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再等等
吉林市终于可以堂食了。
没出意外,得知这个消息,又是在“消息”来源渠道“相当”丰富的那个“万能的什么圈子”里看到的。
虽然在方圆几十平方米的“使用面积”里,与锅碗瓢盆奋战了近百天。
早已经把家中的犄角旮旯,凡是能翻到的地方,翻了又翻。
现在让我回忆一下,封在家里这近七十天的时间里,为了满足我们这个家仅有的两张嘴,把可能“藏匿”吃食的冰箱、冰柜和厨房里的所有角落查看了究竟是多少遍?还真有点想不起来了!
反正很多遍。
而且还得不断地麻烦自己这个数学不咋好的破脑袋总是处在瞎合计状态。为的就是不至于把所有可吃的东西,磕到猫干爪净。
其实,家里主要储备鱼肉蛋类食物的大型家用电器,如冰箱、冰柜差不多统统“底朝上”了。
用尽全身力气,早就数不清与煎炒烹炸糊涂炖,死磕了多少个回合的人,那种按捺不住,马上就得冲将出去,找个小馆子大搓一顿儿,解解馋、补补亏空的身子骨的心情,只有经历过这段日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
可是,还是有好心的朋友,悄悄地告诉我,等等,再等等。
至于为什么要等?人家没说理由,咱也不可能不知深浅再去刨根问底。
大家都是成年人,有些事情,是不可能把所有的道理,都说清道明的。
也是,这近百天的艰难,咱都挺过来了,真就不差这几天了。在家吃,有在家的理由,毕竟,在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安全这根弦,绷得越紧越好。
对自己,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都好。
还有一点点小心思,大概人家聪明的人,早就有。那就是人家大大小小的馆子里,还有多少存了近百天的存肴?这些存肴是不是还处于安全状态?谁能说得清楚呢?
封在家里这七十多天,最频繁也是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对着屏幕,通过视频或语音,与几个从小玩到大,将来很有可能还要玩到老的发小,聊聊各家那三两顿饭做啥吃啥?
对于一个厨艺不精问题多的我来说,总是有很多问题向他们请教。不厌其烦地解答我的各种疑惑的过程中,也成就了他们“师者”身份。
对于我来说,鼻子下面的这张嘴,可真是没白长。当学生有当学生的优势,什么事多问多学,一点都不丢人。
备战高考的高三阶段,正是靠着自己这张不耻下问的嘴,愣是从全年级的第一百名以后的队伍里逃出来,问到了前二十名、前十名、前五名,最后问进了前三名。
说句实话,不耻下问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捷径。能把嘴巴的功能运用好,你会少走很多弯路。
这不,从烙饼、蒸馒头、擀面条都是发小隔着手机屏幕教给我的。
还成,我这个学生还算争气。没问之前,这几样,没有一样干成功过。
可这一次,大不相同了。
无论是自己吃,还是拿到台面上,让别人看和品尝,都还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