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评判|关系到《杀生》
记得黄渤和任达华一起演了一部名字叫《杀生》的电影。黄渤扮演了一位混不吝的壮壮实实的牛结实,在村里胡作非为,天都敢通个窟窿,也触犯了村里的老规矩。村长请教了高人出招如何制服牛结实,对曰:告诉所有的人,见到牛结实盯着他的脸说“你怎么病了,病的这么厉害!”。
每一个牛结实能见到的村里的人,都这样问他,牛结实找到水面看自己的影子,心里暗暗想:我这是病了吗,病的厉害吗,要不怎么大家都这么说呢,我是做尽了坏事,遭到天谴了吧。
壮如牛的牛结实一天天消瘦,最后自己拉着一口棺材告别了村民,在山洞口自己躺在棺材里死了。
牛结实死了,村民没有使用任何暴力,只是问他:病了吗,病的不轻呀。所有的村民都参与了这次谋杀,都做出了评判,都评判牛结实有病,牛结实就病死了。
在学习杨彭嵛老师的《家庭教育深耕班》5班第六讲《道德评判》时想到了黄渤饰演的这部电影。
评判的力量如此之大,道德评判的力量也是如此的大,而我却不自知,或者说没有认识到,或者说没有这种感受力,有机会学习增加这些认知是幸运的。
我们见过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差,或者犯了某些错误,或者受的了某些批评,表现的低下头,一副“我有罪”的样子,这些样子我们可以联想到在法庭上接受法庭审判的犯罪嫌疑人,低着头,深深的忏悔,对不起家人,对不起所有的人,“我有罪”。
这些经过法庭判决有罪的人,即使出狱后在别人眼里会把他当成有罪的人,他自己还会自己给自己打上烙印“我有罪”。
相对于法院法庭,还有一个道德法庭,负责审判悔恨、内疚、自责,时时刻刻,接受良心的审判和谴责,时刻被道德评判的人会有有罪心理,没有资格幸福,没有资格做到最好。
道德法庭里我们自己给自己定罪,道德评判里我们根据自己的道德感受力给别人定罪。别人的行为符合我们的道德感受力,则是有道德的,冒犯了我们的道德感受力,则是有罪的。
在教育的语境里,孩子的行为冒犯了我们的道德感受力,我们会给他定罪。这种感受力是根植于人类内心的,不容自己认可与否。
举例来说,一个孩子面对一个苹果来吃,没有问题。两个孩子面对一个苹果的时候呢,两个孩子都想吃,强势的孩子咔咔吃了,另一个孩子会难受。强势孩子的家长来了,怎么做呢?第一种:家长和孩子说,你应该分一半给小明(另一个孩子暂时叫小明),批评了一顿自己的孩子;第二种:家长说,小明哭了,你希望不希望小明哭?你有没有办法让小明不难过?
第一种情况家长是有道德评判的,通过家长的话孩子会感受到自己不够好,自己不配做最好的人。第二种启动孩子的同理心,鼓励孩子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不进行道德评判。因为我们满足了自己的愿望时,并不希望他人难过。
这里我们顺便说一个奇怪的结论,越是家长藏帮着自己孩子分东西给伙伴,培养孩子的分享精神,最后怎么越来越自私呢?这里就有个道德评判的问题,家长怕自己的孩子不分享,就替孩子做了,“替孩子做”就是行为的道德评判。评判自己的孩子:不分享,护食,自私。孩子接受到这种评判,时间越久越强化:妈妈认为我护食、自私,我不配好,我就自私。越来越自私。
原来是妈妈的“替孩子分享”的行为把孩子批判成自私的。
这里的两种家长做法,家长如何有能力提高和选择呢?
提高道德感受力。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法庭,叫道德感受力。可以鼓励孩子的善行,尽量不鼓励孩子成为道德楷模。这里和无条件的爱孩子,全然的接纳孩子相通。
孩子违背学习行为规范,依然受到家长全部的爱,他的良知法庭会做出判断,我配得上做个好孩子,我要对得起妈妈的爱,以后不能再但这些错误了。
假若孩子被横加指责,你看看你又犯这错,老师又找到我头上了,我的脸往哪儿搁;孩子的良知法庭判断,我不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就是这样的人,不用悔恨、内疚、自责,以后可以继续犯这些错。
如果用道德绑架就更可怕了,因为道德绑架会压抑人的自然欲望、迟钝道德感受力。过去在农村能听到,一些大人指责儿女或者晚辈“白眼狼”,辛辛苦苦养大了,不知道感恩,全天下的辱骂这些晚辈,后来改善了吗!没有。就是道德绑架的恶果,本来感恩反哺孝敬是人的自然欲望,被这么一骂,内心里出了“我反正是白眼狼,我不孝敬是正常的”。
董进宇老师讲过一个例子:两口子吵架。相对而吵,两人扯平了,在道德上都不受良心法庭的谴责,都不会内疚。相反,若是一方伤害了另一方很重,另一方没有反击,而是用爱去面对,晚上睡觉时一方的道德法庭就会审判自己:我把对方骂的猪狗不如,人家还维护我,爱我,我还是人吗?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评判,只管好好去爱孩子。孩子自己内置了一个法庭,通过我们感知自己“春风十里不如你”。家庭教育往对上走了。
我中午看完书做了笔记,感觉特别舒服,走出书房时嘴里哼着“哩个愣哩个愣,个愣……”,孩子跑过来:“老爹,啥事把你高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