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人生有多长或多短,你都要用马拉松的态度去跑完它,因为人生本身

2023-06-26  本文已影响0人  林辉岳

不管人生有多长或多短,

你都要用马拉松的态度去跑完它

你知道不,我就像那个坐在天涯海角瞭望世界的老人,我总是眯着眼,看向一望无际的海面。红尘的喧嚣让海水沸腾了,水蒸气上升到半空,形成了一面折射一切的水镜,我就在这面水镜里,看着红尘中纷纷扰扰的故事。

很多故事看似不同,其实都一样,要么就是人顺从于命运,要么就是人与命运搏斗,想要改变命运,看得多了,你就会觉得有勇气挣扎是一件幸福的事。

因为很多人都习惯于维持现状,顺从命运,不想走出自己的舒适地带,也没有勇气接受未知和改变。遇到迎面而来的无数种可能时,他们总是不断地拒绝,不希望自己的池塘里进入新的物种和活水,只想让一切都保持现状,一切都停留在他们觉得最安全的那个状态。

于是,他们就在不知不觉中活成了一潭发臭的死水,只等着最后被阳光蒸发。就算他们有时觉得危险,想要改变,也会因为长期的固化思维,已经丧失了改变的能力,最终什么都改变不了。唯一的办法就是下定决心打破生命惯性,走出舒适地带,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但这实在太难了。

每个人体内都有一套平衡系统,它会让人以一种趋向稳定的方式来行动。所以,人可以在短时间里做出一些简单的改变,可一旦松懈下来,回到过去的那个舒适地带,就会失去改变的动力和向往,一切都打回原形。

就像体育锻炼一样,每天都必须坚持,而且必须维持一定的运动量,假如突然中断,身体就会发出懈怠的信号,你就会慢慢地回到过去那个懒惰的生命程序中,生命机能也会渐渐地退化,变回原来的样子,甚至,因为时间的流逝,你的机能会比以前更加糟糕。

思维也是这样,世界在改变,人也在改变,如果你放弃走出舒适地带的挣扎,回到原有的生命习惯之中,你其实就已经退化了。很多人为什么到了一定的领域就很难再进步和突破,甚至会退步、落伍,就是这个原因。经验的积累让他们的技能日趋成熟,但与此同时,他们也进入了舒适地带,如果他们不打破这个瓶颈继续往上走,他们的水平就不会提升。不再提升,就意味着他们的生命力已经枯竭了。

有些人却刚好相反,他们善于学习,习惯从未知和陌生中汲取营养,让自己的智慧、慈悲和胸怀变得更加博大,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无论经历什么样的坎坷和挫折,他们都没有放弃过,始终迎难而上,一次又一次地挑战自己、打碎自己、成就一个新的自己。

他们就像那些奔涌入海的江河,自打从雪山融化,就一直向大海流去,因为不断汇集其他水流,所以它们无论途经沙漠、草原还是城市,都没有干涸,最后终于流入大海。

这种人可能最初不太起眼,不会像有些人和群体那样,一开始就轰轰烈烈地做这个做那个,一旦觉得不对劲,又将原先的东西推倒重来,他们喜欢不紧不慢地朝着一个方向走去,慢慢地积累,慢慢地孕育,到了一定的时候,再完成那个他们筹备已久的心愿。人们称之为“厚积薄发”。

很多时候,单纯地追求快速高效,却没有终极目标,会让人反反复复,朝令夕改,一切的付出都付诸东流,反倒是从一开始就确定了目标,然后一直坚定不移,不忘初心地向前走,才能真正到达终极目的地,哪怕走得慢一点,也没关系。很多一开始就走得很快的人,半路就坚持不下去,放弃了,正是因为他们很快就把自己给累坏了,目的地却还是很遥远。所以老子才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其实,只要能真正地到达目的地,快和慢又有什么关系呢?大海里有雪山上融化的雪水,也有天上滴落的雨水。百米比赛靠的是爆发力,千米以上就要调整好节奏,有慢跑有快跑还要有冲刺,如果是马拉松,就要寻找一个最恰当的速度,进入匀速的状态,一直坚持下去——

丫头,不管人生有多长或多短,你都要用马拉松的态度去跑完它,因为人生本身就是一场马拉松,除了自己之外,你没有对手,除了坚持之外,也没有结果。

《爱不落下》 雪漠著

今日如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