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心情随笔读书

说一本自我管理的书

2018-01-06  本文已影响102人  影山谜行

今天要说的这本书是山下英子的《断舍离》。

人生不仅要感性的活着,也需要理性的活着。这也是我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我也会换一种方式来说这本书,一方面是值得学习的点,另一方面是槽点。即使再是经典,也摆脱不了“好”与“坏”这两个对立的矛盾点。

一.学些什么

看这类人生管理类书目与看小说类似,都需要提问题。小说要提的问题是,剧情怎么发展,剧情为什么会这样发展等等;而管理类的书目则要问,作者想表达什么一种新的观点,这种观点是怎么来的。

1.断舍离的机制

“断、舍、离”的g含义

要了解机制,首先就得先了解“断舍离”的含义。“断舍离”也佛家的六根清净相似,都是需要弃掉一些对己无用之物。其实就是确定这件物品与我的关系是否存在。

关于机制,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描述,我在这里就不赘述,简单来说,第一你要让物品都各得其所,也就是物尽其用;第二筛选掉对于自己无用的物品,需要花自己精力去管理,需要花空间去存放的暂时不用的物品;第三找到合适自己东西,让自己和真正喜欢的东西在一起。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东西要用才有价值。

2.无法丢弃东西的理由

作者将无法丢弃的理由最终总结为一句话“丢不掉,就是不想扔”。

如今社会物质泛滥,每个人都拥有很多东西,尤其在商家各种营销攻势下,我们不得不陷入各种“捡便宜”或“图折扣”的状态下。于是我们不断买新的东西,却又丢不弃旧的东西。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衣服和手机。

你衣柜里的某些衣服是不是已经很久没有穿过了,你已经换下的旧手机是不是也几乎没有再拿出来过。那你留着它们干嘛?除了占用我们的空间,便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无法丢弃东西的“水池”

而丢不掉东西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三类:逃避现实型、执着过去型、担忧未来型。逃避现实的人总是不愿意去整理,所以每天都让自己处于忙碌状态;执着过去的人又总是给一些已经完全没有用处的物品赋予意义,于是让自己不忍舍弃这些物品,让其占用我们的时间和空间;担忧未来的人则是担心今后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于是存储物品以备有患。

这三种类人其实最根本的想法就是“不想扔”!于是,我们这三类人变成一个不断增加垃圾,却又排不出的“臭水沟”。不仅在感觉上难受了自己,还在空间上难受了自己。

3.“断舍离”的思考法则

首先,在选择物品的时候要确定的是我能不能用,而不是我要不要用。这里一定要关注在不扔弃物品时所造成的损失。比如空间被占用,比如需要花时间清洁这些物品,比如需要对这些物品进行维护。这些会影响你时间和空间成本的方式,在选择物品时都要思考清楚。

其次,你与物品的关系就像你的人际关系。你选择一件物品就相当于你选择一个朋友,这时,你需要以自我为轴心,想想这件物品或这个朋友是不是必要的,他(它)会不会浪费我的时间,会不会把我引入到被动局面。一定要选择当下,对于我们而言最有必要的物品或朋友。

最后,我们要真正了解“可惜”的含义。最重要的判断方式是,如果你真的觉得可惜,你不会收着不用,而是会真正用起来或用到该用的地方去

4.“断舍离”的实践方法

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去做!

光想不做,看多少书又有什么意义。找到对自己真正有用的物品,丢弃掉对自己没用的物品,试试,动起来吧。

二.槽点

这本书提出的这种自我管理的方法很好,但书中也是充满槽点。比如在解释“断舍离”的时候,作者就反复用到目标、任务、精髓等等这些同义词。就像咱们在背政治的时候常常遇到的各种目标、任务、路线一样,让人不胜其烦。

更让我觉得槽点无限的事,本来一个科学的管理方法,最后却上升为“玄学”。多的不说,立即上图。

看到这里,我还以为我读的是哪本玄幻小说,初级中级大师级,还有各种气场等级,仿佛学完这书就能变成一个绝世高手一般。

这是这本书最为让人吐槽的一个地方,一旦扯到这种毫无根据的“玄学”理论,就会引来一大批以“断舍离”理论作为教派宗旨的狂热分子。

“断舍离”的方法,的确值得学习实践,可中间提到的这些“玄学”观点,咱们未必需要苟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