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2017-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心智教育麦子
【。◕‿◕。每天进步一点点】
2017-10-20 星期五
道德意识和自觉意志仅是整体人格的一部分。他们伴随说话能力以及用语言表达想法的能力同步发展。
道德意识,或者说对于善与恶的觉察,是孩子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然而,其教育意义经常被高估。语言层面的教育知识针对孩子的道德意识和觉察。这样的教育必定认为孩子人格的所有其他方面(情绪、习性、冲动)是意志和知识所无法企及的。由于这些动机往往得不到理解,而且拒绝语言层面的纠正,它们经常被看作很多无可救药的遗传素质,毫无知觉的本能,或是内在神秘的情绪冲动。
然而,孩子人格这些表现反而是其意图的真实体现,不被承认是由于不符合他的道德意识。如果孩子确实不知道自己错了,我们或许有必要给他指出来。在大多数情况下,他对此非常清楚,因此唤醒他的道德意识显得多此一举——岂止如此,这样做其实是有害的,它会加剧孩子“共同体感觉”与“私人感觉“之间的内在冲突,这一冲突的孩子行为当时就已经存在了。说教和讲道理会引发内疚感,这是当今被误解最深的心理机制之一。很少有人认识到,内疚感并不是懊悔的表达,相反,它是在为持续不当行为做准备。只有那些假装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遗憾并且打算继续这样做的人才会产生内疚感。无论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多么遗憾,如果他愿意即刻开始做正确的事,他就不会产生内疚感。我们必须把内疚感与积极的懊悔区分开来:它涉及的始终是过去发生的事,而非考虑将来应该如何做。孩子或许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是他意识不到自己行为背后有什么意图,他依然维持着同样的意图,致使同样的错误重复出现。因此,加深孩子的内疚感会阻碍他改进。我们比如让他意识到自己真正意图,而不是说教。
——德雷克斯《父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