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困境的突破
当我们在教课文时,第一遍有新鲜感,第二遍有熟练感,第三遍就有无力感。尤其遇到一些情感距离离我们很大的文章,在教学时自己和学生都会很无趣。我曾一度陷入这种瓶颈。记得以前上战争主题的课文时最不喜欢讲《金色的鱼钩》《期盼世界和平的孩子》等,鸡皮疙瘩要掉一地。
最近加大阅读时间和改变阅读方向,将主要阅读改为名师课例实录和经典散文解读。有这样一些观念对我的影响较大,回归语文的本体,课文只是例子我们要语言本体。孙绍振在解读古代散文时谈到:“字句只是表层,其中层乃贯穿文章首尾之情志脉络,或曰“文脉”,此乃文章之精神所在。其最深层乃是文章的体式(或曰形式),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章法、句法,离开了体式,欲求文章之妙,终生难免缘木求鱼”。这一点让我茅塞顿开,我太过关注每篇课文的思想情感,而没有明白文章的章法、句式,这也许是我突破的困境的关键。
今天学习课文《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开课我就问娃娃们知道这篇文章表达的什么情感吗?她们一五一十的都说出来。“对父亲的思念”“对和平的向往”等等,我明白这节课我不需要教这个。
创设交际场,关注记叙方式
1.这篇课文写了哪些些事情?
2.这些事情是什么记叙方式?
3.为什么要用这些记叙方式?
第三个问题是关键,且最能激发孩子的思考。小泽同学是最先举手的,这个娃娃上课时常会走神,令人惊讶的是,他摸摸头说:“如果这么多事情挨着挨着写,读起来就好无聊,要有花样。”我追问:“什么花样呢?”他说打乱时间顺序,像作者一样开头用倒叙,中间还可以用插叙。”又有同学举起手,说:“林老,昨天评讲作文时讲过开头用倒叙,文章更有悬念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由此,我带着娃娃们回顾了《把掌声分给他一半》里的倒叙内容,加深记忆。并且归纳口诀“文章开头用倒叙,暗留悬念更有趣”。这堂课我和娃娃们一起根据内容又总结了两个口诀。“变换时间的顺序文章更加有新意,文章中间有插叙,描写人物有张力”。
一个困境的突破
这学期一直在实践着,一课一作文点。,在课文中挖掘可讲的写作点。目前我总结了不少口诀,例如:“爱之深,察之切。爱之深,感之切。”还有连续性的动词,比喻句的样式。这些理论都是立足于课文,从课文中提炼。当同学们想起口诀总能想起课文的片段,非常形象。
一个困境的突破,还需要持续的实践和探索,更好的自己才会对得起39个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