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比总结更能让你精进的思维

每个做公众号的小编都忍不住要纠结这几个问题:
- 为什么我的文章没什么人点开?
- 怎么样才可以快速涨粉啊?
- 啥时候才可以写出一篇爆款文啊?
我也经常会在后台分析阅读数、转发率、阅读来源分布等等。
也常常忍不住会看一些这样技巧和秘籍:
- 《70篇文章,近200万用户,「毒舌」咪蒙凭啥刷爆朋友圈?》
- 《专业又接地气的丁香医生是如何做选题的?》
- 《篇篇10万+的选题怎么做?看看「深八深夜八卦」就懂了》
为什么90后的粥左罗能写出款款十万+,并成为热门的新媒体培训师?
为什么同样是职场五年的工作经验,别人却成长的比你快?
《复盘》一书中提到了这样一种思维——复盘思维。对于个人成长,有复盘思维的职场人可以用1年时间学的比普通人3年的还多。实践是学习成长的最佳方法,可是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机会都是有限的,在这个实践过程中能否总结、反思、归纳,并最终内化成自己的思维体系和方法论体系,这才是关键。
一、什么是复盘
“复盘”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棋类术语,指每次对局后,要在棋盘中重新走一遍,以检查对局中对弈者的优劣与得失关键。复盘被认为是围棋选手增长棋力的最重要方法,尤其是自己和高水平者对弈时,可以通过他人的视角看到自己思考不足的地方,从而将别人的经验化为己用。
我们所说的一般性复盘概念,是指在头脑中对过去所做的事情重新“过一遍”。它是通过回顾、反思和探究、找出原因、总结规律,指导我们下一次的行动。
二、为什么不是总结,而是复盘?
很多时候我们在第一眼认识复盘的时候都会觉得这不就是总结吗?
试着回顾你最近的一次总结吧:我在过去的一年中做了什么,哪些地方我做的不错,哪些地方存在不足,我下一步打算怎么做怎么改进。
是不是感觉被套路了?
事实上总结只是复盘的一部分,复盘比总结具有更为全面和丰富的内涵。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期的工作或学习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它更关注一些关键点和优缺点。而复盘是对做过的事情从头到尾进行一遍思维的推演和审视,它还对其他可能性的行为进行探寻,尝试探索其他的可能性,以找到新的方法。总结是静止的,复盘是动态的。
三、GRAI复盘法
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复盘,可以避免“快思维”为你的思考进行了自动快进。通过GRAI介绍了复盘的四个步骤
Goal(回顾目标)
Rethink(重演过程)
Analysis(分析原因)
Insight(探寻规律)

第一步:回顾目标
在复盘事件中回顾目标是给予我们目标的指引,让我们知道要往哪努力。目标是我们需要到达的最终目的,也是评判事件的标准。在开始的时候进行目标回顾就是让我们知道我们在讨论什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评判。
第二步:重演过程
原模型的第二步是评估结果(Result),我把它调整为了重演过程(Rethink)。但我认为评估或重演整个事件的过程比单纯关注结果更为重要和全面。大家都习惯于关注事件的结果,对于全过程的推演和动作的关注更有助于全面的复盘。
第三步:分析原因
原因分析是否到位,决定了复盘的有效程度。我们可以从预期不一致的地方出发,试着用用丰田5问分析法,连续追尾5个为什么,探究问题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找出真正的解决办法。
第四步:探寻规律
我们很多时候都能做到分析原因这一步,可是如果我们多做一步,总结出一些规律,提炼出一些原则,就是更深一层次的进步。正确的规律和原则,就可以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当然规律和原则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得出来的。我们必须不断地警惕逻辑谬误和在其他案例和事件中不断检验自己的规律和原则。
复盘并不只是方法,最高境界是形成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