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力量
我是一个不喜欢刷视频的人,这几天,却被一个个重庆救火现场的画面深深吸引,一遍遍的看,一次次的流泪。
这个炙热而漫长的夏天,巴蜀人民实属不易: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气温最高的天气;疫情返扑,高温下的核酸检测、居家隔离;江河干涸,长江边的城市也缺水缺电;高温引发山火,直袭依山而落的城市。
山城告急!
景观灯关闭了,城市路灯也减到最低密度。曾经以城市夜景媲美香港的重庆,白天骄阳似火,地表温度爆表。夜幕降临之时,整个城市浑暗得有些不堪。
工厂停产,商场限电,让电于民。尽管如此,持续极端高温下急增的用电负荷,让水电资源特别丰富的川渝地区,成了缺水短电的重点区域。
最让人揪心的,还有那四处添乱的熊熊山火。
曾经以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而闻名于世的巴山——重庆缙云山,在这个夏天,以“一座山,一场火,一城人”而感动中国。
山火肆虐,横越山峰,直逼依山而建的北碚,这一刻,重庆人的血性被唤醒。
山路崎岖,大火逼近,救援队伍和物资上不了山,怎么办?
这时候,爬了一辈子坡,上了一辈子山的重庆人,骨子里的江湖侠义被激活——摩托车迅速集结,志愿者迅速集结,救援物资迅速集结。
“我是党员,我是退伍老兵,我参与过救灾,我是年轻人⋯⋯”,所有人都在主动请缨。
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火神搏斗的接力赛就此展开。车辆无法抵达的山路,摩托车勇士们一趟又一趟地将消防官兵、救援物资送了上去。
那些感人的画面,堪称大片中的大片:
骑着心爱的铁骑,在崎岖的山道上飞驰着的一个个年轻的身影,简直帅到无法用语言去形容他们。
借了别人的车来当志愿者的90后小伙子龙麻子,实在遭不住了,就往头上倒一瓶矿泉水,扒在车扶手上说:只闭一眼就行。
来自璧山的泸州籍19岁小伙子,骑着自己刚买不到一个月的越野摩托来了。几天下来,直接把发动机跑报废。有人问他:心疼不?他回答:怪心疼的,不过还是要去。
一个身形单薄的摩托骑士,背上挷了两箱矿泉水,车座后还有一大箱物资,冲一个陡坡时连人带车摔了下来。挣扎了好几次,才将摩托车扶起,一轰油门,又上去了。
绵延数公里的山路两旁,由志愿者们组成的一条庞大的人工传送带,硬是将一件件救援物资、生活用品传递到了灭火最前沿。
前来征援的云南森林消防总队的官兵说:我们救了无数的山火,还是第一次坐着老百姓的摩托车抵达现场,第一次能在火灾现场吃到冰糕、喝到冷冻饮料。不可想像啊,在火灾现场,所有的保障物资简直是应有尽有。
“太感动了,24小时都会有当地的群众用背篓或者是用桶,将冰镇过的矿泉水、功能饮料,沿着我们打火的队伍一路送到火线边上”。
夜色中,救火现场呈现的一个巨大的“人”字:左边那一撇,是将夜空染得血红的大火带,右边的那一捺,是由无数救援人员、自愿者头上戴着的头灯打出来的蓝色灯光带,他们用血肉之躯组成的长城,向火魔发起了最后的猛功。
当云南森林消防总队釆用了科学的“以火灭火”法,最终将大火扑灭,缙云山上一片欢腾。
重庆人,以自己独特的风格致敬救火英雄:云南森林消防,简直是“凶得批爆”!
山顶上,一个高吭的重庆方言响起,引来万人和声:重庆人,我们再吼一声,咚咚咚咚咚,雄起!雄起!
夜空中的缙云山上,火光映红天空,口号声回荡山际,视频前的自己再一次泪流不止。
这是一座依山而筑的城市,山城人一辈子都置身于山、河、坡、坎之中,江河、码头、大山哺育着他们。
上了一辈子坡,爬了一辈子坎的重庆人,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最终以他们独有的血性,回馈给了这片炽热的土地。
这个不易的夏天,巴蜀儿女用汗水和热血,又一次将一种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重庆精神,巴蜀精神,就是中国力量!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城,城里没有神,只有重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