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只是一部电影而已
「2019 第001篇文章」
2016年,知道三体要拍成电影,几乎所有人的态度都是悲观的,不是说不看好中国科幻,而是这个团队明明白白的告诉你“我是来挣快钱的,我根本不懂科幻。”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三体项目流产,对于《三体》这样优秀的作品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还没有能力将三体搬上荧幕。
而就在大家对三体电影化一片声讨的时候,另外一部大刘的作品,也在影视化的路上,悄然前行……
郭帆,一个对很多人来说都十分陌生的名字,翻看过往的作品,一部《李献计历险记》,一部《同桌的你》,平均分连及格都不到,难道又是一个来坑钱的?不免隐隐担忧,这是我对流浪地球的第一印象。
但是当我第一次看到官方发布的剧照,黑白风格,冷峻的机械感,让我忽然觉得,或许这一次可能真的会不一样。
2017年,看到流浪地球的第一支概念预告片的时候,长亭外古道边在耳畔响起,行星发动机的轰鸣声,破败的废土风格,短短三十秒就抓住了我。当然即使如此还是会担心,担心预告片真的有可能是预告骗呢。
2019年,随着各种物料陆续放出,了解众多幕后的制作故事都让我觉得,这一次真的可以期待,中国的科幻真的要来了。但是理智还是告诉自己,清醒一点,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芳华,海牧已经多少次了,这一次我要把期待放低一点,凑活能看就行。
即使在此刻,当无数大V好评如潮的情况下我都在告诉自己,不能全信。
大年三十的晚上,作为春节档唯一一部零点首映的电影,流浪地球的开画成绩8.4,我知道我不用等了,迫不及待的和朋友们买了初一的票,就是为了第一时间能看到整部标榜开启中国科幻元年的硬科幻之作。
现在我可以放心地说,这一次没有期待错,流浪地球真的爆了,我们所期待的中国科幻,或许真的不一样了。
我曾预测《流浪地球》会像去年的《红海行动》一样成为今年春节档的票房黑马,事实也正是如此。《流浪地球》在完全不被看好,被喜剧TOP3裹挟的情况下,在大年初三实现逆袭,牢牢占据票房第一的宝座,甚至比去年的《红海行动》来的还要迅猛。
猫眼数据预测更是给出了53亿的票房预估,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据,真实的落点可能会在40亿左右,但是无论如何,《流浪地球》用实际行动证明,尊重电影的作品必然会受到市场的尊重。
相比于《红海行动》,《流浪地球》在短短三天时间就完成了逆袭
精神内核和科幻情结
曾几何时我们也曾有过无数惊艳的科幻片,黄建新的《错位》将关于人工智能的终极探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搬上荧幕,而《大气层消失》也十分前瞻性的提出了环保构想,所以说,中国人不缺乏对科幻的渴求。
《错位》在中国科幻史上的影响是划时代的
而《流浪地球》的设定更是如此,电影的整体构想来源于原著,但是故事上基本脱离了原著,只留下流浪地球这个大背景,选取了其中一段时间进行表现。而精神内核也几乎颠覆了原著的冷静,客观的理性表达,转而将视角对准家国情怀,以及中国人最传统的故土情节。
大刘的原著粉可能要吐槽了,他们所喜欢的真是大刘对于文明的宏观视角,而对个体生命以及情感表达的淡化和克制。这也是众多观众不喜欢电影的第一个点。
但是如果电影版真的大胆到完全采用原著的冷峻风格,或许这片子估计就没人看了,毕竟考虑到档期,受众以及过审等等原因,作出改变也是可以理解的。况且大刘作为监制也参与了剧本创作,那么说明这种更改,也是大刘认可的。
而这种表达恰恰凸显了中国式的东方文化在面对末世危机时有别于西方主流价值观的行为动因。
同样的题材放在好莱坞,可能就是乘坐飞船跑了,根本不会理解为什么要带着地球跑。不合理,也不现实。这是以海洋文明为主导的西方所无法理解的。
当然,原著对于这个问题也进行了详细说明,开篇关于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论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但是在电影版中完全没有体现,我个人觉得电影版的处理是为了结尾处火种计划的合理性做铺垫,如果说明了这个问题,那么火种计划无异于变成了政治阴谋。
但是,抛开流浪地球计划的合理性不谈,带着地球逃离,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中国人特有的对于家,对于故土的眷恋。
作为一个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国家,五千年的历史将家的概念深深写进了我们的基因,所谓“破家值万贯”正是这个道理。看完这个电影或许你就对当下中国人对于住房的渴求为何如此之深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因为这是中国特有的情感纽带,没有家就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而地球就是我们的家。至此,流浪地球也终于找到了属于东方文化的精神内核。在这一点上《流浪地球》是成功的。
电影的台前幕后
当然,在众多对《流浪地球》的夸赞中,也要看到这部电影众多的问题和瑕疵。首先从剧情上看,《流浪地球》虽然表面上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硬科幻电影,但说是科幻片,其实是末世灾难片,即使如此也是中国电影多年夜未见的类型。
影片弱化了太阳危机和地球流浪,强化了木星危机和救援行动,主要情节上更像是《后台》、《2012》这样的作品。
而人物设定上也采用了和《星际穿越》类似的亲情线,叙述了老中青三代人之间的故事,除此以外救援队的设定和《世界末日》也是十分雷同,特别蒂姆这个中澳合资角色的设定,前半段除了插科打诨几乎无用,而台词也基本照搬了《世界末日》。
