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职场

名企“关你什么事儿”?

2019-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简后

还记得每年都会说寒冬,而在2018年这个寒冬,确实有很多企业进行了裁员,包括一些名企,上市公司。对于我们这些二线城市的企业来说,也看到了吸纳人才的机会。然而,很多时候总会事与愿违,面试过后,你会发自内心的感叹到“OMG!Amazing!Unbelievable!”果然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呢~

部门主管面试名企背景应聘者经历温馨提示:下面的内容过于真实,容易引起舒适感。

大数据开发工程师,音视频工程师等稀缺人才一直比较难招,若还是从BAT,京东等企业离职的,肯定是备受欢迎的,这样的简历给部门主管看了后,部门主管还特意多准备了一下,可面试的时候却大跌眼镜,能力真的很一般,涉及面也相对单一。部门主管表示很诧异,非常不理解,我只能默默安慰到“说明名企的HR和管理层还是很厉害的,裁员裁的快、准、狠。”虽然是句玩笑话,也说明了一个企业的员工,本身也存在能力优劣之分,不可能每个员工都是佼佼者,而管理层应该做到心中有数,需要裁减人员的时候,能够判断出哪些员工是相对较差的,哪些是核心员工,降低人才流失率。

关键词:离职原因

我相信每个面试官都会问应聘者一个问题——离职原因。对于这个原因的真真假假吧今天不多说,但是很少人会说自己是被之前的公司开除的吧,一小部分孩子也会实在的说公司裁员。如果是公司辞退或裁员,那么为什么裁的是你呢?因为和主管关系不好?因为其他人是皇亲国戚....这些只能是个别人吧。所以,公司裁员裁掉的那部分人,还是需要慎用的。即使是名企里出来的,多少也有能力原因或工作态度原因或人际关系原因在里面,这也体现出背调的重要性。

有时候大家会觉得老板或者管理层总在自相矛盾,嘴里说着名企的人也不见优秀,但是说到某某人很牛的时候,都会说到他曾经在某某知名大企业做过什么岗位之类的话;嘴里说着我们看能力看态度,不看学历,不看工作背景,然而面试时看到北京大学能力一般者也会说,可以让他试一下,毕竟是北大出来的。其实不是我们在自相矛盾,而是在不同场景不同出发点,考虑的点也是不一样的,有时是为了更有说服力,有时是看重潜力。进入名校/名企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至少在那个时候还是佼佼者,至于进入过后是因为个人原因还是因为院校/企业原因造成能力提升慢就值得更多考量,所以大家也都知道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都有各自的利弊。

哈哈,今天名企躺枪了!我还是举实例讲述一个正向的故事吧。

一个来自北京理工大学本硕连读,在IBM实习和工作五年,因结婚回到故乡,另外选择工作。正好在阳光和煦的那天,来到我们公司面试。记得技术总监面试完把应聘表给我的时候淡淡的说了句“这人在IBM工作五年跟我们公司中级工程师能力差不多啊,他的能力达不到他的期望工资,不过还是比较稳重和谦虚的。”我说“那我去看看吧。”面试过后,我是比较满意的,除了谦虚和稳重,还看中他自己也比较喜欢研究技术,对之前公司的管理流程比较清楚,能够说出公司的优劣,但不刻意奉承或诽谤,住家离公司也很近,也能接受降低较多薪资进公司,进行背调面试所述各项内容也符实。

我们老板也常说不看重学历,但是看到这个员工简历就觉得工资给低了,我以部门主管面试的评价和能力评估,以及通过实力证明等说服了老板。进入公司后,这位员工每天比老板下班晚(我们老板平时不出差的时候是最晚下班的人),熟悉公司平台和业务(指技术方面),研究新技术替换原来不好用的,公司技术方面遗留的需要花较多时间梳理的疑难问题一一解决,完善公司的流程管理等等,慢慢的成为主管,成为经理。他靠的不是名校名企,靠的是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快速学习成长的能力,以及公司给予机会和平台,提升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他在以前的公司可能没有这样的机会,但是他的潜力是一直有的,所以名校/名企出来的员工利弊都会有,就看自己如何擦亮眼睛能够筛选到适合自己公司的人才。

名校/名企,夸张一点说就是“关你什么事儿呢?”它只是一个形容词。就像绿色,本身只是一种颜色,是人们赋予了它其他含义。不管是名企出来的员工还是中小企业出来的员工,都有其优缺点,优劣势(就像很多岗位我们也会特别重视行业经验一样),重要的是企业的人才定位和选人标准,想要招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适合本企业,如何培养人才发挥出能力等,才是企业hr和管理层更应该重视和研讨的课题。

一切以结合自身企业实际情况为前提,再用方法论和实践课完善选人体系,才能更快更好的招到满意的人才。

欢迎订阅,谢谢点赞、留言、赞赏支持的小伙伴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