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号暖阳录共觅美好专题春城隐士公益评文专题【小慢可作者群】好文欣赏

问道、寻源、实践创作之旅

2023-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伯乐马

为期50天的红绿彩创新设计班到今天落下帷幕,画上了圆满句号,50天里收获多多,值得好好总结。

红绿彩高研班吸引人的是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中国艺术研究的最高机构。主持人为艺术文学创作研究院名誉院长朱乐耕先生,上课导师都是艺术圈里顶级大牛,讲中国书法与线条关系的范曾、张立辰、何家英诸位先生,讲中国书画气韵生动的杨涛、刘波先生,讲金石篆刻韵味的魏杰先生,用艺术人类学角度讲解陶瓷史及红绿彩历史的方李莉先生,古陶瓷研究专家庞洪奇先生,红绿彩收藏的耿东升先生,以及故宫博物院吕成龙先生导览整个中国陶瓷史,都令人眼界大开,问道思路,更加开阔。还有讲艺术是种生活方式的朱阳先生,开阔的视野,独特的视角,令人眼界打开。当然,中间穿插技法与实践的吴白雨先生,朱乐耕先生。

讲紫砂历史的高振宇先生,中国各地各大窑口,不同产地与烧成的邱耿钰先生,各位专家,从各自研究方向分享精彩课程,听来令人耳目一新,问道之旅完美结束,从北京转向红绿彩的发源地山西八义窑,开启探源之旅。

7月21日,踏上北京开往长治的高速列车。记得从高铁车窗向外眺望绿树环绕的红色房顶的山村构成天然的红绿彩。也许古代先民从此受到启发,才开启了红绿彩的装饰风格,成为釉上彩装饰的先河。

风风火火红绿彩

山西八义窑收藏有红绿彩的精品瓷器,磁雕、瓷枕。生动活泼的用笔尽显空灵之境,满屋的古瓷片更可近距离上手触摸千年的历史。感受历史的华丽与温度。后来几天的临摹与学习,并且感受到古代先人们的潇洒的画风,朴实的用笔及奔放的乡野之风。感受到红绿彩的源头发祥之地的神圣与第一抹绚烂的彩虹。

来到景德镇,更是理论与实践穿插进行,不仅提高了理论修养,更研究了实践技法,回来的第一堂课,朱乐耕先生带领大家参观中国陶瓷博物馆,再此对陶瓷的历史加深印象,紧接着,陶瓷造型设计,结合红绿彩装饰,力争达到造型与装饰的完美结合。同学们更是各自发挥自己所长,各显其能,从拉坯成型到雕塑到装置,在朱老师的指导之下,反复修改调整,积极努力,力争达到完美效果,在景德镇的一个月时间,从创意到最后的效果呈现,时间紧,任务重,到最后基本每位同学都有一两件较为满意的作品,给整个问道、寻源、实践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中间还请到景德镇陶瓷大学的诸多教授,邹晓松先生将粉彩历史,李磊颖讲多彩瓷器,刘晓玉教授讲解日本现当代陶艺的发展历史,张亚林教授讲解陶瓷造型装饰设计,何炳钦教授结合自己创作经验,讲解造型与设计的关系,中国美院教授戴雨享先生讲解瓷画与当代,宁钢先生讲解文化自信与现代陶艺。杨冰先生讲现代青花。还有青年教授喻宏,王清丽从各自实践角度讲解技法与理论。令同学们刷新了理论认识,提高了实践技法。

同学们在辛苦忙碌中度过一个充实而又有意义的暑假,让头脑更充盈,让身体更丰满,收获多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