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很难吗

2022-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MMMax_手手

不管是作为读者还是作为观众,意公子都像是我一位多年的老友。也正是如此,翻开《大话中国艺术史》这本书豪书时,我的第一感觉像是一位遥远的朋友跨越了纸张和荧幕,带着新的惊喜走到了我身边。

之所以说是老朋友,是因为从第一次听到意公子的那句“艺术很难吗”到今日,竟然已经过去了七年的时间。这些年的陪伴中,意公子的小绿裙是我接近艺术、欣赏艺术、理解艺术路上不变的一抹色彩。意外艺术一路走来不仅是让观众了解某件艺术品或是艺术历史,更多的是在潜意识里鼓舞人们亲近艺术,放下畏难畏雅的心理包袱去理解艺术。于是渐渐地,作为观众的我也从开始的对艺术望而却步到艺术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意公子早期的选题大多数是西方艺术,近年的内容里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艺术品。书中那句“最熟悉的陌生人”用来形容中国艺术最恰当不过。中国艺术历史长,跨度大,艺术品很难定量评价,不好理解。做中国艺术的科普性、趣味性讲解,难度不言而喻。从趣味性、完成度、体验感几方面来看,《大话中国艺术史》是合格的。一本书索引一万年,《大话中国艺术史》从仰韶文化开始一路狂奔到近现代,每个时期以代表性的艺术品或艺术家为聚焦点展开趣味讨论。可能会有读者认为书中使用流行梗和口语化的表达太多,夹杂在严肃的探讨中显得不伦不类,过于娱乐化和浅显了。但我认为大可不必对书中的娱乐内容喊打喊杀,讲解艺术类的书籍有的严谨有的包容,有的渊博有的精深,也有的亲切易懂。不同风格的书籍自有他们的位置。而接地气、趣味性强、人人能读人人能读懂,这正是《大话中国艺术史》坚守的位置。

趣味,但不以趣味搪塞读者,浅显,但不浅薄。在每个节点上,这本书都尽量关联艺术品诞生的历史背景以及艺术家的人生经历来进行探讨。艺术是怎样被孕育又是怎样诞生的,纸面背后,执笔的意公子引导着读者的视线也引导着读者的思维。从艺术品到艺术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艺术品本身,更是中国艺术这位巨人的筋骨和脉络。

于是我们看到了字如其人铁骨铮铮的颜真卿,看到了《富川山居图》背后黄公望的境界,看到了飞鸟鱼虫不羁的白眼后八大山人的叹息与痛楚,看到了唐伯虎在浪漫传说背后真实的一生。而顺着历史的脉络,我们也看到了中国艺术并不是只有刻板印象中的意象山水,而是包容的,超前的,丰富的,不断融合不断创新的。

这些历史和故事不仅为观者的解读提供了更多维度、更多层次的可能性,也让观者能直击艺术的原来模样——或喜或悲,或美或痛,都是生命在短暂瞬间迸发出的最强音。这些声音比创造他们的人类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它们穿越万年,传达给路过的人们一份心情,一点感悟,一段人生,一些关于美的最初与最后的追求。

所以,中国艺术很难吗?我想意公子已经在书里写好了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