为了春节档的排片,《流浪地球》在时长上进行了压缩,删去了许多情节。
从网传的删减部分来看,《流浪地球》将大量关键剧情删减,导致成片在剧情连贯和人物逻辑出现重大问题,个人觉得为了追求视觉奇观而删减对于整体故事上更加重要的部分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与其如此,还不如删掉部分的特效场面,转而保留为剧情服务的部分更重要,尤其是电影后半段,大量情节的前后不连贯,前一秒刘启和蒂姆还挂在发动机轨道桥上,后一秒就回到了运载车里;前一秒王磊还在说话,后一秒就已经被压在石板之下。给观众造成观感的误解,对于《流浪地球》这样的电影来说,就是严重失误。
如果在故事剧情,和人物创作再进一步,《流浪地球》在我心目中的评分会更高。
其次是演员的表演。青年演员表演略显生涩,尤其是韩朵朵的广播,本来铺垫很久的情绪却在高潮时来得如此尴尬,一方面是剪辑的问题,另一方面还是演员自身的能力问题。
当然要说最特别也是最具争议的自然是吴京,本来以客串身份参与,到最后却变成了主线剧情,而有那么几个瞬间,我确实依稀看到冷锋的影子,有点出戏。不过,关于父子情的诠释,倒也算的上完整,或许也是与吴京本人的生活角色有关。
但是更要说的一点就是,吴京对于本片的帮助不仅仅是友情出演,更是在制作最紧要关头的雪中送炭,如果没有吴京投资的6000万,恐怕现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你连骂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吴京没有被黑的理由。
再说制作。科幻电影最重要的就是本身的结构完整性,虽然有原著的支持,但是细节之处,还是需要整个团队一点点去创作。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是一种地下城的剧照。(出处见水印)
在刘启身后的墙上,左边是办证、出游、装备和春节福字,还张贴着一张地下城城市台球争霸赛的宣传海报。
身后的制服发放制度。
右边是北京市三号地下城警务站的公告,包括地表出入申请条例等等内容。
这些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主线故事没有任何帮助,甚至在一扫而过的镜头中都不会被发现,但是我们就是从这样一张小小的宣传海报上看到了地下城人类的日常生活,想象着未来的生活图景。
这样的设计在片中比比皆是,地下城的王府井、麻将馆、烤串店、舞狮表演,运载车里的佛像挂件,随处可见的标语,以及那句贯穿全片的交通安全宣传语,正是这些细节的组成,才让我们能够感受到《流浪地球》所呈现的真实,让观众觉得,在未来的生活或许就是这般样子。
科幻电影的世界就像冰山,或许我们在银幕前看到的只是冰面之上的一小部分,但是需要冰面之下的世界支撑,所以说《流浪地球》团队的辛苦远不止我们看到的这些。导演带领整个团队用八个月的时间编写100年的编年史及世界观的架构,甚至小到发动机维护手册这种内容。为此,主创们还特地编写了一本《流浪地球制作手记》来讲述背后的故事。
正是这样的创作态度,才有了《流浪地球》的诞生。
除此以外,电影的配乐并没有好的那么夸张,虽然能够看出配乐在风格上追求近似《星际穿越》的恢弘风格,但是远没有想象中的效果。开玩笑的说,还不如隔壁《疯狂的外星人》民乐版《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来的印象深刻。
美术风格上苏联重工业风格,有别于西方的极简主义,更加符合中国审美,粗犷,厚重的机械感让人倍感亲切,毕竟《环太平洋》中我最喜欢的机甲除了中国的暴风赤红,就要属老毛子的切尔诺阿尔法了。而地下城的设计确实让人欣喜,赛博朋克风格与中国元素的巧妙结合,勾勒出未来末世的画面。
最重要的特效部分,毫不夸张的说是国内顶级没有错了,虽然有部分CG画面还是有点出戏,但是总体上值得点赞,再也不是五毛特效辣眼睛的画面,尤其是在总预算只有5000万美金的基础上做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不错了。对于以后的作品来说,确实立了一个优秀的标杆。之后的作品,在想用垃圾特效糊弄观众,我觉得是行不通了。
《流浪地球》的意义远比票房的胜利来的重要
到今天为止,《流浪地球》已经实现逆袭,拿下今年的春节档冠军也只是时间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看到《流浪地球》成功背后的意义远比票房胜利来的更重要。
郭帆在拍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导演的支持,路阳、饶晓志、张子贤、张小北等等导演都在片中客串出镜,宁浩不仅客串,还将自己拍摄《疯狂的外星人》的太空舱和宇航服借给郭帆进行拍摄,吴京更是零片酬出演。而宁浩、韩寒、郭帆三位导演之间的相互鼓励也让人感动,这才是中国电影人惺惺相惜的情怀。
《流浪地球》的火爆,让北京文化再一次受到关注,从《战狼2》到《我不是药神》,再到如今的《流浪地球》,不得不佩服北京文化的战略眼光。我们也有理由期待乌尔善的《封神三部曲》,这部耗时八年,耗资30亿的豪赌之作,将会是北京文化的重要转折,要么一举封神,要么跌入谷底。
有人说《流浪地球》迈出了中国电影工业的一小步,更加期待未来的中国电影。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正是电影工业水平的差距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弥补的,不说好莱坞,连韩国的工业水平都远在我国之上。郭帆说中美之间的差距有三十年,我们仍然处在手工作坊的阶段,但是我认为《流浪地球》的成功会进一步刺激中国电影工业水平的发展,我希望《三体》能够在足够成熟的体系之下早一点到来。
回看詹姆斯·卡梅隆对郭帆说的话,其中的意义不仅仅是大师对后辈的鼓励,更多的是客观的尊重。
我希望这样的中国电影未来能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