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不多却易胖、易反弹,试试用艾灸减肥吧

2020-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牛妈古法育儿

夏天到了,穿的衣服越来越薄,很多人开始关注自己身上的赘肉,想减肥了,这些年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想减肥,就要“管住嘴,迈开腿”,但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吃的并不多,但却很胖,很不容易减下去,而且即使一段时间下狠心饿着自己,大量运动,减下来了,但一放松又反弹上去了。

为什么会这样?

答案是体内湿气太重,我们说的湿气,就是湿邪。由于脏腑的虚衰,吃进去的东西转化不了营养,反而成为一种痰湿,逐渐累积在身体里,而湿邪又最容易困脾,困脾以后,脾气就不足,脾气不足,水湿就更难以运化,如此造成了恶性循环,减肥就不容易减下来。

还有一个原因是体内寒邪重,比如穿得特别单薄,吃得特别寒凉,就会导致寒气进入体内,慢慢积累,体内环境越来越寒,身体为了平衡,就会通过长脂肪的方式来保证我们有足够的热量。

当然,还有一种肥胖是因为吃得特别多,消耗得特别少,也就是“营养过剩”,但在临床上我观察到,现代人的肥胖,十之八九都是体内湿气重、寒气重引起的,而艾灸实际上对这种肥胖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和艾草特性有关。

这里有个小故事,古代在行军打仗时,军队总是要带大量的粮食,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减轻负重,他们一般会在安营扎寨的地方找水源,但如果到了一个四周看上去没有任何江河湖泊的地方,怎么办呢?他们就会在当地找艾草,艾草是非常容易找到的,只要有阳光就能长。找到一大堆艾草后就点燃,艾烟有一个特性就是可以往下走,渗透到地下,而且主动去找水源,找到以后它就会和水气一起蒸腾上来,所以只要看方圆两公里左右,哪个地方往上蒸腾水气,就能判定这里有水。

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也不用去评判,我只告诉大家,如果我们身体里有湿气,寒气,用艾条去灸,就会发现艾的热在身上真的是可以通窜的,还可以拐弯,它会主动找的身体里的寒湿,所以《黄帝内经》中有一句为:“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意思是你喝汤药达不到那个地方,针灸好像也达不到,那么就用艾灸,就一定会找到那个地方。

那么灸哪里呢?今天给大家介绍去湿气非常好的一个穴位组合:水分穴、水道穴、丰隆穴

水分它是一个分水岭,身体里的水液到这里后要靠水分穴去分流,所以水分穴可帮助我们排水。

取穴:水分穴位于人体腹部正中线,在肚脐上一寸。

水道穴,顾名思义,就像人体的下水道一样,一些污浊的水是要通过这个水道流下去的,实际上这组组合还对我们肚子里的一些废水,如腹腔积液,都是非常有效的。

取穴:水道穴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可把从肚脐到耻骨联合上缘的这条线分成5等份,从上往下取五分之三的这个位置就是关元穴,关元穴左右各2寸,就是水道穴。

两腿上的丰隆穴,它是化痰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

取穴:从腿的外侧找到外膝眼和外踝尖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大约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处。

这五个穴位每天分别灸15分钟,可以悬灸,也可以自己捏个小艾柱,每天灸三桩或7桩。10天为一根疗程,每个疗程休息两到三天。

艾灸减肥,有可能不能做到立竿见影,但会改善身体机能,尤其是能运化身体代谢不了的水液,从长远来说,它在改善我们的健康,调理我们的身体,而不仅仅是减肥,所以你要坚持这样灸一个中疗程或者大疗程以后,身体是会发生一个质的变化的。

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在生活起居上要阻绝湿气、寒气,尤其在穿衣、饮食上尽量温暖些,这样就不会让身体通过长脂肪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