,也是一个忠于自我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历经一百多年,依然影响着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同时他也是那个时代的“跨界达人”,虽然身兼艺术设计、产品设计、装置设计、画家等身份,但每个领域所创作的作品都那么的别具一格、精彩纷呈。穆夏在设计方面展现了绝对的天赋。
《羽毛》杂志年历设计又名《黄道十二宫图》,是穆夏最为著名的商业插画之一。既《羽毛》杂志购买用以宣传后,数十家公司争相抢购这一海报的无字样稿,海报销量过千,至今依旧流传着很多不同字样的版本。
画中的女子有着“通心粉”式的金色卷发,头戴拜占庭式的头饰和珠宝,身负黄道十二宫符号,被许多精致的叶形装饰所包围。这幅画涵盖了占星术最基本的要素:画面中黄道十二宫首尾相连,又象征着一年的12个月,并对应相应的图形和记号。左下角以向日葵衬托太阳寓意为昼,右下角是丝柏衬托月亮则为夜,女子头饰上所悬垂的五颗钻石则代表着五大行星。
那个时期是海报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穆夏的黄金时代,巨大的商业需求刺激着他的创作激情,穆夏风格迅速脱颖而出,著名的《茶花女》《美狄亚》等海报作品便出自这一时期。穆夏的作品完美地将艺术与商业融合在一起,以商业插画的形式演绎着别样的童话故事。
穆夏最擅长创作女人,灵活多变的线条绘制出女子甜美、优雅动人的体态,配以葳蕤盛开的花朵,构成柔美梦幻的穆夏世界。穆夏的作品包含西方美学的大气又调和了东方美学的优雅,将拜占庭风格的色彩和几何装饰效果与巴洛克艺术完美结合。
大王在现场看到这些作品后第一反应便是小时候看过的《百变小樱魔术卡》《美少女战士》,相信很多80、90后都看过这两部动漫。没想到穆夏的作品不只是影响着商业插画的发展方向,对当下的动漫、艺术设计以及建筑设计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这些我们所熟知的动漫形象都在以他们的方式向大师致敬。有网友说他是动漫艺术的启蒙者,没有他就没有《美少女战士》,亦不会有日本动漫。
有人说商业绘画缺乏艺术感,仅仅只是装饰,不足以迈进艺术的大门,但穆夏的作品却将商业插画推向极致,直至现在,作品所产生的影响力依旧持续着。
看了这么多作品,真的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穆夏风格”,正如无法一眼看懂他画中的各种构思。无论是借鉴还是原创,每副作品都蕴含了独特的艺术理念。穆夏便在汲取与吸收中创作着他的艺术,正如那句“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本期的介绍到此为止啦,下期我们精彩继续。借用歌德在《浮士德》中所说:穆夏的画,确实美得,让人不由自主想停一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