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800送赞简友广场想法

手写小分队||读写明代于谦的诗(20)

2023-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佛晓星辉

现在正学习《明朝那些事儿》《明史》,读到于谦的诗词,很喜欢,便手写了几页。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明代名臣,民族英雄。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以“谋逆”罪,致使于谦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

《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原文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原文

《上太行》
西风落日草斑斑,
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
马蹄又上太行山。

译文

晚秋西风萧瑟,落日斜照着茫茫的山野,放眼处寒草斑斑,气清云淡,高空中飞鸟独还。

两鬓白如霜雪的老人在山道间策马前行,他策马奔行再次前去巡视太行山。

创作背景

宣德五年(1430年)时,于谦三十三岁,以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河南两省,达十七年之久。回京议事,因未给操纵朝政的宦官王振送礼,被诬下狱。数月后释出,又派他巡抚山西、河南。这时他已五十余岁。从诗的后两句来看,这首诗当作于第二次出巡两省时。

赏析

这是一首行旅诗,全诗意境如太行秋空辽远开阔,笔调如上山马蹄矫健有力。

西风劲草,落日暮云,高天归鸟,何等苍茫、壮阔的境界。我们不仅看到了巍巍太行的寥廓景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阔所透露出来的诗人博大的胸襟;我们更由末尾一句,看到了诗人立马太行,雄视千里的英雄形象,感受到了他两鬃霜华却壮心不已,辗转千里却生命不衰的烈士情怀。

老骥伏枥,自强不息。这首诗里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挑战困难,纵情高歌的人生豪情。

这首诗在写法上也颇具一格,看似景与情分写,其实一体连贯,承转自然,形成先抑后扬的感情波澜,读来别有一番沉郁顿挫之致,感人至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