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买回来就后悔了?12条器物心法助你简单择物,用出富足
对现代都市人而言,即使不是购物狂,也不免会被当下“全民带货”的浪潮所席卷。
有时候,蠢蠢欲“购”的心情爆发,头脑一热,买回来才发现踩雷。“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尴尬局面,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曾面临过。
想要的东西这么多,究竟该如何取舍?什么是能走入日常、丰富生活,真正需要的好器物?要怎样挑选出那些能长久陪伴自己的心爱之物?
今天推荐的这本《日日物事》或许能帮到你,知名饮食生活作家叶怡兰分享了她20多年来的选物用物心得,展现了在空间、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该如何择物用物,才能既满足日常需求,又能符合个人审美。
《日日物事》的作者叶怡兰是知名的饮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网站创办人。开设“PEKOE食品杂货铺”。之前,叶怡兰曾出版过《家的模样》《日日三餐 早·午·晚》,均位列图书生活类图书畅销榜,获得了许多读者的喜爱。
《日日三餐 早·午·晚》出版后,大家在被书中美食吸引的同时,对叶怡兰的餐具摆盘、日常器物也很感兴趣。所以在众多读者的期盼之中,她推出了《日日物事》这本纯粹的“器物之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3598054/0d6b3ee185ad3555.jpg)
书中,叶怡兰用精美的图片展示了她的日常爱用之物,包括汤盘、面碗、水果皿等“食之器”,茶杯、咖啡杯、酒杯等“饮之器”,烤盘、铁锅、量杯等“厨之器”,以及花瓶、桌历、书签、铅笔等日用物品。
从筷架、杯垫的选择,到餐具的搭配、各式酒杯的用处,叶怡兰从生活细节入手,分享了许多很实用的建议:
1、餐具摆盘注重形状搭配
比如餐具的摆盘,通常情况下,很多人都喜欢大大小小不同的圆盘摆开,这样看似喜气讨巧,却总觉得四平八稳,少了些个性和味道。但是如果能在这大大小小的圆盘中加入些“不圆”的盘,不管是长方、正方、椭圆、长圆,都能让餐桌瞬间变得活泼有生气。
2、物法自然原则
书中提到了“物法自然”的理念,因为渴望自然、渴望视觉与心灵的澄静,所以叶怡兰对藤的、木的、石的、草的、 带有最原始最朴素材质与颜色的器物,总是格外的喜欢。
她认为越是自然的材质,越能温暖温厚、与居家生活水乳交融。越是自然的材质,也越能随岁月之摩挲积累,而越见润泽情长。
叶怡兰家中的竹编杯垫
3、不成套,不成对
许多人购物喜欢成套购买,这样可以省去搭配的心思,但叶怡兰却有不同的看法,购买杯具、碗具等物件时,她还奉行着“不成对,不成套”的原则,因为人的金钱心力与时间空间都很有限,成套购买是对金钱、空间、资源的耗费,相反一只一只采买 ,能搭配出不同的风格,久而久之,反越觉丰富有变化。
除此之外,书中也有许多有趣的小知识,比如在分享日本食器“豆皿”时,叶怡兰还顺便给我们科普了一下“豆知识”,原来日本爱以“豆”形容小,如“小知识”称为“豆知识”,豆皿,则顾名思义,就是小皿小碟,但是以“豆”为名,似乎更多了一些小巧灵动的气息,惹人多生几分怜爱。
一桌子的豆皿
《日日物事》是一本非常落地的书,里面讲到的选物用物心得是你平时生活中用得上的,并且在此基础上,也有美学、艺术层面的解读。
当然,《日日物事》并不是一本简单的种草书,这本书不仅有“术”,更有“道”,叶怡兰在书中分享的选物用物不仅实用,更是引导我们深度思考自己的购物行为,在买买买之前,不妨先看看书中的这些建议吧!
1.量力而为: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超前消费,购买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物品。叶怡兰认为,人与物缘分无常,所以日用之器,平易平实、能力心力可及可负担为好,相处起来才能随心所欲、洒脱自在。
简单来说,就是买你可以负担的东西,而不是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东西。这样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享用它,与它相处时也能更自在舒适。
2.我会爱你很久吗?
对叶怡兰来说,每一件器物都是有情感的,买下、留下每一件器物之前,必然问自己一句“我会爱你很久吗”。也要再三确定真正需要、非有不可、得能派上用场后,才肯带它回家。这样的相守,才能真正久长。
用了20年的帆布包
3.形随功能生:
器物的存在意义,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也不是为了炫耀品味,而在于“解决问题,响应需求”,让生活更方便舒适更从容优雅愉悦,才是唯一价值;无法真正走入、融入生活里,只能一时短暂愉悦,最终必遭厌腻扬弃。
可以直接上桌的烤盘
4.少即是多,足够就好:
人所需要的,其实远比拥有的、想要的少得多了。物件太多,徒使自己目盲意乱心忙;少而精,才有余裕和每一件久久温存出绵密的默契和情感。
人与物的关系是怎样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事的关系或许也是一样的。对购物行为的思考,其实也是在梳理我们生活中的需求和欲望。
曾经的叶怡兰,也是一个“恋物狂”。因为迷恋着茶,恋着茶的学问、茶的滋味、喝茶时的气氛,所以迷恋茶具 ;因为着迷于咖啡的香气、煮咖啡时的专注心情,所以着迷于搜集咖啡壶。
但后来,她发觉物是载具,盛装此中的食物、茶饮与生活,才是我们的真正所欲所求所望。之后,在这样的思维下,她慢慢收敛了高涨的物欲,家里物件的增加速度刹那变慢,选物见物,只从最本质最根本的角度着眼。
叶怡兰在书中这样说道:“贴近功能,贴近需求,实用耐用,才是器物的真正恒长价值所在。”
在全民“带货”的声音中,叶怡兰畅谈的不仅是爱物说,更是如何爱物而不耽溺于物的观念,还有与器物的日日相处中获得的对人与物之缘的理解和体悟。
真的恋物并不是疯狂地买买买,而是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件器物。
就像她所说的,我停下了对物本身的搜罗追索,物是载具,盛装此中的食物、茶饮与生活,才是我的真正所欲所求所望。那之后,我选购的每一件物品都有了生命,都寄托了感情和人格,都在我的人生里,有了各自的立足位置、故事和意义。
《日日物事》一书当当独家版附赠叶怡兰签章卡片一张,限量3000册,先到先得,有兴趣的小伙伴赶紧入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